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班队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如何让班队课更加行之有效地发挥作用,是值得班主任思考和实践的。本文介绍了笔者在班级开展一节合作参与式班队课的尝试与思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与分享,并将一些生硬的道理在参与的过程中,自觉内化为自身意识和品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德育教育更贴近孩子更有活力。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在心理上正处于发展变化阶段,其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认知结构的不完备,使其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这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苦闷、猜疑、孤独、易怒、抑郁等情绪.究其原因在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学习压力过大,家庭教育不当,学校教育存在着偏差……对此,应对学生加强青春期教育,树立终生学习观,创设良好育人氛围,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在心理上正处于发展变化阶段,其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认知结构的不完备,使其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这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苦闷、猜疑、孤独、易怒、抑郁等情绪。究其原因在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学习压力过大,家庭教育不当,学校教育存在着偏差……对此,应对学生加强青春期教育.树立终生学习观,创设良好育人氛围,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在心理上正处于发展变化阶段,其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认知结构的不完备,使他们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这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苦闷、猜疑、孤独、易怒、抑郁等情绪.究其原因在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学习压力过大,家庭教育不当,学校教育存在着偏差……,对此,应对学生加强青春期教育,树立终生学习观,创设良好育人氛围,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5.
达盛文 《教师》2014,(36):126-126
主题班队会活动是学校德育的有效载体,尤其在农村小学,主题班队会活动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舞台,是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健康心理素质、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阵地。班主任要结合农村小学的客观条件及学生、学校、农村实际的情况,组织开展一些实际、实用,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素质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班队会活动,使主题班队会活动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孩子们在快乐的活动中自主受教育,形成良好的品质,就要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确定好班队课的主题,采取多样的形式,突出孩子们的主体地位,行之有效地开展班队活动。  相似文献   

6.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现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家庭、学校、社会都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应结合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由于学生较多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学校教育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7.
提高差生的成绩,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因材施教的体现,更是新形势下家长对学校的迫切要求。由于各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教育不一样,求学观念、家庭教育程度千差万别,差生的成因也不一样,采取的教育方法、方式和过程也不同,但是爱心教育是根本。本文就差生形成的原因和对策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它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解决好的重要问题。1提高认识,学校与家庭共同参与每个人的品性如何,不是先天带来的,这种品性主要是在家  相似文献   

9.
家庭参与是涉及学校治理结构变革的重要问题,家庭逐渐成为学校变革的要素和酵母。家庭参与学校教育一直以来是西方学校管理的主要实践兴奋点,是西方社会结构与社会文化变迁的侧影。不同国家与地区在学校变革的进程中,主要通过在法律权益方面保障家庭参与权、构建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不同层级框架以及建立家庭参与的组织机构三个层面推进学校治理结构与学校制度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现状及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的过程.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状况令人堪忧,明显受到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和社会氛围的制约.而其培养途径在于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同时还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其培养方法则主要有说服法、锻炼法、自我教育法和心理辅导法.  相似文献   

11.
吕鹏 《小学生》2013,(10):111-111
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它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足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一、提高认识,学校与家庭共同参与每个人的品性如何,不是先天带来的,这种品性主要是在家庭和社会的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出来的,是在社会的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逐步形成的;家庭德育是指通过父母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  相似文献   

12.
美国家庭学校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学校近年来在美国迅速发展,已成为美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大亮点。家庭学校的兴起,既有学校本身的原因,也有学校之外的原因,总体来说主要出于以下三点:满足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公立学校自身的不足以及宗教因素。从家庭学校的实施现状来看,家庭学校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课程资源,灵活选择教学方式并利用远程学习媒体。美国家庭学校针对性的教学模式、相互联系的运行模式、优良的社会化环境以及较高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得到家庭及社会的认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应该是相互隔离的,应该建立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的伙伴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学德育除了要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和各科教学这个主渠道外,还要尽力挖掘班队课这一德育载体的独特表现力,形象感染力,以特殊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他们的意识、情感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使他们不同程度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启蒙,受到社会主义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 班队课是紧密联系现实,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阵地,也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德育水平的一种主要形式。坚持上好班队课,利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利于加强教育的时代性、开放性,利于发挥集体的自我教育,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利于加强教育的主动性、生动性。班队课在培养学生目标上是与学科教学一致的。但在教育内容、形式、方法、途径上却自有其特点,它没有受教材的局限性,内容可丰富多采,形式可灵活多样。 只要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的活动,都可作为班队课的内容。比如——思想教育方面:世界风云,国家大事,革命传统,信息交流,理想人生,活动短波,东西南北,当代少年等。 科学文化方面:方法指南,学海撷英,三味书屋,星星语,经验交流,格言警句,科技探物,智力竞赛等。 情趣陶冶方面:新书架,读书一得,音乐欣赏,游戏室,影评,小制作,书画赛,队报设计等。  相似文献   

14.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心理健康活动课。然而,由于心理活动课开展的时间较短,尚未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教师不知道学生已经学过什么或学习的程度如何,这极易导致不同年级间辅导主题的"撞车",所以经常听到学生说"这个我们已经上过了"。同时,主题的重复也导致了活动形式的单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社会各界对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关注日益升温。家庭和学校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中的两个重要场所,缺一不可。家校联手、共同合作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该如何提高家校合作层次,提高家庭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家校活动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实践中值得探讨的课题。我校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家校合作方面的困惑,为寻求家校合作的突破口,我校以家校心育课题为依托,通过拓展学校教育活动空间,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探索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整合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致力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开放学校”是在当今教育价值取向单一化、功利化,家庭和社区教育功能衰退,学校教育内容日益膨胀等问题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校、家长与社区间的密切协作,以形成共同参与学生教育的氛围。1996年7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能力,日  相似文献   

17.
南康市横寨乡是省级贫困乡,学校原来基础十分薄弱,生源素质较差。在和谐平安校园的创建中,学校从细微处入手,坚持把养成教育放在创建工作的首位,以“六好一平安”为目标,以行为规范为重点,以文明班队评比为突破口,以班队活动为主阵地,扎实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1.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一方面,要求教师利用品德课、晨会课、班队会渗透养成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应随时把握教育的时机,使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2.以“文明班队”的评比活动为突破口。学校在创建工作中一直坚持开展“创文明校园、争文明班队、做文明学生”…  相似文献   

18.
班队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所谓抓住班队课的最佳时机就是充分利用好一定时间内的有利条件,通过班队课的组织形式对学生施以教育,收取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十年来,我在开展班队课时,主要抓住以下十个时机。 一、重大节日来临的时机。当重大节日来临时,就要捕捉这一教育时机,首先让学生参与,在活动中激发情感,在活动中愉悦性情,磨炼品格。如:教师节,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师生乐”中队主题队会。师生一起庆祝、一起联欢、一起欢笑。为了向老师献礼,同学们使出浑身解数,向老师“露一手”将自己制作的精美礼品送给老师,一幅书画作品、一张贺卡、一件特别的教具、一张剪纸、一篇优秀作文、一份手抄报……活动中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二、大型集体活动的时机。通过大型集体活动,能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锻炼学生社  相似文献   

19.
家庭参与学校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学校制度变革与学生学业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针.由于城乡社会背景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因素,使家庭在参与子女学校教育上呈现明显差异.让那些处境不利家庭有效地参与学校教育中,保障弱势群体家庭的教育权益,最大程度地促进子女教育机会、过程与结果的平等.将家庭教育公平问题纳入中国教育公平政策视阈,使其成为需要关注的课题,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20.
每所学校都邀请一位特教专家和一位医学专家共同坐阵,通过观课、听汇报、互动研讨等方式,帮助每一所随班就读学校针对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研讨适合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发展的方法,让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都能有效发展。随班就读作为全纳教育在中国的一种实践模式,正逐步成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然而,当普通学校敞开大门接纳特殊学生时,一些困惑也接踵而至。普通学校不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