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时我酷爱钓鱼活动,但又不能经常到收费鱼塘过钓瘾。后来见到野外河塘有许多(歺又鱼)鲦鱼,就萌生了专去野钓(?)鲦的念头。这样既可以过钓瘾得鱼获,又能练身体,找钓趣,何乐而不为呢。当初,我用菜籽饼、米糠、酒米打窝,以蚯蚓做钓饵,半天时间只能钓十几条鱼,饲料用了不少,但钓获很少。后来,我发现(歺又鱼)鲦对腥味特别敏感,  相似文献   

2.
华歆 《钓鱼》2003,(18)
夜钓,用什么饵?钓鲤,钓鲫,钓鳊,钓鲢,还是钓白天不吃食的草鱼?在下列答案中选择——1.基础饵拉饵钓鲫。入夜后,上层水温慢慢变凉,用“本味”基础饵搓饵抛钩10竿,即有鲫鱼中层截饵。随着抛钩次数增加,引来了许多白鲦鱼,偶尔有鳊鱼上钩。为避开白鲦,我改变抛钩方向,偏过30°,但十几竿后又来了白鲦。让开它,换到原来的位置,白鲦没有了,用拉饵连钓4尾鲫鱼后鱼没有了。于是还用搓饵,但数竿后又是白鲦,让开它,钓偏过30°,白鲦还有,但咬钩动作小的就是鲫鱼。两个窝子轮流钓,搓饵引拉饵钓,有白鲦就让,到2时共钓1尾鲫鱼,重2.6千克。本白色的基础饵在…  相似文献   

3.
[chan]鲦是生活在淡水中常见的小型鱼类,一般能长到15厘米左右,体重几十克。[chan]鲦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很高的营养食用价值。[chan]鲦也像鲫鱼一佯,适应性和繁殖力都很强,江河湖泊、坑堰池塘都有它的身影,甚至是成群结队。大多数玩传统钓法的钓鱼人,是不喜欢[chan]鲦的,因为它闹钩太凶,又不易钓获,实在令人头疼。但它遇到玩台钓的钓鱼人,算是遇到了克星,用台钓拉饵钓[chan]鲦,多的一天能钓获十几斤。真的是钓得手软心跳胳膊酸。  相似文献   

4.
钱邦伦 《钓鱼》2009,(18):48-48
今年7月15日,随钓友到化龙水库垂钓。听人说最近山洪暴发,网箱鲤鱼冲破罗网逃了出来。有的钓友一次便钓获漏网鱼七八斤,这个机遇千载难逢啊!我准备好渔具,打算过一下钓漏网鱼的瘾。早晨5时许,便驱车到水库。喂了三个窝子,先后试钓,效果欠佳。因为水位升高一米左右,地形不熟,下钩不是挂野草,便是钩着稻叶,不觉烈日当空,气温高达35摄氏度,仅钓获一只鲹鲦。  相似文献   

5.
小浪底水库已经建成几年,也经常听钓友们眉飞色舞地讲述,尽管家住洛阳离小浪底不远,但由于工作忙等原因,我一直没机会前去过把钓瘾。2006年7月中旬,垂钓归来的钓友再次向我炫耀了小浪底最近的鱼况:巴掌大的鲫鱼非常好钓。钓饵是糖稀蘸小米(自己炮制),窝饵是炒香的麸皮、黄面对少量白面拌酒泡小米。  相似文献   

6.
■鲦是生活在淡水中常见的小型鱼类。一般能长到15厘米左右。体重几十克。■鲦鱼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有很高的营养食用价值。■鲦也像鲫鱼一样,适应性和繁殖力都很强,江河湖泊、坑堰池塘都有它的身影,甚至是成群结队。大多数玩传统钓法的钓鱼人,是不喜欢■鲦的,因为它闹钩太凶,又不易钓获,实在令人头疼。但它遇到玩台钓的钓鱼人。算是遇到了克星,用台钓拉饵钓■鲦,多的一天能钓获十几斤。真的是钓得手软心跳胳膊酸。为什么台钓法能钓着■鲦呢? 因为鲦的生活区域在水的中上  相似文献   

7.
李军 《垂钓》2005,5(7):34-34
春天来临,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城区公园的后湖对钓鱼人开放,每天每人收费5元。由于大多数钓鱼人在冬季里没有鱼钓,所以都想趁着春暖花开的季节到附近的湖边过一过钓瘾。开始时,经常有人在湖里钓到白鲦、鲫鱼、鲤鱼和草鱼。但随着钓鱼人数的增多,大多数鱼儿都开始谨慎小心起来,白天几乎不敢靠近岸边来吃食,后来大家就很难在湖里钓到鱼了。  相似文献   

8.
高国祥  李安景 《钓鱼》2014,(17):20-21
见我不断上鱼,身旁的纯玉米粑钓者问我用的是啥饵,我拿了一坨饵给他,叫他也搓比黄豆稍大的饵钓。一下午我俩每人均有2.5千克的幼鲫入护,白鲦20多尾,却全是在半水中钓上的。由此说明,水底幼鲫特多,白鲦被撵到半水以上,故而在水底进食的全是幼鲫,唯一的缺憾是50克以上的鲫鱼太少。但我俩两边的十多位商品饵钓者,无论搓还是拉,中的基本上都是白鲦,仅获几尾幼鲫,倒是用蚯蚓钓的有近千克的收获。商品饵与玉米粑无意之中的混搭,竟然取得如此好的鱼获,或许是偶然。我连续钓了几个全天,  相似文献   

9.
萧然 《钓鱼》2004,(17):45-45
不用换饵不用摘鱼的钓法有没有?那肯定有人说这是懒人讲懒话,不可能的事。然而这种省事又痛快的事却让我碰上了,让我大大地过了一回鱼瘾。  相似文献   

10.
“拉”白鲦     
东山 《垂钓》2002,2(6):61-61
2001年9月8日,我到辽宁省开原县南城子水库钓鱼。这个水库的白鲦鱼密度特别大,闹钩特别凶,手竿饵没到底就被抢光,海竿糟食也是一到底就没。于是我索性用“拉饵”钓起白鲦来。“拉饵”是近几年竞技钓坛出现的新技术,特别适合钓密度较大、个体较小的鲫鱼。它最大的特点是上饵时间短、上鱼速度快。  相似文献   

11.
[Can]鲦个体虽小,但繁殖快,一年两次,所以在江河库塘中它的密度最大。正因为此,很多钓友在垂钓大型鱼类中“讨厌”它,千方百计防止它闹钩;但[Can]鲦肉质鲜美,又有一些钓友喜欢钓它。在桂北地区的水库中,到了冬天,只要天气晴好,风平浪静,气温在0℃以上,都可钓到[Can]鲦。其钓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观察过几次钓赛,见一些高手几场比赛获鱼很多,分数领先,后来莫名其妙地被剃了一场“光头”,结果名落孙山了。后来听说有的人参赛时,偷偷带上毒饵(饵中掺有鱼儿特别厌恶的化学物质),在每场比赛将结束时,用毒饵包钩投向钓点——毁窝,使后来抽到此钓位的人钓不到鱼,为自己争名次除掉几个障碍。这种小人伎俩削弱了钓赛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3.
邹思全 《钓鱼》2011,(3):38-39
第二天下午4点钟,我又来到这个钓点,没喂窝,直接搓小饵开钓,抛竿频率一分钟一竿,鱼情还是和昨天差不多,钓点虽然有鱼,可就是很少有口。钓到5点30分收竿,共钓获鲫鱼、翘嘴鲇和白鲦1.5千克,钓获这几尾鱼,都是在浮漂快到位或刚到位时的一个下挫动作钓上的,其间也试着守了二三十竿,一鱼未获。老张在桥上看到我在这儿钓鱼,打电话问我什么情况,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因年纪大了不宜参加这种紧张的比赛,只好自费去参观过把瘾。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钓友们商榷。 一、赛场和鱼情:池长150米,宽近50米,水深平均约1米,鱼密度不大,从两天8场的比赛中,平均每个钓手每场钓获鱼7-8条,前几名多在池的四角产生。鱼个体较大,最小的约20克,大的过500克,平均在150-250克之间。 二、用饵:综观用饵超过30种以上,还不算添加剂在内,有的连麝香粉都用上了,单丸九饵就超过7种,国产老鬼、东峻、三鱼、龙王恨… 这么多饵每个钓位前后有8名钓手用过饵,真有…  相似文献   

15.
郭四才 《钓鱼》2004,(10):14-14
鮆鲦鱼是一种较好的鱼种,垂钓的方法也很多,各类钓鱼书刊杂志都有介绍,若为休闲练技而钓.只要用饵得当,悬坠钓法也不失为一种钓鮆鲦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包食饵可以说是湖北地区的独特钓饵,这可能是因为湖北地区水面多can鲦鱼而衍生的。特别春末至深秋这段时间,can鲦鱼成群结队像泛滥的蝗灾,令钓者无从下钩。有了包食,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所以包食钓法一直为湖北地区钓者所垂青。  相似文献   

17.
张炎冰 《钓鱼》2007,(6S):6-9
只会搓不会拉应付不了变化的鱼情,所以竞技钓鱼是搓饵为体,拉饵为用。推而广之,池塘、放养浜、多淤泥青苔的水域以鲫鱼为对象鱼,光用搓饵和调4钓2会输得很惨。可是大水面走水迎风,水深超过3米,拉饵到不了底,就只能玩餐鲦和鲢鳙,底层鱼是玩不起来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拉饵和搓饵是我最常用的两种用饵方法,这两种饵的使用,要根据季节、环境、对象鱼灵活机动掌握,现用这几年积攒下来的用饵经验,来谈谈如何运用这两种用饵之法. 一、用饵之道 一方面环境决定用饵.在春冬、深秋之际,以拉饵为好.一般来说,鲫鱼和白鲦是我的主要对象鱼.因为气温低,水温较低,在大多数鱼不开口的情况下,白鲦和鲫鱼是比较爱吃食的,钓这两种鱼,拉饵是我的首选.它雾化好,质量轻,便于鱼吞食,可用细线小钩,调3~4目钓1~4目.而在夏天、初秋,天气热,水温也高,各水库、堰塘中的小白鲦等闹钩也很多,用拉饵则不现实,如果大打鲫鱼、鲤鱼则要准备好一定硬度的搓饵.  相似文献   

19.
郅辽 《钓鱼》2007,(3X):12-13
关注结合部是因为这样一些原因:锅状水底,浅则少鱼,深又不达,竿长莫及,只能钓不深不浅;就一支浮标,鱼情复杂,信号不规范,调灵了不行,钓钝了也不行,只能钓不灵不钝;窝子里有鱼是肯定的,但不咬钩,远处有鱼不知道何时进窝,钓这种鱼就是窝里窝外,钓饵区边缘;雾化诱鱼,可是上有白鲦下有小鱼,钓鲢鳙就是半水,钓不上不下;鱼情难测,有吃腥的,有贪香的,哪一种饵都有偏颇,所以有腥香型鱼饵,合二为一也是结合。  相似文献   

20.
雨中擒板鲫     
王中兴 《垂钓》2001,(2):24-24
儿子爱钓鱼,可难得有时间过钓瘾。2000年12月13日,好不容易轮到他休息,便逼我带他去钓鱼。可天气预报说:13日冷空气南下,有雨,气温6~10℃。冬天低温又阴雨是钓不到鱼的,我决定不去,但经不住缠磨,只好陪他去过一下钓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