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法制节目的根本目的就是"普法",通过对各类案件的分析探究犯罪根源,把造成犯罪的内因和外因客观真实地展现给世人引以为戒.要想挖掘犯罪根源,必须要对案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采访,了解案情的来龙去脉,这样,采访案件的重要的当事人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相似文献   

2.
2006年1月13日清早,重庆市巫山县传出一则爆炸新闻:该县一药房的老板陈明权被人杀了!人们震惊之余,纷纷猜测究竟是谁对一向为人厚道的陈明权下此毒手?随着警方的调查取证,案情很快水落石出:杀死陈明权的凶手竟是他一向引以为傲的爱子陈小飞!这对父子究竟有什么解不开的冤仇?是什么原因酿就如此惨剧?带着沉重的疑问,记者对此案进行了深入采访。  相似文献   

3.
何瑛  刘畅  华伟 《新闻前哨》2005,(10):36-37
作为一名记者,人物采访是经常要面对的一项工作。在采访人物过程中,提问显得尤为重要。从事记者工作13年来,我们采访了各种类型的人物,从中也获得了一些心得。高质最的提问离不开采访前的充分准备。采访对象做了哪些具体事情?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潜在动因是什么?他行为的背后有哪些深层社会原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2月28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跨国组织犯罪部门负责人强生把361件中国文物转交给中方代表。这是美国归还中国文物最多的一次。该局透露,联邦调查局探员搜查了91岁的米勒位于印第安纳州家中,缴获7000多件文物。实际上,调查人员从米勒的农舍中移走了超过4.2万件文物。这些文物是他过去60年在世界旅行中收集的。由于米勒已去世,调查人员无法得知米勒是如何收集、运回这些文物的。究竟有多少中国文物藏在美国,至今仍然是一个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全球47个国家  相似文献   

5.
写作之乐     
看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节目,讲述一位姓何的眼科博士的故事。这位博士,从日本留学归来,在沈阳开了一家眼科中心。谈及当前景况,何博士说,他非常满足,因为,每做一个手术,他都感到不单单是在做手术,而是在从事一种艺术。在工作中,他体会到极大的快乐。能在自己工作中如此强烈地体会到快乐,何博士无疑是幸运的。其他的人,从事其他职业,能否在工作中也体会到快乐呢?比如,咱们记者,采访写作中是否也有那么多快乐呢?我认为是有的。采访之乐,暂且不  相似文献   

6.
采访,说到底就是运用交际手段与采访对象建立和谐关系,以获取新闻素材。萧乾在总结自己采访经验时说:“采访是与人打交道,而且是各种各样的人,无法与采访对象相处,就达不到采访的目的。” 记者在采访时是需要交际手段的。交际是采访的先导和基础,是记者发现新闻的重要手段,进行报道的有力保证。斯诺在采写《西行漫记》时,足迹所至,都喜与人交往。一次,他在火车上与一个青年随意交谈,听他讲到附近有土匪活动,便故意问:“你是说红军吗?”回答说不是红军,是土匪。又问:“可  相似文献   

7.
他,好接近么?高处可是不胜寒.去江西画报社采访郭佳胜的路上,我一直嘀咕……门,静静地合着.人出差去了.  相似文献   

8.
看了这个题目,有的同志可能会感到很奇怪:“这不是荒唐吗!去采访,谁还能把眼睛搁在家里?”这种惊奇我也有过。我刚开始搞报道时,同一位老同志去采写一位电话员。临出发,他正儿八经地对我说:“可不要忘记带‘眼睛’啊!”我当时心想:“莫不是看我年轻,故意戏弄我?”不过我很快意识到他是对的。采访时,我的脑子里本子上记的都是“听”  相似文献   

9.
在这次采写田建国重大典型报道中,自己感到体会最深的有两点:首先是感到田建国这一典型发现和报道的还是晚了点,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虽然田建国3月4日下午在带领群众扑救山火光荣牺牲后,不到一个星期省上就组织记者采访团前往凤县坪坎乡采访报道,当月这一典型就在全省推出。但从采访过程中和田建国整个事迹看,他扑救山火、救助他人的材料只占很小一部分,大量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是田建国生前工作和生活中的材料。采访期间,田建国的战友、同事、亲朋好友、坪坎乡的群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是很有讲究的。 什么样的提问最为得当呢?就个人数年的记者生涯,结合学习中外许多名记者为我们创造的经验,略谈以下。 一、因人而问 采访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提问。对善谈的人,可“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对于不习惯谈话的人则需要启发诱导,先从对方最熟悉、最关心的问题谈起,让他把话匣子打开。采访先进人物,他们一般都不肯谈自己。我们在采访时就要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闻界的同行,二十年前就和李怀通熟知,在文化和体育的采访中经常碰头,他年长,大家都呼之为兄。当时就听说他收藏有几百面铜镜,都很羡慕,但大家都在奔忙中,一直没机会坐下来论镜。省会某报还曾提出说派记者采访,怀通一再谢绝。作为一个记者,总是有采访别人习惯,即使自己有某些专长,也没把它当回事“,怎么能被别人采访呢?”“专家”二字从来没想到当桂冠往自己头上戴。这么多年来怀通一直不大接受“采访”,恐怕这是一个重要因素。不像现在的有些人,稍有成绩,就千方百计地出名。怀通说,过去,社会上许多人对铜镜的认知也不到位,只是把铜镜…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某京城报纸刊出了一篇名为《这次打闷棍的竟是北京人》的新闻,让我这个来北京讨生活的外地人感到诧异,难道北京人中就没有害群之马了吗?难道在北京为非作歹的都是外地人吗?请问贵报:起这个标题、说这句话意欲何为?这个标题中的“竞”是什么意思?无奈的是这篇新闻只是描述了罪犯落网的经过,另外还有几处对犯罪情节的猜测。而对以上  相似文献   

13.
股票交易市场中的大户,对于许多人来说,颇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神秘感。与成千上万在各个股票交易大厅摩肩接踵、汗流浃背为着各种目的炒股票的散户相比,不少人以为大户们在环境良好的大户室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用大把大把的钱操纵着股市风云。这能不让人感到神秘吗? 笔者带着同样的神秘感决定采访采访股市大户。采访股民是一件困难的事,采访大户就更难了。难的不是别的什么因素,主要是没有一个大户愿意把自己的真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时候遇到一位通讯员,他对我说,最近他陪一位老记者去采访,那位老记者好象有写不完的东西,随时都能抓到引人注目的新闻。而他却感到一切平淡无奇,没什么可写的。这是为什么?我对他说,根本原因在于你的新闻敏感不强。  相似文献   

15.
春寒料峭的三月,一艘汽艇在纽约的长岛和新英格兰之间的海湾里梭巡着.甲板上站着一个人,瘦长的个子,刺骨的大西洋海风把他脸吹得绯红.他睁大着双眼,到处寻找着,还不时焦急地看看手表,对着空茫茫大海长吁短叹.这个人在干啥?是在追捕逃犯?还是在寻找失踪的亲人?不,都不是.他叫米歇尔·莫克,是纽约《每日新闻》的名记者.今天,他和一名摄影记者一起去采访一位大胖子,此人为了治疗肥胖症,一直架着一叶扁舟,在长岛海湾漂流.汽艇已荡了好长时间了,然而那胖子的影子还没有找到.  相似文献   

16.
有不少初涉足采访的通讯员,往往有一个通病:急于求成。因此,常常一接触采访对象.就连珠炮似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其结果只能事与愿违。 采用什么方法采访最好呢?我的体会就是聊天。 有一次,西安市灞桥区委宣传部让我去采访洪庆、镇岳家沟党支部书记胡兴汉,胡兴汉不仅是当地有名的农民企业家,还是西安市和陕西省的人大代表。他工作很忙,不愿接待采访者我以前只听过胡兴汉这个人。没有见过面。当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迈进他家门后。他开始并不热情,等我说明来意后,他只是一个劲地说:“没有啥可报道的,没有啥可报道的。”为了打  相似文献   

17.
你喜爱镂刻精细、结构奇巧的手工艺品吗?读去年11月18日《徐州日报》上的《祖国宽恕了他》,就象观赏一件玲珑剔透的手工艺品,很耐人寻味。《祖国宽恕了他》这篇通讯,一改过去那种平面报道的模式,采用多侧面、立体型的新形式,在报道阎大林贪污、犯罪的同时,更以饱含热情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了他身在异国、迷途知返、向往祖国的感情。细读全文,使人深深地感到作者所报道的是一个有血有肉、令人信服的人物。通讯对阎大林思想变化的描写很细致,也很生  相似文献   

18.
美国美凯龙公司(Micron)自今年5月进入中国市场后,一直没有太大的动作,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一PC机品牌。到底这是一个怎样的公司,将来它的发展命运会如何?笔者就此采访了Micron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张骥先生。 得知来意后,张先生开始了他风趣的介绍:“不要说在中国,就是在美国,若问Micron公司是做什么的,很多人都还不知  相似文献   

19.
一、从苏步青教授接待记者采访说起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一篇漫谈记者素质的文章中说:“一次,有位年轻记者上门采访,要我谈谈我是怎样成为科学家的。我说,这是一个大题目,你有没有事先看过有关我的报道。他说没有。那我就感到奇怪了,报社怎么会把这样一个题目交给这样一个记者呢?他又怎样去完成这么繁重的任务呢?那次采访,没谈多久,就谈不下去了。因为我在数学上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微分几何学的,而他却干瞪眼,问我‘微分’两个字怎么写。”苏老还说:“希望见到高素质的记者,他们政治思想性强,知识面广,业务精通,而且人品也是一流的。我…  相似文献   

20.
记者是离灾难或突发事件距离较近的人。一段时间以来,记者在灾难新闻采访中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和保护问题一直颇受关注。那种为了完成任务不顾他人感受去撕裂伤口,为追求“催人泪下”效果,一再挖掘当事人的痛楚,诸如不注意问话方式,重复采访,甚至新闻“炒作”等行为受到业内外的反感以至唾弃。那么悲情新闻要不要挖,怎样挖,度在哪里?怎样对待采访对象的心理创伤、隐私权?记者的同情心、人文关怀怎样体现?职业道德的底线在哪里?本刊特约请资深新闻工作者和有关专家谈谈他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