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界定档案文件历史联系与逻辑联系、历史检索与信息检索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历史联系与档案实体整理、馆藏性检索工具、历史检索之间的相互关系;逻辑联系与档案信息整理、查检性检索工具、信息检索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指出,电子文件的整理依然要坚持历史联系与逻辑联系并重的原则,二者决不可以相互混淆和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档案置于"历史记录"的范畴,提出判断传统档案与现代档案的根本标准是"档案历史联系记录"的维度:如果档案历史联系记录的结构是一维的,它就是传统档案;如果档案历史联系记录的结构是多维的,它就是现代档案。根据这个标准,纸质文件也会形成为现代档案,反之电子文件也可以被整理成为传统档案。由此确认档案的载体种类和档案整理计算机化并不是传统与现代档案的分水岭,进而提出现代档案的历史联系整理将成为一种与载体形态无关的技术和理论。  相似文献   

3.
一、档案历史联系的传统结构在经典档案学理论中,对于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的认识是:所谓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就是文件在产生和处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内部相互关系。经典档案学理论的功绩在于它发现了档案的历史联系,给出了档案历史联系的一般定义,并在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与档案的历史联系之间建立起了认识的关系。但经典档案学理论并没有对档案历史联系的结构给予说明。因为有很多东西,不能凭经验观察和证明,例如,关系、过程、规律、微观结构,而只有通过对其结构的建立来达到对其本质的揭示。翻开我国任何一部经典档案学教科书,它们都指出:“文…  相似文献   

4.
历史联系学说下的档案定义,立足于该学说的逻辑起点、内在逻辑,同时还要反映出档案的本质属性以及档案的终极功能.文章通过分析历史联系学说档案定义的组成要素,以求读者对档案有一个新的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苏毅 《兰台世界》2007,(2X):6-7
本文论述了档案是由档案内文件、案卷、全宗、全宗群这些具体的形态构成的,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重点阐述了档案的不同形态与历史联系结构的一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崔杰 《兰台世界》2019,(7):48-50
本文在“元数据”定义的基础上,应用同构性档案本质观点详细地阐述了档案元数据核心集构建中的元问题,将“档案元数据核心集”定义为“档案历史联系数据的数据集合”,揭示出了档案元数据核心集“整理档案历史联系”的根本功能以及“必须最大限度保持档案历史联系与历史同构性”的构建原则,以此印证了同构性档案本质观点的理论导向功能及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二元档案实践浅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档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档案整理 ,档案整理的内容包括档案的实体整理和档案的信息整理 ,它们是性质不同的两大档案整理实践活动。档案的实体整理必须遵循历史性原则进行 ,而档案的信息整理应该坚持历史原则和逻辑原则并重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电子档案 (文件 )的整理在充分注意文件之间的逻辑联系的同时 ,必须加强档案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 ,以最终实现其记录历史和再现历史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该文通过对电子档案整理实践的分析 ,发现电子档案是由“电子文件实体集合”与“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两种不同物质实体所构成的 ,并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档案物质实体构成形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纸质档案的反思 ,提出“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并不是电子档案所独有的 ,而是所有种类档案都必然趋向和共有的一种物质实体构成的高级形态”。由此提出了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档案是由档案内文件、案卷、全宗、全宗群这些具体的形态构成的,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重点阐述了档案的不同形态与历史联系结构的一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档案文献辨伪具有明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档案人员参与到档案鉴辩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鉴别的对象不仅仅只是档案文献本身,而且还要注重它们之间的历史联系.关于辨伪的方法,在了解作伪方法基础上,既要沿用传统的文献辨伪方法,又要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广泛借鉴相关领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论历史联系与档案的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毅 《档案管理》2007,(2):34-36
本文论述了档案是由档案内的文件、案卷、全宗、全宗群这些具体的形态构成的,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重点阐述了档案的不同形态与历史联系结构的一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二元实践下档案学理论相关概念的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界定了在二元档案实践下的档案学理论体系变革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 ,其中包括二元档案实践、档案的实体管理与档案信息整理、档案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与逻辑联系、信息检索与历史检索、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档案实体双重结构等  相似文献   

13.
档案学界以往主要以历时性的纵向思维方式研究文件运动规律及其管理活动,其中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就极具代表性。然而,文件运动及其管理活动除了表现为时间概念上的生命运动之外,还可以体现在空间概念上的文件间历史联系(结构)的变化。文件的历史联系(结构)运动存在于一切类型的文件之中,而且是文件(档案)区别于其他信息资源而独有的一种运动形式,这也恰恰彰显了来源原则强大的适应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现代档案整理技术的构成--实体整理技术和虚拟整理技术,并讨论了实体整理技术和虚拟整理技术的应用,提出档案历史联系的整理是现代档案整理技术的核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以逻辑起点的角度入手层层剖析档案历史联系的存在,从四个层面揭示了档案历史联系的定义,并且从实践出发解析了档案历史联系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现代档案整理技术的构成——实体整理技术和虚拟整理技术,并讨论了实体整理技术和虚拟整理技术的应用,提出档案历史联系的整理是现代档案整理技术的核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传统档案历史联系的一维性,由此出发阐述了档案实体整理的不足。理性地提出了虚拟整理技术,并讨论了虚拟整理技术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提出档案实体整理应向虚拟整理技术偏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档案定义,文件与档案的形成、转化目的与过程,档案的基本属性,档案的唯一性四个方面,论述了档案的属概念是"文件"、是"历史记录".文件的形成目的是为了记述情况、传达意图、联系工作、处理事务、扩大空间传播范围;保存档案的目的是为了延续记忆、扩大时间传播范围."发文"与"收文"是同一目的行为在不同阶段形成的"历史记录";文件的历史价值与时空传播功能,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基本条件;档案的基本属性与唯一性是判定档案的基本标准.进而得出收文加盖归档章本来就不是一个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车晶  富玉 《兰台内外》2008,(6):20-20
一、电子文件的立卷不再成为档案管理的必然要求 在纸质文件的档案管理中,文件经过立卷这个环节,由单份文件组合成一个案卷。这是档案形成的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也是为了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便于今后查考与利用的一种需要。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保存、获取信息已经离不开电子计算机,归档、立卷除了非原件不可外,一般不再强调它的形式,因而文件与档案在形式上的区别已经逐步消失。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文件与档案概念的演变出发 ,分析了文件与档案的密切联系和区别 ,以及文件与档案的转化规律 ,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新形势下文件与档案的关系及其发展 ,以适应档案工作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