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计翀 《新闻世界》2014,(12):12-13
面对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作为传统媒体的纸媒日渐式微。不过,这既是生存危机,也是一个发展机遇。本文从内容订制、区域订制、服务订制三个方面,探讨了纸媒的发展机遇,即纸媒不仅仅要做内容提供者,还需立足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整合自身及其他资源,根据读者及市场需求,将自己打造成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  相似文献   

2.
面对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作为传统媒体的纸媒日渐式微。不过,这既是生存危机,也是一个发展机遇。本文从内容订制、区域订制、服务订制三个方面,探讨了纸媒的发展机遇,即纸媒不仅仅要做内容提供者,还需立足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整合自身及其他资源,根据读者及市场需求,将自己打造成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  相似文献   

3.
台湾有关媒体报道,台湾的有关网络书店已开始使用日臻成熟的随选列印技术,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书籍进行量身订制,并实现封面内容需求的个人化,这对传统书店观念将起到颠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辅助生殖技术发展至今,除了充当不孕不育患者的送子观音外,也让各色人等在生儿育女方面有了更多选择。然而它所面临的不仅是技术问题,更带来一系列伦理难题  相似文献   

5.
<正>《私人订制》是海峡卫视将在2015年推出的工艺文创节目,将电视与电商融合,以线上节目推介、线下网络交易的全新节目形态,让客户可以在网上实现私人订制,打造限量版的生活艺术。  相似文献   

6.
冯小刚以《私人订制》重归喜剧类型,但他一贯擅长的喜剧却遭到了观众前所未有的批评。文章基于叙事学理论、接受美学理论,尝试从观众参与、观众批评以及意识形态的隔阂方面来分析影片遭遇批判的原因,着重讨论观众对电影的接受机制以及创作者和观众认识上的差异问题,证明了"理想观众"的虚幻性以及本片不被观众喜欢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杨晶 《声屏世界》2014,(5):34-36
冯小刚导演、王朔编剧的喜剧电影《私人订制》在2013年末抢入贺岁档,故事讲述了葛优领衔的"私人订制"公司帮助当事人圆梦的故事。从市场和观众表现来看,此次冯氏"圆梦"也陷入了"高票房、低口碑"的中国式电影"怪圈"。其实,《私人订制》的"反常"不同以往,其反常原因在于影片的改革性意识得到了观众的认同,但改革性的解释未必真正走进了观众的心底、点中了事理的命脉。  相似文献   

8.
没有个性就没有区别,没有订制就没有特色。军事新闻摄影的个性订制,是区别于其他题材新闻摄影的关键。拍摄具有突出个性的军事新闻摄影作品,既是军队新闻宣传的需要,也是适应全媒体时代新闻激烈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他的个性正如他的名字“鲍里斯”的俄语意思一样——斗士。如果说戈尔巴乔夫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叶利钦就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他主导了苏联的解体,他设计了新俄罗斯,他留给了俄罗斯一个普京。他的名字,成为了俄罗斯历史上一个极为特别的符号,深深地印刻在俄罗斯的史册上。  相似文献   

10.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他的个性正如他的名字“鲍里斯”的俄语意思一样--斗士。如果说戈尔巴乔夫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叶利钦就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他主导了苏联的解体,他设计了新俄罗斯,他留给了俄罗斯一个普京。他的名字,成为了俄罗斯历史上一个极为特别的符号,深深地印刻在俄罗斯的史册上。  相似文献   

11.
<正>四川省档案馆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纪律教育为主线,以廉政教育为抓手,量身订制"廉政套餐",多管齐下、持久用力,推动经常性纪律教育入脑入心。常念"紧箍咒"。始终将廉政教育作为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  相似文献   

12.
依法办事     
老家的一个邻居,也是我从小学到初中的同学,路过北京,我请他吃了顿饭。他是闲人一个,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全靠一个热心混世界”。饭桌上,他给我讲了自己的一个故事。我们老家有人剑外地煤矿打工,出了事故,死了三个人。死者的亲属去了矿上,矿长很嚣张,说每人赔20万,多一个子儿都没有。而且,不许声张。既然人已经死了,  相似文献   

13.
小丑 《出版参考》2009,(6):43-43
有一个来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一家大企业谋到了一个他仰慕已久的职位。可是,等他上班后,他才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不但文凭低,而且能力也低。更可气的是,那个上司还一天到晚对他指手画脚,横挑鼻子竖挑眼。一气之下,他辞职了。  相似文献   

14.
王洪波 《现代出版》2011,(6):F0003-F0003
在朋友眼里,他是一个亲和力特强的人,你介绍一个朋友给他,一转眼,那人就成了和他关系更铁的哥们儿。在员工眼里,他总是和大家在一起嘻嘻哈哈,没什么架子;  相似文献   

15.
选择     
《兰台内外》2010,(1):63-63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人先后经过一个原始森林,而且都是在森林里迷了路。第一个人在森林里走了三天三夜,也没能走出去,这时他来到一个分岔路口,他观察了一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走左边的路,他很幸运,走了没多远,就到了森林的边缘,他成功地走出了森林。第二个人也在森林里走了三天三夜,  相似文献   

16.
认识一位作家,他隔一段时间,就会从公众视野中消失,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打电话给他,一直处于无法接通状态,他的QQ也不在线,发电子邮件也不回复……就好像去了另外一个星球一样,但几个月以后,他又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原来他切断了和外界的所有联系,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专心写书去了,他说他这样做是为自己找一个寂寞的所在,以便能够不受任何干扰地写书。因为文学事业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有资格创造出辉煌和灿烂。  相似文献   

17.
节目定制是湖北之声在媒体转型中的有益探索,频道为2019世界集邮展览定制的节目《邮票里的湖北》获得社会广泛关注。这组定制节目充分体现了湖北之声的融合意识。一、《邮票里的湖北》节目界定如果说它是一件产品,它已显示出品牌的价值;如果说它是一个项目,它已体现出团队的执行力;如果说它是一种模式,它已透露出媒体的发展希望。2019年5月中旬到6月中旬,湖北之声编发了一组节目《邮票里的湖北》,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一个7分半短片,做了15个月,却是他在工作12年之后的第一部作品。之前他不敢想,可现在他想要再狂妄一点儿,他要做一个皮克斯、梦工厂那样的导演  相似文献   

19.
一座大山有个小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徒弟。 这天,来了一个达官贵人,为小庙捐了很多财物。他在庙里住了一段时间,得到了老和尚与小徒弟的热情接待。他告辞后不久,又来了一个书生。  相似文献   

20.
时间胶囊     
1950年一个叫Edward Paker的电工丢失了一个钱包在中世纪书柜的后面,65年后钱包失而复得。彼时他已经89岁并患有老年痴呆,生活在养老院里,陪伴在他身边的还有他的妻子。现在同时他拥有了65年前的各种家庭照、发票、工作证、医疗卡以及他父亲唯一的一张照片等。丢钱包的那天,他气炸了,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