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辨析文言文古今词义是理解文言词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古代文言文发展到现代白话文,词义变化是非常大的。除了汉语中最基本的词汇,如“人、中、山、水、手”等没有发生变化外,其它的词都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如果不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而用现代词义去读古代文言文,就很难读懂,甚至出现笑话。例如“去”,古代是“离开”的意思,《岳阳楼记》中的“去国怀乡”的“去”即此意,而现代的“去”则是“到某地”的意思,古今词义方向正好相反。如果用现代词义去理解,“去国怀乡”则成了“到国都去,怀念家乡”这样就闹出笑话了。那么如何辨析文言文…  相似文献   

2.
(1)文言文实词的理解:文言文实词的重点。①把握字词的古今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文言词词义发生了演变。其演变情况有:词义扩大(如“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词义缩小(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气味),词义转移(如“涕”,古指眼泪,现在指鼻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张涛 《教育教学论坛》2014,(46):266-268
古今字,是传统训诂学的术语,它反映的是同字异义的现象。研究古今字,有利于深入理解汉语词义的发展,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典籍中字词的意思。本文将重点讨论词义引申造成古字与今字的变化,同时也指出简化字的一点弊端。了解古今字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4.
古诗教学的几点体会一、注意古今诗义的对照理解。古诗中有些字义、词义在古代是一种意义,在现代又是一种意义,在于时间久远;意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像“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走”字在古代是“跑”的意思,而不是现代的“走”;“游园不值”中的“不值”是“没有遇到...  相似文献   

5.
陈莹 《文教资料》2009,(30):43-44
“嫖”这个现代汉语中十足的贬义词.在古代却是个褒义词,并能用于人名。本文旨在从读音、词义变化和其同源字等方面.对“嫖”这个字的历史作一个较为彻底的梳理,用实例来证明古今词义的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实词数量较多,古今概念不一,而又歧义纷出,稍有疏忽,就会产生曲解或误解。 1.一词多义。本义是多义词的“源”,而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都是由“源”派生出来的,因此,复习多义词要在掌握本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即上下文的意思),来考虑它的特定含义,切忌生搬硬套。 2.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无论是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感情色彩发生变化,还是名称说法发生变化,它们的相同点都是形同义异。因此对古今异义词要把握往规律,更多的则需要去理解、去记忆,望文生义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7.
王力先生说:"读古文,一不留神就会指鹿为马,以今读古,误解词义。"事实上对于数量如此之多、变化如此之大的文言实词,同学们确实经常张冠李戴,古今混淆。那么,怎样才能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意义呢?下面结合实例做简要分析。一、区别古今,慎重判断从古到今,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有许多词在范围、程度、感情色彩、词义甚至用法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些词往往成为高考文言文中实词考查的重点,如果用今天的思维去理解判断文言实词,必将曲解文言内  相似文献   

8.
付祥东 《高中生》2010,(7):14-14
1,形音推断法 汉字是象形文字,大多以形表义,字形词义关系甚密。我们可以根据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同义字以及有相同部首的字来推断所要理解的实词。如2009年高考江西卷“事连吾侪”中的“侪”,形旁为“亻”,联系上下文,不难推断出“吾侪”应是“我辈”的意思。再如一些通假字,很多是因同音而通假,  相似文献   

9.
在文言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而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关于古今同形词的辨析问题。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语言的继承和发展,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尤其是词汇的变化最大。文言文中有一些词,在宇形上和现代汉语是相同的,但词义却不完全相同。这类词很容易使人们习惯地按今天的词义去解释它,因而就会造成理解词义的错误。例如,“始玉裁闻先生之绪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间推移,古今词义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有大量的词,古今字形相同,可是含义和用法却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按今义去理解古义,就会出现误译,请看下面的例子:1.“睡到四更,同店的人都未起,··薛霸起来烧了面汤,安排打火做饭吃。”———施耐庵《水浒传》“面”在古汉语中即“脸”,这里是名词做动词“洗脸”,“汤”即“热水”,此处“面汤”则是“洗脸热水”的意思,而不可按现代汉语的意思将“面汤”译作“加佐料带汤的面条”。2.“··孙子膑脚于魏”———《韩非子·难言》“膑”,是古代剔去膝盖骨的一种刑法,“脚”在古…  相似文献   

11.
林旭刚 《学语文》2004,(6):29-29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部分是节选自《后汉书·孟尝传》的一段文章,试题考查内容包括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对文言语句的翻译。以下就结合今年的高考试题谈谈文言文阅读复习时应注意的两个基本问题 :一、平时注意积累常见的实词、虚词的用法高考《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对于实词 ,应注意古今词义不同和一词多义的现象。古今词义变化的情况有五种 :〔1〕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义专指长江、黄河 ,现在泛指所有的江河。〔2〕词义缩小。如“妻子”…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中“偷、窃、盗、贼”的意义与现代文不同,且它们之间也各不相同。初学者往往用现在的意思去理解这些字的古义,结果造成大错。现就这几个  相似文献   

13.
以上用词不当属不真正理解词语而望文生义。例①中的“叹为观止”是看到这里就可以停止了,形容好到极点,而句中是指候车室卫生之差,不合词义。例②中“阑珊”的词义常被人们理解反了,因为它前头有一个“春意”,人们就把整个短语理解为春意很盛的意思。其实“阑珊”为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词句教学方法谈山西/张耀中一、用古今对比的方法搞清文言词的含义。读懂文言文的重要因素,就是要积累和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句。对文言实词可用相应的现代汉语实词来对照解释,如,古代的“薪”,现在叫“柴禾”。特别是词义有了改变的,更要加以对照。如古代的...  相似文献   

15.
刘磊森 《学苑教育》2012,(19):89-89
近几年全国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一直选用史传类文段作命题材料,这是由考纲中“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决定的。而要正确解答相关词语练习和句子翻译,深入理解语段的内容、思想,最基本的要求是对该段文言文词义有较准确的推断。而文言文中每个字都有丰富的意象,光凭三年高中几十篇古文的学习和复习时120个实词义的记忆,要想在高考文言文...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在《大学语文》中占的比例较大,同时也是考试的重要内容。而词语意义的正确理解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关键,也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文言文中的词语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中以双音节为主,大多数文言词语可以对译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可有些词语并非简单的对译。这些词语的正确理解对文言文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下文言文中一些特殊词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夏鸣 《考试》2007,(Z2)
一、考点命题动向与解析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考查的实词是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即使用频率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部分实词;二是要弄清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即词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义。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而代词归入虚词,这与现代汉语不同。学  相似文献   

18.
古今异义词,是指文言文中的词语或短语与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或短语字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语言现象。一般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古今异义词,其中以双音节古今异义词数量最多。古今词义和用法的差异,一直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障碍,而单音节古今异义词辨析又是学生学习难点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9.
正文言文阅读对于学生来说一直是语文学习中的难点,文言实词也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难点,年年必考。虽然现代词语仍保留了其在古代汉语中的词义,但大部分文言词语的词义变化灵活,意思不易确定,因而合理推断词义在考试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只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逐字逐句的讲解,那么学生只能理解教师教过的课文,而很难做到课外的迁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教会学生推断词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才能获得考试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言简义丰,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但是,让学生完全把文言文读懂,理解文言文的深刻含义,从而学到知识,受到教育,教师必须在文言文教学中强化对学生有关语文能力的训练。一、深入分析语言,理解句子意思文言文一句话往往概括了很多内容,古今词义、句式有所不同。教学时,教师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