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张春明 《中学理科》2004,(10):14-15
多项式函数中的切线问题是导数内容中的一个“新亮点” ,由于它涉及高中数学中较多的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 ,近几年 ,各类考试中命题人常以切线问题为载体 ,编制试题来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素养 .但由于切线问题知识的综合性、题型的新颖性、解题方法的灵活性 ,导致学生往往不得要领 ,无从下手 .本文就切线问题的解题策略作一归纳 ,为切线问题的迅捷解决开出两剂“良方” .1 着眼于切线的斜率和方程1 1 统一斜率表达式 转换视角破定势若多项式函数y =f(x)的图象上以P(x0 ,y0 )为切点的切线上有两点P1(x1,y1)、P2 (x2 ,y2 ) ,则…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由什么组成的?是概念?是公理、定理?是证明?……数学的真正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决,即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智力的特殊成就,而智力乃是人类的天赋。因此,解题可以认为是人最富有特征的活动。”数学解题是掌握数学知识和进行数学研究的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对于学生来说,解题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把解题程序化,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那么,如何把解题程序化?如果把解题过程理解为从拿到这道题到完全解完该题,则解题过程可大致分以下几个步骤:一、审题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波利亚在《怎…  相似文献   

3.
解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普遍认可.长期的解题经验和解题教学的实践表明,完美的解题与广泛的数学联想是密切相关的.对有些问题我们通常说“想不到”,实际上应该说是“联不上”.因此,要想提高解题能力,首先要在解题中提高联想水平.“外形联想”是根据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所显露的外形结构特征,联想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数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数学解题的有意义学习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是寻求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数学解题学习是有意义发现学习的数学解题认识观,数学的解题认知结构由解题知识结构,思维结构和解题元认知结构组成,“理解题意和解题回顾”是数学解题有意义学习的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序言中说:“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他还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解题就是“解决问题”,即求出数学题的答案,这个答案在数学上也叫做“解”,所以,解题就是找出题解的活动.数学解题可以理解为解题者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初始状态(问题的信息)向目标状态(问题的结论)逐步转化的思维过程,本文就此结合实例谈几点数学解题思维的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解题教学,不少教师常常以课时紧、内容多为原由,只着眼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忽视了数学思维在解题教学中的灵魂作用,把广阔、变通、深度等数学思维中最精彩、最生动的情景遮盖了,造成了学生只靠汇记能力、模仿能力来代替数学思维能力而获得一些数学结论和解题方法,使解题教学变成单一的习题解答,失去了它的魅力。若能恰好地利用和发挥数学思维的功能,无疑是给解题教学注入了“催化剂”。本文拟就数学思维的7种特性在解题教学中的“体现”来展示数学思维的魅力。同时,也揭示了挖掘数学思维的潜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莉 《吉林教育》2005,(10):27-27
数学解题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指出:“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应该是问题和解,解题才是数学的心脏”。奥加涅相也指出:“思维与解题过程的密切联系是公认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优化其思维品质,就应高度重视数学的解题教学。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同学们全面了解初中数学解题思想方法和技巧,本刊编辑部特策划“数学解题思想方法技巧”系列,分“思想篇”、“方法篇”和“技巧篇”三部分,共一百多讲,内容全面、系统丰富、讲解独到,是广大读者学习数学解题思想方法技巧的极好工具。本栏目自2005年第6期起,每期精选2讲,系列连载。本期内容选自“思想篇”(方程与函数的数学思想),欢迎大家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解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普遍认可.长期的解题经验和解题教学的实践表明,完美的解题与广泛的数学联想是密切相关的.对有些问题我们通常说“想不到”,实际上应该说是“联不上”.因此,要想提高解题能力,首先要在解题中提高联想水平.“外形联想”是根据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所显露的外形结构特征联想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数学模式.它不仅能达到另辟蹊径,化难为易的目的,还能丰富我们的想象能力.现举例说明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与学离不开解题,解题是最重要的数学教学活动.波利亚认为:“中学数学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目前的数学解题教学,教师比较注重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领悟具体的、程式化的数学解题招式,其结果是学生往往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因此,笔者认为,在解题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和掌握各类数学解题思想、方法和技巧,还必须从宏观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会数学解题的“策略观、工具观、视角观.审美观、辩证观”,使学生能自觉自如地从更宽的视角、更深的层面上去认识,领悟,尝试数学解题活动,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1.
问题及其解法是数学教育的核心,解题策略是这一复杂过程中最高层次伯信息处理方法,本文根据中学数学教学实际,对解题策略及其意义、解题模式中的策略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了“策略选择”在解题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数学解题中的六种常用策略,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解题教学是重要的数学教学活动.要提高解题教学的认知价值,教师应该深入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这三个问题.解题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了发展数学认知和元认知水平.数学解题要教寻找解题思路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要教反思总结和提升,教解题中的数学认知活动.数学解题的合理教法是:(1)选择和开发适当的样例和练习;(2)设计适当的数学认知和元认知活动;(3)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13.
“构造法”即构造性解题方法,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的特征,以问题中的教学元素为“元件”,数学关系为“框架”,构造出新的数学对象或数学模型,从而使问题转化并得到简便解决的方法。在中学数学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构造法解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解题方法的运用可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用构造法解题的关键有二:一是要有明确的方向,即要明确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建立一个相应的构造;二是要弄清条件的本质特点,以便重新进行逻辑整合。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对构造法的一些思维方式作一些探讨,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数学学习中“理解是首要的,数学的教与学活动,“教学解题”是整个活动的中心。数学解题活动是数学理解的有效途径,数学解题的目的就是理解,教学理解对解题活动又起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解题过程中,为了寻求理想的解题方法,需要把某些语言过分复杂、凝炼、抽象的命题,等价转化为清晰、简明而又常见、熟悉的数学语言,使解题方向明朗化.当我们遇到一个比较综合、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时,怎样才能迅速地找到其突破口,打开你的解题思路呢?下面浅谈数学解题中的“十化”策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强弱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一面镜子.由于在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注意解题方法的启发和解题技巧的传授,即使要求学生解题后要作进一步的检查,也只是“强调”的次数多于实际操作.因此,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出现增解、漏解、误解的情况.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呢?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题海战术”的功效明显下降!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收集学生平时作业、  相似文献   

17.
浅析构造法及其教学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造法即构造性解题方法,它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的特征,以问题中的数学关系为“框架”,以问题中的数学元素为“元件”,构造出新的数学对象或数学模型,从而使问题转化并得到解决的方法。构造法本质上属于转化思想的范畴,但它常常表现出简捷、明快、精巧,新颖等特点,使数学解题突破常规,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因而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数学解题正确结论下的“迷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加卫  徐晓红 《数学教学》2005,(2):31-33,17
波利亚指出:通过研究解题方法,我们可以看到数学的第二个侧面,也就是看到“处于发现过程中的数学”,因此,波利亚把“解题”作为培养学生才能和教会他们思考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并且强调解题训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开展智力活动,提高数学才能,要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9.
“工科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工科数学”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值得每一位“工科数学”教师认真思考和研究,本文以大量典型例题为论据,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工科数学”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同学们全面了解初中数学解题思想方法和技巧,本刊编辑部特策划“数学解题思想方法技巧”系列,分“思想篇”、“方法篇”和“技巧篇”三部分,共一百多讲,内容全面、系统丰富、讲解独到,是广大读者学习数学解题思想方法技巧的极好工具。本栏目自2005年第6期起,每期精选2讲,系列连载.本期内容选自“方法篇”,欢迎大家关注和支持![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