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荣任中国第一所国立现代化大学-北京大学首任校长的蔡元培先生,采"教授治校"之大学改革理念,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大学精神,改革传统北大,使其脱胎换骨为现代北大,进而引领中国其他大学步入现代大学轨道.这无论是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抑或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都可谓功莫大焉.因此,研究蔡元培北大改革理念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对于北大乃至其他中国著名大学通过系统改革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或学科将有着重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卓越的办学理念是一流大学办学成功的关键.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到今天,其背后是否有作为共同精神内核的办学理念,从探讨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的历史嬗变方面入手,在概括以西方大学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提出追求真理、不为眼前利益所驱动是世界一流大学共同的精神品质,是大学永恒的价值选择;学术自由、教授治学是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根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因素是大学的基本价值理念;服务社会,指导社会是大学的责任和存在的价值等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共性.  相似文献   

3.
论"好大学"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中,一流大学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好大学不等于一流大学.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就应该倡导好大学理念.有科学的大学定位,遵循大学规律的科学制度,高品位的大学人文环境,能凝聚优秀教师并培养优秀人才,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大学就是好大学.要建设好大学,一要对大学进行科学定位,二要有理想主义的大学精神,三要创建高品位的人文环境,四要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校之长的教育者有没有教育理念,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大学理念是大学办学特色的灵魂,规范、指引着学校的发展方向。这里选择北京大学前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探讨其大学理念的相通之处及形成缘由,以求进一步确认二者在中国近代大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吸取其大学理念之精华。  相似文献   

5.
写给大学校长的书——《大学之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是从一篇介绍《传统与现代》的短文中得知金耀基先生的大名的 ,只知道他是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由于认同他的思想 ,就将我出版的《李泽厚学术论著提要》一书寄上。没想到他将 2 0 0 1年新版的《大学之理念》回赠给我 ,拜读之下 ,获益匪浅。他认为 ,北京大学是中国现代型大学之开端 ,而北京大学之制度与精神 ,实是借镜西方大学的 ,所以中国的现代大学是“横向的移植”,而非“纵向的继承”(《牛津版序》)。西方现代大学之直接源头则是欧洲中古世纪的大学 ,大学是中古给后世最可称美的文化遗产。中古大学中以法国的巴黎大学、意大利的勃隆那…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国际化发展的深入,中国的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大学职能的深刻改革,其中大学理念的更新和大学文化建设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该文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国情,提出与国际一流大学相接轨的国际化大学理念与大学文化建设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经常与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相提并论,但是两者略有不同。曾经有学者指出,梅贻琦的大学理念“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三个来源是:中国古代儒家大学教育思想和西方古典教育哲学;欧美现代资产阶级民主与法治思想;以蔡元培先生为代表的兼容并包和学术自由思  相似文献   

8.
也谈现代大学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理念决定大学发展方向,是大学之魂。缺乏正确办学理念,就没有一流的人才培养和学术成果,也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大学理念是对大学的本质、功能、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和理性认识,工业社会大学理念主要特征是科学性、民主性、实用性和开放性,而信息社会的大学理念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全民化、终身化、个性化和国际化。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轨中,现代大学理念应注重“四性”的完善,并逐步向“五化”延伸。现代大学理念包括:  相似文献   

9.
浅论现代大学理念和现代大学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大学精神和大学制度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现代大学理念引导着现代大学的发展,而大学理念只有转变为现代大学制度,体现在制度中,它的引导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言,大学的制度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基础在大学,关键在政府。学术自由,兼容并蓄、教授治校这样的大学精神和大学制度,正是现代意义的大学最为重要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纵观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在北京大学的成功改革,可以发现,他将自由、民主视为大学的精神;将研究高深学问作为大学的生存之本;将培养全面发展且富有个性的个体当作大学的目标。这对21世纪中国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发展的灯塔,指引着一所大学前进的方向。本文基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视角,通过个案研究、文献分析,在详细阐释办学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对兰州大学与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的分析、对比,探究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理念的共性以及我国高等学校在办学上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在分析、对比中试图总结我国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重任下如何更好地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以达到中外兼容、构建一流办学理念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教育观念或哲学观念。大学理念的产生晚于大学的产生,但对于大学的发展方向、目标确定等却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我国大学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辉煌,但也存在着许多与现代大学理念不相适应的方面,我们应该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先进的大学理念,改进我国大学理念中的不足之处,塑造新时期的大学理念,使我国大学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美国人在改革美国大学时,创造性地融合了不同的大学模式和理念,将大学这一中世纪兴起的古老制度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国大学。我们在改革中国现有的大学、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应该以美国人的创新精神来思考我国大学应当具有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忧思大学     
在大学之道、大学理念、大学作为之类的图书充斥着书架的时代,作者认为,与其从西方的图书中引进迂远的“大学之道”,倒不如从中引进切近的“大学之忧”,文章对于大学教授的批判性、通识教育改革、大学的理念及发展路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问题的忧思,视角独特且入木三分,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5.
胡适早年留美期间就提出过"建设一流大学"的口号,为实现此理想,胡适回国后致力于教育事业,在北大任教多年并曾担任中国公学和北京大学校长。在教和在任期间,胡适以欧美一流大学为蓝本,对两所大学进行改造,反对政治势力对大学的干预,主张教授治学,重视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办学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刚柔相济的教学管理措施,在大学治理结构上,主张实行欧美大学的"三会制",同时作为校长的他心系国家命运,关心学生发展,体现了一个教育家所应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6.
赫钦斯是美国现代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他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大学理念。针对目前高校发展中出现的大学理念偏失的现象,我们有必要重温和适度回归赫钦斯大学理念。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17.
当年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倡“兼容并包,学术思想自由”,并努力邀请不同类型的大师在校园任教;梅贻琦先生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时严格遴选师资,实践其“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主张。两位前辈成就了中国两所顶尖大学,使无数人对之趋之若鹜,多少代人寄望子女上大学就上北大清华,这种期许今后还会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8.
正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需要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探索构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现代大学制度。我国要建设高水平大学,就必须根据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一、现代大学制度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保障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实践来看,具有遵循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现代大学制度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必然包含着对真理的追寻、对学术自由的坚守、对各类人才的尊重、对人才成长  相似文献   

19.
大学改革怎么改?改什么?如果我们把大学形象地比喻成一座巍峨壮观、富丽堂皇的大楼就一目了然了,大楼的地基是办学理念,第一层是自由之思想,第二层是自由之学术,第三层是科学之管理,第四层是灿若星云的学术大师,第五层是立志苦学的莘莘学子,第……,最顸层才是一流大学闪光的金字牌匾: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理念的改革理当是大学改革所要面对的根本的也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名学陈平原先生在评说蔡元培先生的治校理念时说:“百年中国,有独立的大学理念,而且能够真正付诸实施的,不敢说仅此一家,但蔡元培无疑是最出色的。这是因为,有其位不一定有其识,有其识不一定有其位;有其位有其识,不一定有其时——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才可能有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