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8月26日,可称第一部有关中国出版的英文专著《PublishinginChina》(中文名《世界华文出版业》)由全球第二大教育出版集团Thomson(汤姆森)出版,并正式向全球发行。这部书籍的出版立即引起了国际出版界的关注。包括美国出版商协会主席帕赘莎·斯罗德、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主席沃克·纽曼、英国著名出版学教授保罗·理查森、纽约大学出版系主任罗伯特·贝恩茨、斯坦福大学出版培训中心主任哈丽·布朗迪、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在内的多位国际知名出版界人士都对该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国家版权局顾问、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沈仁干…  相似文献   

2.
【摘要】从2005年《超级女声》对《美国偶像》的模仿到2010年《中国达人秀》对《英国达人秀》的成功引进,我国的电视业经历了从最初简单的模仿到买进版权和版权方一起深入研究模式等阶段。2012年夏天《中国好声音》的红火,更是让各大卫视看到了版权引进的优势,纷纷加入欧美节目版权的引进大军。据了解,全国排名前十的卫视超过半数引进了版权模式节目或有意引进版权模式节目。  相似文献   

3.
中国市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英国出版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最有吸引力的市场.犹如一块色香诱人的蛋糕吸引着英国出版商的眼光。早在1982年,英国出版商就开始组团访问中国,试图进入中国市场、1992年中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中英出版贸易进入实质性阶段并且发展迅速:培生集团(Pearson Group)、郎文出版公司(Longman Publishing Company)、  相似文献   

4.
陶莉 《出版经济》2003,(3):23-25
建立成熟的版权贸易观念——专业化发展的战略眼光 一个更开放、更自由、更有竞争力的出版环境正在成为我们进行出版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中国的出版产业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间的版权合作和版权贸易参与到新一轮的资源分配中来。《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02年报告》的内容让人相信在过去的24年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童话》是由台湾汉声杂志社出版的,享誉全球的世纪经典童书,自从1982年出版以来,迅速风靡华人世界,三十年来畅销不衰,成为一代又一代华人共同的精神财富,成为中文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据悉,就在《中国童话》出版三十周年之际,大陆的读客图书高价拿下《中国童话》简体版权,并更名为《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一个风靡全球华人世界数十年的传奇出版物,首次回到了故土。  相似文献   

6.
资讯     
新书发布《中国版权年鉴》首卷本出版本刊讯(记者杨育芬)由国家版权局组织编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版权年鉴》近日出版。从此,我国有了全面记载版权事业发展,系统反映版权创造、保护和管理工作概况  相似文献   

7.
从2004年11月1日开始,英国严肃大报的代表之一《泰晤士报》正式“瘦身”,以四开“小报”的形式出版。在英国,高级严肃报纸以小报样式出版早有先例。1992年《卫报》就已经把其第二板块以小报形式出版,吸引了不少分类广告。2003年9月30日,《独立报》在继续出版对开大报的同时,还出一份同样内容的小报版,两个版本在市场上同时销售,价格也一样,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大报或者小报。2004年5月开始,《独立报》彻底转型为小报。《泰晤士报》2003年11月26日推出小报式样的版本,“大小并行”将近一年之后终于全面取消了大报版本。《泰晤士报》改版…  相似文献   

8.
新书发布     
《全国新书目》2010,(1):4-5
《中国版权年鉴》首卷本出版 本刊讯(记者杨育芬)由国家版权局组织编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版权年鉴》近日出版。从此,我国有了全面记载版权事业发展,系统反映版权创造、保护和管理工作概况的专业工具书。该年鉴将逐年编纂,同时出版电子版并随书附赠。  相似文献   

9.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少年儿童出版社与国外出版社的交流活动始于上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后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79年盒装书《宝船》的版权输出到日本,拉开了我社版权输出的序幕,此后千余种的图书版权走出国门,展现在英国、荷兰、日本、韩国等读者面前,成为海外读者了解我国童书出版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0.
近日由河北大学出版社重新编订、装帧出版的《华夏江河传记丛书》,是一套既有学者犀利又有作家风采的图书。此丛书2001年~2004年曾以《大江大河传记丛书》的名称出版。出版后反响热烈,部分版权被台湾地区和  相似文献   

11.
回顾10年来我国版权著作出版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颁布是一座分水岭。《著作权法》颁布以前,我国版权理论研究只能依据国外的版权法规进行一些纯学术性研究,因此,也使得版权著作的出版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著作权法》颁布后,我国版权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为版权著作的出版开创了新局面。显著的标志是,以阐述《著作权法》为主要内容的著作明显增多,而且出版势头方兴未艾,大有形成新的“热点书”的趋势。然而从整体看,我国目前版权著作的水平还不高,主要反映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我有幸加入北京大学出版社,开始了版权经理的职业生涯. 在那之前,我对版权贸易没有任何具体的概念,只是从知识产权法里了解到一点点国际公约和著作权法的基本知识.可是我非常幸运,北大出版社的海外合作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早年引进出版《未来之路》到近年来引进《全球通史》和输出《中华文明史》的版权,版权贸易工作深受出版社领导的重视,同事也都是热爱版权贸易工作的业务精英.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走向“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今天,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加快“全球化”的步伐。中国出版也不例外,近年来一直在积极地寻求出版国际化。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版权意识比较薄弱,直到1980年8月,中方组团访美,签订了合作编译出版中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协议,首次以向外国支付咨询费的方式承认了版权。随着中国加入WTO,从2004年12月1日起,外商可以进入中国出版行业的发行领域,开始抢占国内化市场。与西方百年来形成的成熟的市场化运作经验相比,中国化产业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版权贸易可以说是任重道远:近十年来版权引进与输出之比一直在10:1左右,版权逆差超过10倍,且版权引进和输出的地域、品种都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14.
全球正在兴起的汉语热带动了中国出版界的汉语教材出版热。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外国出版商觉察到了汉语热带来的商机,纷纷来到中国展区,寻求与中国展商合作出版汉语教学类的图书。据媒体报道,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期间,中国图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根瑞每天忙得团团转,购买版权的、订购图书的外商们快踏破了门坎。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出版的《汉语情景对话》、《汉语300句》以及《学唐诗》等成了热销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也成为西方国家出版社追捧的对象。英国培生教育集团、麦克米伦教育集团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三方决定成立“对外汉语…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新书,在全国科技期刊界、大学学报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就是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版权工作委员会主任陈进元编审撰写的专著《科技期刊著作权讲析》。十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期刊的网络化、国际化传播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在这种传播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的科技信息的同时,对科技期刊著作权的保护问题,也日渐突出。例如,2004年涉及国内数千家期刊社或期刊编辑部的“维普公司侵权案”就分别被《法制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列为我国“2001年十大著作侵权…  相似文献   

16.
本序言为拙著《中国艺术意境论》韩文版作。2009年3月,《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二版)的韩文版版权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向韩国成均馆大学校出版部输出。合同规定:本书由韩方翻译,并在韩国以独占性的单行本形式出版、销售作品的韩文版。  相似文献   

17.
月评     
第11届BIBF版权输出比例上升 据《中国图书商报》报道,第11届BIBF共达成版权贸易合同、意向8250项(上届为8129项,其中引进5583项、输出2494项,合作出版173项),引进和输出比为2.24:1。其中台湾地区交易量列第一,占22.7%,英国超过美国列第二,占17.7%,美国第三,韩国超过日本由上届第六上升为第四。中国出版集  相似文献   

18.
英国:杂志侵权之争 英国杂志《Ideal Home》的出版商IPC媒体有限公司投诉月刊《Home》的出版商Highbury SPL出版公司侵害其版权但遭败诉,此结果使英国出版业长舒了一口气.如果是IPC胜诉的话,其它杂志和报纸同行也将掀起一场版权大战,这会在出版业内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9.
正2004年,我有幸加入北京大学出版社,开始了版权经理的职业生涯。在那之前,我对版权贸易没有任何具体的概念,只是从知识产权法里了解到一点点国际公约和著作权法的基本知识。可是我非常幸运,北大出版社的海外合作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早年引进出版《未来之路》到近年来引进《全球通史》和输出《中华文明史》的版权,版权贸易工作深受出版社领导的重视,同事也都是热爱版权贸易工作的业务精英。适逢引进版图书深受读者欢迎,北大社的  相似文献   

20.
报刊图书     
《传媒》2008,(11):114-115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出版图书品种最多的国家;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中美版权战略合作备忘录》在京签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