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偶尔去某大学讲课,有一次顺便调查学生读书的情况。我的问题是这样:谁读过三本以上的法国文学?(约四分之一的学生举手)谁读过《红楼梦》?(约五分之一的学生举手)然后,我降低门槛,把调查内容改成《红楼梦》的电视剧,这时举手多一些了,但仍只是略过半数。  相似文献   

2.
我偶尔去某大学讲课,有一次顺便调查学生读书的情况。我的问题是这样的:谁读过三本以上的法国文学?(约四分之一的学生举手)谁读过《红楼梦》?(约五分之一的学生举手)然后,我降低门槛,把调查内容改成《红楼梦》的电  相似文献   

3.
据《文学报》报道,著名作家韩少功偶尔去学校开展讲座,有一次顺便调查学生读书的情况。他的问题是这样的:谁读过三本以上的法国文学?这时约四分之一的学生举手。谁读过《红楼梦》?这时约五分之一的学生举手……  相似文献   

4.
我偶尔去某大学讲课,有一次顺便调查学生读书的情况.我的问题是这样的:谁读过三本以上的法国文学?(约四分之一的学生举手)谁读过<红楼梦>?(约五分之一的学生举手)然后,我降低门槛,把调查内容改成<红楼梦>的电视剧,这时举手多一些了,但仍只是略过半数.  相似文献   

5.
[教学片断] 教师:《合欢树》读过没有?(生答:读过了。)读过了,那我们看看有什么问题?我说过三类问题,请大家提出来讨论。先自己看看,拿出笔写写。如果已经想好了,或者举手,或者站起来直接说也可以。(学生看书、思考、作笔记后开始提问。)  相似文献   

6.
<正>一、知文意:以点带面,读中识文意师:同学们都已经读过了《伯牙鼓琴》了吧?生:读过。师:现在老师考考你们。你们先自己再读读课文,对照注释,想一下课文的大概意思。读得差不多懂了,就和同桌相互说一说。(学生自己结合注释,读通课文,交流课文大意。约七八分钟时间。)师:谁能把课文读一遍?(出示课文)(一生读,稍显急促。)师: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生:读得还可以。  相似文献   

7.
师 :迎上去”的意思你们知道吗?(有几个学生举手)师 :举手的这几位同学懂了 ,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的表演 ,看后你们是会懂的。谁愿意上来演一演?(学生无比兴奋 ,纷纷举起小手 ,老师叫了几个举手的学生到前面)师 :我当鲤鱼妈妈 ,你(指着一个学生)当小鲤鱼 ,其余的当小蝌蚪。“小蝌蚪”们到门那边去 ,我在这儿教我的孩子捕食。(老师弓着身子 ,一只手伸向后面做着摆尾巴的样子 ,“小鲤鱼”也在旁边跟着做)想想小蝌蚪是怎样游水的?看见我以后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生 :(弓着腰 ,双手向后 ,不停地摆动 ,做着划水的样子)啊!有位鲤…  相似文献   

8.
萧萍 《家庭教育》2011,(10):42-43
沐阳讲述 我喜欢静的女人。我喜欢《红楼梦》里那个穿绿衣服叫丽的。 (《红楼梦》里哪里有叫丽的?那个绿衣服是不是叫黛玉?) 哦,是的是的。是叫黛玉。 (那你为什么喜欢她?)  相似文献   

9.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手术台就是阵地》。据我了解,课前同学们已经读过了课文.学习了生字.下面王老师来检查一下。(出示一组词语:继续连续陆续)谁来读一读?  相似文献   

10.
谁敢第一个发言?今天的课题是什么?(今天要学的课题是“太阳”。)打开书,读一遍,自由读。(学生有朗读的,有默读的,有小声读的。)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纷纷举手)请举手的同学都起立,读第一自然段。(生读)谁想读第二自然段请站起来读。(生读)读过的还可以再读。(生读)现在站着的坐下,坐着的站起来读。(生读)谁敢说自己是读课文最好的?请站起来读下一段。(两位同学读)现在比赛,谁来读?(生读)读得不相上下,并列第一。再请同学读。(有四位同学争着读)四位同学都是第一名。现在拿笔,默读,边默读边理解,做…  相似文献   

11.
案例师:《合欢树》读过没有?读过了,那我们看看有什么问题?我说过三类问题,请大家提出来讨论。先自己看看,拿出笔写写。如果已经想好了,可以举手或者站起来回答。生:“我心里一阵抖”,为什么作者不愿去看小院子,后来又后悔前两年没有去看,后悔但始终没有去看呢?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菩《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红楼梦》历来是中学生的必读书目。那么,实际有多少学生读过四大名著呢?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教材语言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课题组最近组织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课外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四大名著的阅读状况并不乐观,四部名著全部阅读过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27.7%,而阅读原著的只占7.9%。  相似文献   

13.
<正>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中,《红楼梦》博大精深,丰富隽永,无论从文学层面还是从思想、审美层面看,都堪称一部价值丰厚的经典著作,值得我们与其相伴一生。我们从小学时就经常听老师说“四大名著”,到高中前我们不少学生都读了或者了解过《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可是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你是否真正读过?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被鲁迅先生称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世情”小说,到底有怎样的魅力?我先说一下自己阅读《红楼梦》的一些经历。  相似文献   

14.
刘洪霞 《考试周刊》2009,(14):70-71
【案例】(苏教版小语第十二册《广玉兰》)片断: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广玉兰》这一课。(板书课题.师生齐读) 师:看到课题,你们肯定有问题要问啦! (学生纷纷举手)生1:我国的名花多得很,作者为什么要写广玉兰呢? 生2:广玉兰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15.
一、现象:明察秋毫【案例】教学《最佳路径》伊始,我让学生回答: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有的学生低头不语,有的学生微微地皱起眉头,有的学生举手又慢慢地放下。学生体态语的种种表现说明学生在没有深入读课文的情况下,很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缺少由浅入深的坡度。为此,我及时进行调整,抛出看似简单的问题:迪斯尼乐园是谁设计出最佳路径的?学生一下子舒展了眉头,极其兴奋,纷纷举手:有的学生说是格罗培斯,  相似文献   

16.
[第七册]1.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这时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这时有42人举手。最后问:‘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没有人举手。你算算看: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做完的有几人?(第48页)解析:(1本题渗透‘集合”数学思想,是求“交集’的问题。目的在于居着学生联系买际,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合的能力。(2)因为全班48人,和分为两类,一类是只做守一项作业的,另一类是两顶作业都做完的。因此,只需先求只做完一顶作业的人数,即司来出两顶作业都做完的人数。(3)只做完一顶作…  相似文献   

17.
潘昕光 《班主任》2013,(10):44-45
临近考试,我正带学生们一起复习。"《春夜喜雨》的作者是谁?"我问道。哗啦一声,台下举手一片,只有小勇低着头没举手。"小勇,你来回答。"听到我叫他的名字,小勇显得有些惊慌,赶紧站起来说:"豆腐。"我噗嗤笑了:"豆腐,还豆浆呢!"学生们哄堂大笑。"老师,他说的是方言,普通话不标准,应该是杜甫!"有学生解释道。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伯牙绝弦》课堂片段:师:(大屏幕出示句子: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②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第二句话中有个“善”字,第一句也有个“善”字,这两个“善”字有什么不同?谁来讲讲?(一男生举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红楼梦》历来是中学生的必读书目。那么,实际有多少学生读过四大名著呢?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教材语言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课题组最近组织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课外阅读调查,这一调查共涉及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66所学校近1万名初中学生。调查数据显示,四大名著全部阅读过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27.7%,其中读原著的学生占  相似文献   

20.
前段时间,我对自己所在学校四、五年级的学生(202人)进行了一次数学阅读状况的调查。问卷包含五个问题:(1)你喜欢阅读吗?(2)平时解数学应用题你一般读几遍?(3)你能经常地阅读数学书吗?(4)除了数学书,课外你还阅读哪些有关数学的书籍(或报纸)?如果是书籍,你读过几本?写下书名。(5)你认为数学阅读和语文阅读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