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从梁生宝现象说开去 新中国成立后,新的农民形象成为作家描写的对象。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大地上就曾经出现过梁生宝现象,这种现象导源于现实生活,而名之于文人笔下。虽然“现实生活”与“文人笔下”存在着距离,然而它们的质的规定性并没有太大的差异,都是时代精神和领袖意志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一、从梁生宝现象说开去新中国成立后,新的农民形象成为作家描写的对象。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大地上就曾经出现过梁生宝现象,这种现象导源于现实生活,而名之于文人笔下。虽然“现实生活”与“文人笔下”存在着距离,然而它们的质的规定性并没有太大的差异,都是时代精神和领袖意志的产物。我们今天认识他们,实际上是在认识一个时代,一个领袖意志的召唤下由作家和农民共同完成的时代(虽然梁生宝们无意识主宰一个时代,然而他们身上却浓缩着整整一个时代的精神)。这个时代的明显特征便是:衣食足、风俗纯,既有田园牧歌式的宁静,又有新时代亢奋昂…  相似文献   

3.
梦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描写较多的一种意境。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失意悲哀痛苦迷茫时,往往借助梦境——“但愿长醉不愿醒”来达到他们摆脱现实生活中“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尴尬处境。当然梦境也是诗人“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惆怅,是“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无奈。  相似文献   

4.
秦始皇是古代咏史怀古诗中常出现的,但奇怪的是被"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在文人笔下压倒性地成为一个负面人物。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史记》的最早导向、文人写诗作文的政治需要和传统主流文化的强大影响等都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人笔下的秋大凡脱不了一个“悲”字,要么或多或少有一抹挥之不去的轻愁。该文将以中国文人写秋的诗文名篇为例,浅析这一中国文学中“秋”的鲜明的特质。  相似文献   

6.
“秋”对于多愁善感的中国古代文人而言,无疑是抒写无奈、伤感之情的最佳物象。本文试将以秋为主题的、成就较为突出的赋作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同一景物,两种态度的比较,以及对自魏晋以来,历朝历代赋作艺术特点的梳理比较,以期对“悲秋”这一文人笔下常见之题做出更细致的理解,同时窥探历代文人不同的创作心态与心境。  相似文献   

7.
《桃花源记》作为古典文学中的经典篇目,常读常新,里面有很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文化现象,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创作,对后世文人生活哲学和人生态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笔者在重读《桃花源记》的过程中,细加品读玩味,产生一些疑问,疑问一:探寻桃花源的对象,为何设置为渔人?其中有无深意?疑问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所代表的理想生活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这种农耕的生活方式会成为中国文人“精神家园”的代名词?疑问三:阐述桃花源物产的丰富,列举“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良田、美池、桑树皆系生活之必需品,那么,举“竹”的用意何在?于是笔者试着从作者的经历、时代思潮的影响、文化现象的积淀等角度来探疑解惑,探寻《桃花源记》中“渔人”“桃花源”及“竹”等文化意象的深意。  相似文献   

8.
“文如其人”是中外文论中的一个传统命题。意指作家的人格修养、性格气质与文学作品的思想倾向、艺术风格的一致性。而纵观中西文学史,“文人相悖”的现象屡见不鲜。深究其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学创作的技巧性掩盖了作家现实生活中的日常个性;一是人性的复杂性使其在作品中的表现亦真亦假,“人”、“文”难分。  相似文献   

9.
<正>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诗歌艺术中的精灵。有道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可“水”在我国古代文人笔下,却句句表露情意.字字蕴含情愫,成为中国古典诗词里极具活力的一个传统意象。  相似文献   

10.
《波德莱尔笔下第二帝国的巴黎》是本雅明勾勒其视阈中文人形象的最好文本之一。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将本雅明式文人的基本质素归结如下:文人从“波希米亚人”与“游荡者”处获取身份认同,通过大众这一粘合剂,他们徘徊在自律性与社会性之间,漫步是文人在“纯粹精神”支撑下的最后的关学姿态。  相似文献   

11.
“愁”.一直是古代文人笔下连绵的感情浪潮。他们把抽象的、难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愁”写得具体可感、形象动人,彰显了汉语不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明代中晚期吴门画派山水画创作的世俗化倾向,本论文的主线可以归纳为元代文人笔下的虎丘图——以沈周开风气之先的吴门画派实景虎丘图——作为商品画的虎丘山水图和版画中的虎丘图。之所以说本文紧紧围绕的“实景化”倾向证明了上述观点,是因为最早诞生在元代文人笔下的虎丘图是传统的文人山水画,与虎丘的真实面貌可以说无关紧要,然而到了明代中后期,特别是晚明,吴门画家笔下的虎丘图干脆成为导游图和商品画,作品不但拘于实景,而且出现媚俗的趋向。在另一方面,同时期版画中的虎丘图亦有力地证实了这种世俗趣味的来源——商业背景下的市俗社会和民间艺术。  相似文献   

13.
隐逸情怀,这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个常见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封建政治体制和文人们心中理想的矛盾。并且每个时代有个自不同的特征.这也就形成了封建文人们不同的隐逸方式,中国古代文人的隐逸的情怀大概有道隐、朝隐、林泉之隐、中隐、酒隐等不同的方式。今天的人们也可以从古代文人的隐逸的情怀中借鉴到有益的启示,以便在复杂的世俗中保持一颗平静之心。  相似文献   

14.
自然界诸多事物,一旦到了文人笔下,或者说成了文人寄托情感、理想的对象,那么,它们便蕴涵了人的情愫,即成为文学的特定意象。“霜”本是自然界冷暖交汇时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但在文人笔下,却寄托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人的情感,象征人的理想和品格志趣,成为文学作品中一个典型的意象,让读者品味其深刻的哲理意趣,从而享受到无限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与秋天结下了不解之缘。秋的萧杀,秋的清凉,秋的丰硕,令一代代文人的心为之悸动。欧阳修的《秋声赋》,庐隐的《异国秋思》,叶圣陶的《没有秋虫的地方》,鲁迅的《秋夜》等,都点滴地记录了文人们对秋的独特感受。可以说,秋天是中国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也因此而在中国文学长河中形成了一种“悲秋文化”。本文拟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说起,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从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乡土小说创作的某些现象入手,着重阐述中国乡土小说在“变调”后,又复归于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模式的事实。同时,力图揭示出这种“风景画”和“风俗画”的平面回归给新时期的乡土小说创作带来的初步繁荣景观,以及这些作家作品现象背后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7.
语言演变到今天,一些从未见容于语法著作的新词也从一些文人的笔下冒出来了。例如 AABB 式的词,以前限于大多数双音节形容词或某些双音节动词,前者如“高高大大”、“马马虎虎”等,后者如“来来往往”、“吵吵嚷嚷”等。而且,并非所有的双音节形容词都能构成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文人笔下,写“醉酒”频频出现。现就初中教材古诗文中出现的种种“酒醉”,来品味一下作者(人物)“酒醉”后的不同滋味。  相似文献   

19.
说到文人笔下的柳树,可谓多矣,从《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等,写尽了柳树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柔美。可你见过样的柳树吗?“一尊尊黑色的粗大的石柱一般的东西,伫立在那里”,这是雷抒雁笔下的柳树,这是塞上的柳树。  相似文献   

20.
主“气”、尚“风骨”的建安文学,它的精神实质是在张扬某种“力”,但这种张扬并不是文人个人的主观愿望和兴趣。从根本意义上说,这种“力”乃是汉魏之际,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和文人生命态度等人文条件中蕴涵着的各种矛盾冲突生成的“力”,互相碰撞、互相激荡所形成的合力在文人以及文学上的客观效应和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