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胡丽 《贵州教育》2009,(19):28-29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可我们中的某些教师缺少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只顾得按自己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让他们背作文。孩子的习作兴趣被消耗殆尽了,习作的需要更从何谈起?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的作文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严重脱轨,为了表达教师工作的负责不是没时间照看生病的孩子就是累倒在讲台上,为了表达战胜脆弱的坚强品格不是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就是父母双亡,等等。其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凸显学生的生活经验。凸显学生的生活经验就是要追求作文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儿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学生营造更加宽松的评改、交流环境。笔者提出了“给自己的作文找读者”的做法。具体操作是:学生作文完成之后,不是当堂收上来。而是让学生先保留两天。在这两天里。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文“推销”出去,主动给作文寻求读者,并且让读者留下评语(评价内容不限。字数多少不限)。活动的进行是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儿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就必须冲破写作公式的禁锢,改革作文辅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师存宝 《现代语文》2007,(4):119-119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就必须冲破写作公式的禁锢,改革作文指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学生却视作文如"洪水猛兽"。作为教师,经常和学生的作文打交道,感性的材料接触多了,也就对学生作文水平有了初步的认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作文存在的典型案例作一个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黄洪东 《现代语文》2008,(11):128-129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人们适应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能力。学生学习写作是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纯粹应付考试。作文教学虽然不是为了培养作家,但是培养的学生应该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作文教学效率低由来已久,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一些语文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或很少写作,没有什么写作经验可谈,也不去研究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作文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让小学作文教学更有效,引来源头活水就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汲取素材——引来作文的源头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将来要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学习写作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  相似文献   

12.
<正>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就必须打破写作公式的禁锢,改革作文辅导的方法。一、从引导学生观察入手,帮助学生丰富习作的素材有人曾提出:10岁儿童所经历的生活足可应付小学时代所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作文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让小学作文教学更有效,引来“源头活水”就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展示。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文,写好新作文呢?  相似文献   

16.
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真情是文章的生命。对于作者来说,总是先有生活,再有作文;先有生活的体验,然后才能有感而发,有为而作。丰富的生活实践、写作的欲望会使学生的作文不再无病呻吟,不再胡编乱造。叶圣陶先生则从更深的层次认为“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决不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就是让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练习用自己的话表达意思。他还强调“:教学生作文,老师先要自己明白为什么作,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为了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作文就是说话,用笔来说话。”把生活引入课堂,让作文走进生…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曾经说过:"学生为什么要练作文,对于这个问题,老师必须有正确的认识.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儿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传统作文教学偏重于对作文形式方面的指导而不注重对作文内容方面的指导。教师的主要精力用于研究作文的具体写法,在指导学生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下功夫,过多地考虑“炊”的问题,而较少考虑“米”的问题。由于忽略了对作文内容的指导,导致学生作文内容空泛、单调,反映的生活面狭窄…  相似文献   

19.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我们经常叹息现在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的,内容空洞,没有灵气。其原因是作文与生活脱节,文章是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硬“挤”出来的,而不是为了表达和交流的需要,从内心自然“流”出来的缘故。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曾经说过:“学生为什么要练作文,对于这个问题,老师必须有正确的认识。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那么,怎么确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光有思想认识显然是不行的,笔者认为主要靠训练得法。其中更要注重修改,让学生的作文在修改中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