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出版参考》2013,(18):7
《光明日报》报道:文化企业上市"热"遇"寒流",据统计,从去年至今申请上市的104家广义文化类企业中,至少已经有31家文化创意企业撤回上市材料。"撤回上市材料并不意味着对文化企业的否定,但要求文化企业要有所转变,要有新的融资方法,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中国传媒大学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峰对文化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从文化企业的特点来看,其销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3,(21)
报业实现战略转型,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然而当前受体制约束,报业只能采用剥离经营性资产的方式上市,采编资产则严禁上市。本文针对剥离上市给报业发展造成的诸多弊端及整体上市将成为报业上市的必然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就报业整体上市如何处理"资本"与"文化安全"之间的矛盾问题从政府监管方式的改革及资本市场制度的创新两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文化传媒领域掀起上市热潮,凭借良好的业绩表现在资本市场绽放新景观,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开辟了新路径。强产业稳"阵地"优秀的企业离不开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渴盼优秀的企业。近年来,文化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先后有中南传媒、中文传媒、皖新传媒、天威视讯、华谊兄弟等20多家文化企业纷纷通过IPO、借壳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对文化发展繁荣的支持服务功能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4.
目前,非时政类期刊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地都有显著成效。本文就目前报刊业上市情况进行分析,指出上市集团存在诸如采编经营"两分开"、激励政策不足等带来的诸多问题,提出采编经营整体上市、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立足文化发展等多项举措,希望对即将完成转企改制的报刊业未来发展趋向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王战  石瑞 《东南传播》2012,(6):8-10
从2001年开始,中国本土广告公司开始断断续续上市,为广告产业的"风景"增添了不少颜色,但是广告公司的上市情况并不良好。此外,传媒产业的上市情况也并不乐观,并且它与广告产业十分相似;文化创意产业与广告产业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本文就广告产业与这些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提出一些对中国广告公司上市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浙报集团上市后已经完成了三步走,即上市、创建传媒梦工场、获取用户平台。接下来,浙报集团要利用这三足建立自己的鼎——综合文化服务平台。浙报集团表示,综合文化服务平台的内容框架应该是"新闻+娱乐+社区化",要强调寓教于乐,创新话语体系。浙报收购边锋浩方,除了看重其互联网基因和活跃用户,更重要的是其具备为用户提供电子竞技、文化消费、文化娱乐等文化服务平台的功能。浙报集团接下来围绕打造综合  相似文献   

7.
《传媒》2016,(5):7
2月15日,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传媒)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由此,广东省第一家实现整体股份制改造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将扬帆资本市场,通过文化与资本的结合来推动广东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南方传媒A股股票简称"南方传媒",本次发行规模为16910万股,募集资金9.90亿元,发行价格为6.13元。"此次上市是公司成长的新机遇,对公司的发展具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出版类企业纷纷开始涉足资本市场,许多出版商也将上市看作是将企业做大做强的必要途径,出版类上市公司逐年增多。本文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天舟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舟文化")、辽宁出版传媒(以下简称"出版传媒")和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2010年12月15日,"民营书业第一股"湖南天舟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舟文化,股票代码:300148)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之前,天舟文化于2010年10月15日在中国证监会网站预先披露招股说明  相似文献   

10.
<正>——以4家传媒上市公司为例"剥离上市"与"整体上市"是当前我国传媒公司上市的两种模式。本文以出版传媒、新华传媒、粤传媒和博瑞传播为样本,以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绩效为切入点,通过实证分析,致力于揭示在这两种模式下我国传媒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绩效的差异。问题的提出自1994年"东方明珠"上市之后,我国传媒公司上市热潮一路高涨。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传媒板块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7家。尽管绝大多数传媒公司的上市路径选择了"借壳上市",以自有资本直接上市的公司并不多,但传媒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培育一批文化企业上市公司,形成战略投资者.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中国政府将支持出版机构、报业企业和官方骨干新闻类网站上市.证券界权威人士亦认为,传媒业是资本市场的"最后一座金矿",未来几年将以改制、重组和直接上市的形式,快速跻身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2.
在山雨欲来的报业"危机论","拐点论","调整论"中,中国报业忽然找到了一把金钥匙--上市!一时之间,"上市"、"资本运作"成了报业集团老总经常挂在嘴边的时髦词汇,并且被列为报业发展规划之头等大事.据悉,目前排队等待主管部门批准其上市申请的国内新闻出版企业已经有10多家.更有甚者,西部某省一再要求辖区内媒体上市,原因是该省的文化产业中目前还没有上市的公司.可是,在这一波"上市热"中,需要冷静地问这样一些问题:报业为什么要上市?中国的报业集团是否已经具备了上市的条件?上市之后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月8号召开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依然有众多好书粉墨登场,4号开始的"京丰展会"也照旧熙熙攘攘。2007年,辽宁出版传媒挂牌上市、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挂牌等一系列事件,表明出版业文化体制改革正从各个层面走向纵  相似文献   

14.
传媒动态     
十多家传媒企业准备上市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3月3日在"两会"期间透露,下属十多家企业已做好上市准备,其中江苏凤凰集团上半年最先启动上市工作,在A股、港股两地上市。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作为"十七届六中全会后中国文化产业第一股"的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后首次亮相书博会,公司以"传播新知,彰显人文,为阅读者提供最佳选择"为使命,以跨越式、转型、创新"三个发展"为目标,着力打造出版文化精品、加快产业转型,抢占数字出版制高点。长江出版传媒书博会整体呈现四大特色:一是为全国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6.
自从出版业改革步子加快以来,各地出版集团和发行集团纷纷进行规模扩张,希望做大做强,迅速成为中国出版业乃至世界出版业的"航母"。继2001年底湖南出版集团借壳丹东化纤上市由于"政策障碍"无疾而终、借壳"诚成文化"上市再度受挫,2006年10月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借壳"联华超市"上市,成为"新华传  相似文献   

17.
图书营销的三种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上市策略 图书首次推向市场时,往往面临着许多压力,要想使图书顺利地通过分销商进入市场,并在图书市场的各个区域抢占市场份额,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费财.这就要求出版社在作好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上市策略,包括设计图书上市的最佳时机、地域或规模,争取以最好的上市效应带动图书的销售.营销策划追求的是市场的最大占有率,因而在制定图书上市策略时,应根据图书的特性,确定采取何种上市策略.纵观国内外图书营销实践,笔者认为成功的上市策略主要分为"高价强攻"策略和"低价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18.
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主办的文化企业改制上市工作会议最近在上海举行。上交所副总经理刘啸东在会上表示,上交所将采取具体措施支持文化企业上市。目前上交所将针对10家比较符  相似文献   

19.
《传媒观察》2008,(3):64
重庆出版集团日前获批筹备上市,成为中央文改办和新闻出版总署首批推荐上市的全国13家文化企业之一。据介绍,该集团将全力打造成集图书报刊、数字多媒体等为一体,有较强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的综合出版传媒产业集团。  相似文献   

20.
今年或者未来一段时间里,文化企业上市将成为一道风景,上市是为了什么?上市是有诉求的,这个诉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圈钱、融资,诚然融资是重要的功能,但是这种融资一定是要建立在这样的一些条件基础之上,上市的融资才能成为一种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