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俄罗斯独立至今历经了三位总统、五届政府。本文以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三位总统的任期为分析单元,考察其间国民教育的主要变化。所进行的梳理和对比,有助于把握新俄罗斯教育变革的整体脉络,明辨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其国家教育政策的取向及改革趋势。  相似文献   

2.
普京与梅德韦杰夫的“双头组合”是今天俄罗斯政坛权力的中心,两人的合作直接影响着俄罗斯的长期稳定与发展。自梅德韦杰夫就任俄罗斯总统至今,“双头政治”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但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研究其成因、特点及前景,对于我们研究俄罗斯乃至国际体系的未来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有媒体指出,俄罗斯总统的身高在逐年降低。叶利钦身高1.89米,普京身高1.70米,而梅德韦杰夫只有1.62米。与梅德韦杰夫不相上下的还有法国总统萨科奇,他的身高为1.65米,比其妻子还矮了大概10厘米。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社会的关注中,5月7日,43岁的梅德韦杰夫从普京手里接过象征总统权力的祖国一级勋章。这位有点娃娃相的俄副总理,成为了俄罗斯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从圣彼得堡大学的法学教师,到俄罗斯政坛的核心人物,很少有人能像梅德韦杰夫这样一帆风顺。1999年11月的一天上午,  相似文献   

5.
《世界教育信息》2014,(4):75-75
正据俄新网2014年1月10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2013年12月在联邦会议上做的国情咨文中授权联邦政府完成一系列教育举措。新年伊始,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签署了一揽子法令,以完成俄罗斯总统在教育领域的授权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俄总理授权教科部自2014-2015学年起,统计高中毕业班学生的毕业作文成绩和  相似文献   

6.
有媒体指出,俄罗斯总统的身高在逐年降低。叶利钦身高1.89米,普京身高1.70米,而梅德韦杰夫只有1.62米,比普京矮了8厘米。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美国在全球战略框架内形成了亚太安全战略。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在全球层面的结束,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和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意味着美国必须重新评估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并据此制定新的亚太安全战略。本文主要论述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亚太安全政策的变化,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并对此进行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普京是21世纪之后对俄罗斯国家政策走向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政治人物。在他担任俄罗斯总统和总理期间,俄罗斯的外交理念和政策发生了新的变化,并开始带有强烈的"普京色彩"。普京的外交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大国崛起为目标,以实用主义为理念,以扩展空间为政策"的务实外交思想,其中实用主义是其外交思想的核心。普京外交思想对俄罗斯最大的贡献在于,让俄罗斯摆脱了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意识形态化的外交战略,转而走上一条非意识形态化的、可预见的、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的"正常国家"外交之路。在新一任总统任期,权威已受到明显挑战的普京的外交思想是否会产生变化,其核心执政团队的外交思想能否统一,则是今后一段时间学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普京可谓俄罗斯政坛的传奇人物。2000年当选总统后,选择了一条符合俄罗斯国情的发展道路,结束了叶利钦时代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局面,外交上以重振俄罗斯大国地位为目标,开创了崭新的外交局面,为俄罗斯实现加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今年3月,普京强势回归,再次当选俄总统,开创了普京2.0时代。时代在变,形势在变,普京如何在强化其外交理念和保持其外交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根据时局变化调整方向和策略,以确保其外交目标的实现,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拟通过普京再次当选总统后的一系列活动和言论,梳理俄外交政策的脉络走向,分析其背后的战略考量,从而为我国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背景材料] 中新社北京3月22日电 3月21日.普京总统与胡锦涛主席举行中俄首脑定期会晤。这是两国元首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的第五次会晤。他们一致同意进一步加强、深化两国战略协作和务实合作,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上更高水平?此次访华,普京总统还与胡锦涛主席共同出席了“俄罗斯年”开幕式,两国元首确定今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与朝鲜半岛的经贸合作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亚太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经贸合作是在半岛经济发展过程中和当代经济格局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其未来的战略选择取决于半岛经济今后的走势和我省今后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梅德韦杰夫上任近一年的时间里,对教育领域政策的制定和规划一直是普京路线的延续与深化。“发展创新型教育”是梅德韦杰夫的教育治国战略。  相似文献   

13.
朝鲜半岛由于受其地缘政治的影响 ,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欧亚大国的俄罗斯 ,其对朝鲜半岛的政策亦反复不定。从“援朝敌韩”“重南轻北”到“南北均衡” ,经济因素成了俄罗斯调整其半岛政策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4.
普京执政后,俄罗斯重新界定其国际地位,调整外交战略,对美外交出现新思维。鉴于俄美实力不等的事实.基于立足国内发展的主导思想、融入国际体系的目的、复兴大国地位的战略需求,俄罗斯都需要对俄美关系有新认识。由此,俄罗斯对发展俄美关系的战略设想及行为准则出现重大转变,务实及寻求与美国合作成为普京对美政策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
[背景材料]中新社北京3月22日电3月21日,普京总统与胡锦涛主席举行中俄首脑定期会晤。这是两国元首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的第五次会晤。他们一致同意进一步加强、深化两国战略协作和务实合作,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上更高水平。此次访华,普京总统还与胡锦涛主席共同出席了“俄罗斯年”开幕式。两国元首确定今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在中俄关系史上尚属首次,是落实两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原则和精神的重要步骤。分析人士认为,这不仅标志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上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2009,(4):80-80
俄罗斯国情咨文指出,俄联邦政府很快将批准通过俄罗斯教育总体发展战略。总统梅德韦杰夫着重强调了其中的小学教育发展战略。他说:“中小学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历时最长的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也影响着整个国家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2008年5月成为克里姆林宫新主人之后,梅德韦杰夫在反腐败领域的动作令舆论印象深刻。当年12月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载文称,与普京相比,梅德韦杰夫的一个特点是“对俄罗斯腐败的司法和官僚体系进行了不留情面的批评”。  相似文献   

18.
普京执政时期的俄罗斯外交战略在总体上保留了叶利钦时期的全方位外交战略,并结合俄罗斯所面对的新形势,做出了新的战略调整。俄罗斯现有的国家综合实力和俄罗斯独特的政治文化背景对普京时期外交战略的调整有着重大的影响。普京时期,俄罗斯的外交战略更加清晰,实用主义色彩更加浓厚,基本确定了未来俄罗斯外交的总体走向。  相似文献   

19.
应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04年10月14日至16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普京第三次访华,也是他连任总统后首次访华。在京期间,普京总统分别与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和温家宝总理举行了会谈和会见。10月14日下午,胡锦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同普京总统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独立以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演变,多党制的架构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政党的角色功能以及法律地位不断得到规范,政党之间的力量格局也逐渐清晰.经过五次议会大选、五次总统选举和一系列政治斗争的磨练,纷繁杂乱、无序的政党活动正在走向集中化、规范化、有序化,尤其是普京上台后对政党制度进行了改革,政党竞争模式由"极端多元主义"向"适度多元主义"转变.随着第五届杜马选举的尘埃落地和第三任总统梅德韦杰夫的上台和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理,俄罗斯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政治建设时期.与此同时,相比较前四次总统选举,俄罗斯政党在2008年的总统选举中所发挥的作用,有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