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毓才,现任云南锡业集团股份采选分公司塘子凹坑直属攻关队903队队长。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凭着他对矿山执着和勤奋的学习,成为了一名技艺娴熟、专啃硬骨头的探矿掘进高手。他凭着“一看、二听、三摸、四观察”的探矿绝招,先后被云锡集团公司授予“劳动模范”、“十佳生产能手”、“十佳队组长”等荣誉称号,并在2004年9月荣获“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技能大奖”、同年12月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2.
院士笔谈     
背景提示 1997年初,“世纪末思考”情结在人们心中愈积愈厚,大家更多地关注的是“将把一个怎样的中国、怎样的世界带入21世纪”。高教理论界的研究气氛也因此越来越浓,“如何培养跨世纪人才”成为高等学校的热门活题。在编辑部的策划安排下,我们约请了在宁的曲钦岳、钱钟韩、严恺、时钧、冯端、唐明述等6位两院院士,分别从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素质要求、教育教学改革等视角各抒己见。此组文章刊发在《江苏高教》1997年第3期,随即在高等学校和高教理论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这对于引导当时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章主要内容也因此被《新华文摘》转载,且文题被列于其封面。  相似文献   

3.
林群院士     
林群,计算数学专家,1935年7月生于福建1956年由厦门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随即来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现为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1999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代表性的科技工作:如果说微分方程是数学中最大的一支,林群则是做其中的一类算法,所谓高性能或高效率的算法,使得事半功倍。这一类算法已被写在国内外一些专著中,曾被西安交大应用在核电站的设计和管理上,出口国外获得肯定。工作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并获捷克科学院“数学科学成就荣誉奖…  相似文献   

4.
夏道行 数学家。江苏泰州人.195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系.1952年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在函数论方面证实了戈鲁辛的两个猜测,建立了“拟共形映照的参数表示法”,得到一蜂有用的不等式和被称为“夏道行函数”的一些性质.在单叶函数论的面积原理与偏差定理等方面曾作出系统的有较深影响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1 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 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美、日、法、德、英、中六国政府和有关科学家6月26日宣布人类基 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成功。国际社会对这一重大科学进展给予高度评价。科学家们公布 的工作草图质量与数量大大超出预期,不仅覆盖了97%的基因组,而且85%的基因组序列已经 被组装起来。这为研究人类遗传物质多态性提供了资料。人类基因组遗传密码的基本破译, 昭示着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破译人类遗传密码不仅被认为是达尔文时代 以来生物学领域最重大的事件,同时也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研工程。  相似文献   

6.
地质探矿专业队,在国家预算内没有或较少探矿任务的情况下,多数单位依靠现有设备、技术力量发展第二产业——地质市场、工程勘察。虽然同样是“钻井”,但从设计、施工、成井工艺要求与探矿是有所区别的。应该从生产的实际出发,加强对职工“职业”与技术培训教育。  相似文献   

7.
1988年,卢柯放弃去日本读博士的机会,留在中科院当起了“土博士”。这期间,他发表了十几篇论文,修正了被引用10年的英国科学家斯考特等人确定的N i-P非晶合金晶化产物间的位向关系,并提出非晶态金属的新的晶化机制,因此于1989年荣获首届“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这之后,一系列的荣誉不断降临到他的身上:2001年,被中科院任命为金属研究所所长;2003年11月,年仅38岁增选为中科院院士;2004年3月,当选2003年中国青年年度科学家;2005年4月,被有350余年历史的德国科学院增选为该院院士。中科院能放心地把金属研究所的帅印交给36岁的卢柯,…  相似文献   

8.
院士寄语     
《中国研究生》2007,(2):1-1
徐僖教授,1921年生于南京。高分子材料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53年创建了我国高校第一个塑料工学专业。1960年撰写、出版了我国工科高校第一本高分子教科书《高分子化学原理》。1981年被评为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他率领的学科点于上世  相似文献   

9.
2014年4月,一张特殊的照片在网络走红:照片中一位老年人正在作报告,他发型凌乱、不修边幅、脚蹬布鞋,宛如“世外高人”。不少人惊呼,这不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吗?这位被网友尊称为“布鞋院士”的老人,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遥感领域的泰斗级人物李小文。  相似文献   

10.
朱英国,男,1939年生,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遗传所所长,湖北省遗传学会理事长,国家重点学科“发育生物学”、“十五”和“211工程”重点项目“植物与动物的发育生物学”负责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劳动模范。他与人合著专著5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33篇、被引用84次,CSCD收录97篇、被引用150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等多项奖励;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1.
一、探矿工人岗位培训的必要性与长期性进入90年代以来,探矿工人的组成发生了变化,建国后五六十年代的技术工人队伍逐渐被年轻的技术青工所代替。这一批青工少量是来自技工学校,绝大部分都未受过专业培训。他们有两个特点:一是文化层次较老工人高,接受新工艺、新技术快,  相似文献   

12.
黄文虎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力学与振动专家,因其为中国 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被授予“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和 “航天劳动模范”称号;在工作上又是带领哈工大走出“南迁 北返”困境的功臣,为哈工大的起步腾飞、蓬勃发展立下了 汗马功劳。采访黄老师的时候,窗外正稀稀落落地飘着入冬 以来的第一场雪,但黄老师谦和儒雅的风范、睿智深刻的语 言和平易近人的态度却使我们如沐春风、如饮醇酒。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中,有58位外籍院士,他们是科技界的佼佼者,卓以和就是其中的一位。1993年9月3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把美国最高科技奖“国家科学奖章”授予了被世界科技界尊称为“分子束磊晶技术之父”的卓越华裔科学家卓以和博士,以表彰他创世纪的发明──“超真空处理物理过程”对整个科学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与其他七位同时获得此殊荣的著名科学家一样,卓以和是从美国各大学及科研机构学术团体中的3500位被提名的著名科技专家中甄选而出,也是在美国历史上继超导学家未经武博士后,第一位获此最高荣誉的华裔科学家。…  相似文献   

14.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王震司令员带领十万大军进疆。11月的新疆天寒地冻,部队面临燃料危机,竟有人被冻死。王震心急如焚,向周总理汇报了情况。总理找到地质学家李四光,李四光说,我有个学生在新疆,叫王恒升,找到他就能找到煤。王震立即驱车前往查找,哪里知道,此时的王恒升正在监狱里。原来,王恒升以 “里通外国罪”,被判刑 16年。“本人是瑞士大学尼格里教授的学生,本来在瑞士有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王恒升说:“当我得知日本侵略祖国时,就自己买了一支手枪,毅然返回祖国,参加抗战。”“你参加过哪几次战斗?”王震问。王恒升说:“十分惭…  相似文献   

15.
院士寄语     
《中国研究生》2006,(5):1-1
王光元194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水利工程系,后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工程员。1947年起在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任教。1950年被派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52年毕业后留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担任建筑力学教研室主任。此后,一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担任教学与科研工作。1957年提升为副教授。1978年晋升为教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结构力学和工程设计理论专家,地震工程界的先驱。  相似文献   

16.
院士寄语     
张铁岗,1945年出生,河南许昌人,河南平煤集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煤炭优秀企业家称号,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2001年被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评为全国煤炭技术创新优秀人才,2002年被国务院聘为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7.
《师道》2003,(8)
飞.这是中国工程院王振义院士与夫人谢竞雄教授的金婚照,虽然一切从简,但还是透着别样的温馨。两人是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的同学。1950年,他们结婚的时候,照了一张男穿西装女披婚纱的结婚照,好不浪漫。谁知却因此在“文革”中吃尽了苦头,照片被抄家了,从此无下落。所幸当时送给同学一张,得以保存,如今才归还主人) 2.这是生于广东番禺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邓景发(前排右一)的“全家福”之所以打上引号,因为里面有在他家住了11年的学生胡建国一家。原来胡建国的儿子患了肾病,到上海治疗,生活极为艰难邓院士就让他住到家里来。他说,你和我们一起住吧…  相似文献   

18.
《第二课堂(小学)》2010,(5):123-124
她没有上过大学,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她一生只学会了写5个字,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她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在颁奖台上,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作“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相似文献   

19.
我校地质工程学科(原探矿工程)作为我校的老专业之一,经过老一辈的辛勤工作和四十多年的发展,已从本科专业发展成为具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学科专业,如何更好地适应未来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要求,如何制订本来学科的发展规划,事关该学科存亡。本文就此发表个人的一些看法。一、探矿工程发展的回顾探矿工程是一个老专业,它与我国整个教育发展模式一样,也缘目前苏联教育体制而设置的专业,主要培养在地质矿产资源勘探中从事钻探和坑深的专门人才。从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探矿工程学科及其毕业生为我国钻探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张立同院士     
航空航天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祖籍辽宁省海城市,1938年4月生于重庆市,1963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热加工系铸造专业。现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兼职教授。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她一直奋斗在国防工业科技战线,首次从理论上揭示了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熔模铸造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和本质,为无余墨精铸结构件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使精铸结构件报废率降低10%~20%,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她提出的陶瓷基复合材料新型强韧化理论,冲破国际上“纤维性能越高越好” “复合材料越密越好”的误区,为新型热结构材料“高性能、低成本技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