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简谈史诗     
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叙事体长诗,记叙了各民族有关天地生成、人类起源的传说,以及关于民族迁徙、民族战争等重大事件,史诗是一个民族的开拓者们的创业史和远古的生活史。国外的史诗主要是英雄史诗,中国各民族的史诗,按传承和流布的地域、历史民族地理区域和经济文化类型可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北方民族主要以长篇英雄史诗见长,南方民族的史诗则以创世史诗为主,还有一些反映民族迁徙的史诗和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2.
苗族史诗主要有创世史诗、婚姻史诗和迁徙史诗。创世史诗探究宇宙初始、天地万物的起源、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婚姻史诗有着“关于过去的回忆”,留下了“历史的影子”;迁徙史诗记载了民族悲壮的迁徙史。苗族史诗孕育着十分丰富的哲学社会思想萌芽。  相似文献   

3.
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叙事体长诗,它用诗的语言,记叙各民族有关天地生成、人类起源的传说以及关于民族迁徙、民族战争等重大事件。它有特定的演述场域和民族诗性智慧化身的歌手,"百科全书"式的内容和顺时连贯的程式化叙事范型,从共性发展到个性的众多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4.
哈尼族迁徙史诗是哈尼族文学史上的明珠,记载了哈尼族在迁徙中逐渐发展成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民族特质。通过对哈尼族迁徙史诗民族认同功能的分析,更清晰地认识迁徙史诗在哈尼族民族主体精神建构以及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大多数民族的英雄史诗中,婚姻既是英雄业绩开始的原因,也是英雄业绩完成的标志:为了救未婚妻或者向某部落的美女求婚而开始一系列的战争,通过一系列的考验,最终抱得美人归。婚姻和战争是整个英雄叙事中的核心情节,他们的反复出现构成了英雄叙事的主体。作为赫哲族的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6.
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叙事体长诗,它用诗的语言,记叙各民族有关天地生成、人类起源的传说以及关于民族迁徙、民族战争等重大事件。它有特定的演述场域和民族诗性智慧化身的歌手,"百科全书"式的内容和顺时连贯的程式化叙事范型,从共性发展到个性的众多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7.
用“叙述英雄冒险事迹”的定义来衡量,《诗经》中没有史诗,但如以“英雄诗”相取,《大雅》中有五首,其中的《生民》、《公刘》、《绵》歌颂了周人的祖先对农业的贡献和迁徙创业的历程。西周史诗与荷马史诗有明显的不同倾向,一崇尚流血的英雄主义,一推尊首领的勤劳精神。农业化的精神体现在《诗经》的饥劳之歌中,土地制度不断变化,农人一直生活得很艰辛,劳动的欢乐少见,而饥馑的忧患甚多。以农耕为本,必然反对战争和徭役。安土重迁、骨肉相附,是农业化造就的民族性格,《诗经》中蕴含的反战情绪和忧患意识一直贯注在后来的诗歌中。  相似文献   

8.
不少民族都曾发生过规模不等的迁徙,由此而产生了迁徙史诗。迁徙史诗是西南少数民族史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多维度、多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一段历史。西南少数民族迁徙史诗反映了西南众多的少数民族面临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敌对的势力为了生存和发展所走过的艰辛历程,艺术地再现了他们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迹。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史诗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以西方的史诗概念来衡量东方农业民族的史诗。史诗本应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诗体叙述。对于东方农业民族而言 ,农业史是史诗的重要内容 ,土家族的《摆手歌》提供了东方农业民族史诗的范例。据此 ,《诗经》中讲述周人的起源史、农事史、迁徙史、西周开国史的叙事诗 ,是周人史诗的主体部份 ,相关的颂神诗则是史诗的副歌。周族的史诗并非只有已经被人们认识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为数不多的几篇 ,《七月》、《周颂》、《大雅》及《小雅》中的部分颂神诗是周人祭祀祖先、演唱祖先史迹的诗歌 ,是周人史诗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英雄史诗《库布兰德》是一部古老的英雄史诗,具有鲜明的克普恰克部族特征。它不仅传承于哈萨克族民间,而且广泛流传于土耳其、乌孜(兹)别克、塔塔尔(鞑靼)、阿塞拜疆等突厥语族的大部分民族之中。现传承于阿尔泰语系或突厥语民族中的许多英雄史诗,原来都是传承于某一氏族或部族的部族史诗。  相似文献   

11.
苗族史诗是苗族口传经典,它既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对苗族史诗所反映的苗族社会历史、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揭示了苗族史诗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掀开羌族《释比史诗》神秘的面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化传承全靠释比,由释比一代代口传心授下来。释比说唱的内容就是一部部羌民族历史发展的史诗。由于误解与偏见,羌族史诗一直未能展示其容貌。笔者通过大量事实来佐证羌族《释比史诗》的客观存在,给羌族《释比史诗》一个公正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荷马史诗和《格萨尔》是分别产生于古希腊和中国古藏区的两大英雄史诗,同具博大精深的历史内容和超类绝伦的艺术审美价值。魔幻美为它们重要的艺术美之一。魔幻美是浪漫主义的一种特殊形态,通过神魔、幻化、巫术、梦幻等艺术手段造成扑朔迷离的虚幻而又荒诞的意境;魔幻生成的心理基础是自然宗教观念和万物有灵论。  相似文献   

14.
要解决比较诗学史上重要课题中国有无史诗,相当重要的是从史诗的定义与所指来囿别区分。由于文学文体的替变,中国史诗逐渐消亡,这与中国文明从古代宗教核心向人文主义观念转型有关。《诗经》中关于英雄大禹的诗歌其实就是中国式的史诗,本文从甲骨文字中的有关记载与诗歌艺术的结合中,认为中国史诗从文体与观念上与西方古代史诗有所不同。从比较诗学的角度看,不同文明有自己不同的史诗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史诗的禳灾功能是其多元价值中的一个重要组成。蒙古族史诗的文本就可以概括为对一个民族消除灾祸的诗意表达,包括英雄不败的母题,以及大量的祝赞词都对现实生活具有鲜明的禳灾意义。而讲唱史诗的过程则完成了一个禳灾仪式,但为了保持史诗消灾的神力也在讲唱过程中伴随着诸多的禁忌。  相似文献   

16.
神话传说是维吾尔族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古代的形式,内容丰富。除神话传说外,民间弹唱也是维吾尔族民间文学中富有民族色彩的门类。  相似文献   

17.
荷马史诗和《格萨尔》是世界范围内的两大英雄史诗,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即从艺术的层面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无论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还是在语言艺术和结构艺术方面,荷马史诗和《格萨尔》既有着鲜明的共同特征,也有着各自的独特性。特别是在比喻的运用上,前者大量运用了象喻,又被称作"荷马式的比喻;"《格萨尔》则是广泛地运用了博喻,并跟谚语巧妙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两大史诗的比较研究,对于沟通中西文学艺术乃至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