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它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学生负学的责任。”陶行知的这段话,对于教学生学会语文。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  相似文献   

3.
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是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学理论与小学语文保堂汉语拼音教学相结合,从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教授汉语拼音的正确发音、拼读、四声,并论述在当代汉语拼音教学中运用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他认为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相似文献   

6.
班级重组、断层明显等客观原因,感悟语言文字的能级层次不一、语文素养高下不一等主观因素使语文教学很难在教学之间找到水乳交融的契机,找准互学共进的平台.我们只有立足课堂,凸显教学主体——学生的地位,以"学"为"教"之本,才能彰显语文学科"身份". 一、以学习为核心,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以学为本,得益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让学"思想."让学",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既有自己教的必要,也有自己教的可能.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义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教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让学"的第一层为兴趣使然.对学语文有兴趣,是学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为培养一代开拓型创新型人才,必须加强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语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包括阅读方法指导,积累资料方法指导,观察思维方法指导,分析概括方法指导等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采取以下方法指导学习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语文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那么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呢?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语文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那么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呢?  相似文献   

11.
王昕 《生活教育》2011,(10):46-47
陶行知先生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令学生积极快乐地学习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采取以下方法指导学习会事半功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一种实践能力。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是认识语言,而是运用语言;不是培养高谈阔论语言的人,而是培养运用语言的人。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便是“教学合一”。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时间,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阅读不是随意地翻看文章字面,而是要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感悟文本中的强烈情感,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同时深入文本世界,感悟文本传达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5.
一、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好语文———迁移能力的形成。要克服知与行脱节、学与用分离的弊端 ,让学生顺利实现学习迁移 ,首先必须加强教、学、做的联系。陶行知先生早就明确指出 :“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 ;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 ,做便是教 ;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 ,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 ,乃是真教 ;学生拿做来学 ,方是真学。不在做上用工夫 ,教固不成教 ,学也不成学。”(《陶行知文集》185页)语文工具性的学科性质 ,决定了语文教学尤其要强调教学做合一。正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至于怎样“学”,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教学”了。使之“‘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法指导正是教育者通过对被教育者的指导,使之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8.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相似文献   

19.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至于怎样"学",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教学"了。使之"‘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应该怎么指导学生“学”,即指导他们做好复习,复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