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范莹滢 《青年记者》2017,(24):86-87
法治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是有别于以推销获利为目的商业广告的广告模式,它是由社会公共组织发布的为社会服务的广告,旨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在国内,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1986年,贵阳电视台摄制播出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是第一条电视公益广告.1987年,中央电视台广告部开设了第一档电视公益广告栏目《广而告之》,之后公益广告便在中国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
周琴 《青年记者》2009,(18):89-90
追根溯源,公益广告最早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而我国公益广告的起步相对较晚,时隔半个世纪以后,贵阳电视台于1986年播出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是中国第一条专业化创作的电视公益广告,标志着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的诞生。而1987年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栏目的开播,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公益广告栏目,成为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由于中央电视台巨大的影响力,各地电视台也纷纷效仿开办电视公益广告专栏,比如北京电视台的《广角镜》、重庆电视台的《公益广告》等等,在各级媒体的努力下,“公益广告”的概念从此逐渐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3.
杨正良 《声屏世界》2012,(2):123-124
中国电视公益广告作为公益广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1978年,中央电视台开始以文字或画面的形式播出类似今天公益广告的节目。1987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开播了《广而告之》栏目,每天一至二次,每  相似文献   

4.
公益广告所表现的是有利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是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的非赢利性广告。我国的电视公益广告诞生于1987年10月26日,贵阳电视台率先以字幕的形式推出“请君注意节约用水”。之后,中央电视台以《广而告之》栏目的形式推出系列公益广告。  相似文献   

5.
孙明晖 《声屏世界》2013,(6):166-169
公益广告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亦称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是为公众服务的非盈利性广告。中国通过电视媒体播出公益广告,最早出现的是1986年贵阳电视台摄制的《节约用水》。之后,1987年10月26日,央视开播《广而告之》栏目,公益广告开始逐渐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为了倡导公益广告,2011年12月22日,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以"汇聚力量,传播文明"为主题的公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发展与商业广告相比,不仅起步较晚,而且其发展较为缓慢。直到贵阳电视台在1986年首次播出了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公益广告;1987年10月中央电视台独树一帜,首次在黄金时段专门播放公益广告,《广而告之》栏目迅速被人们熟悉,这种被称为"公益广告"的新兴广告类型才开始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迄今  相似文献   

7.
公益广告的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广告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亦称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是为公众服务的非盈利性广告。我国通过电视媒体播出公益广告,最早出现的是1986年贵阳电视台摄制的《节约用水》。之后,1986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开播《广而告之》栏目,揭开了我国公益广告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公益广告是指经媒体发布的、为公众服务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广告,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亦称为PublicServiceAdvertising。与商业广告相比,公益广告有独特的诉求方式、创作规律和社会功能。公益广告要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体现广告的艺术之美;同时,不能忽视公益广告最重要的目的,即弘扬社会好风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展示人性的光辉、体现广告的人文美。1987年10月,中央电视台的《广而告之》开播,这是中国第一个电视公益广告栏目。至今,中国的公益广告已走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并已影响和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公益广告的影响,有时是以家元素为切入点传递信息、引起关注的。  相似文献   

9.
追根溯源,公益广告最早起源于上世纪加年代初的美国.而我国公益广告的起步相对较晚,时隔半个世纪以后,贵阳电视台于1986年播出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是中国第一条专业化创作的电视公益广告,标志着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的诞生.而1987年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栏目的开播,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公益广告栏目,成为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由于中央电视台巨大的影响力,各地电视台也纷纷效仿开办电视公益广告专栏,比如北京电视台的<广角镜>、重庆电视台的<公益广告>等等,在各级媒体的努力下,"公益广告"的概念从此逐渐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0.
公益广告所表现的是有利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是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的非赢利性广告.我国的电视公益广告诞生于1987年10月26日,贵阳电视台率先以字幕的形式推出"请君注意节约用水".之后,中央电视台以<广而告之>栏目的形式推出系列公益广告.  相似文献   

11.
王玲 《青年记者》2006,(10):68-69
公益广告亦称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是为公众服务的非盈利性广告。公益广告最先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1941年,名广告人J.W.Young曾预见性地指出,它将被广泛地用于加深国际问的理解、防止摩擦的公开宣传中,用于根绝无知恶习,用于为国家利益的工作中。在中国,公益广告的历史不长,1986年贵阳电视台播出我国历史上第一则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1987年10月26日央视《广而告之》诞生。此后,我国公益广告事业逐步走上正轨,发展到现今已颇为繁荣且成效显。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益广告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益广告最先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发展到现今已颇为繁荣且成效显著。1941年,著名广告人J.W.Young曾预见性地指出,它被广泛的“用于加深国际间的理解、防止摩擦的公开宣传中,用于根绝无知恶习中和为国家利益的工作中”。 在中国,公益广告的历史不长,1986年贵阳电视台播出我国历史上第一则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1987年10月26日央视《广而告之》诞生。此后,我国公益广告事业伴  相似文献   

13.
《广而告之》自从1987年央视在第一套节目中播出之后,至今已经有整整25年的历史了。《广而告之》可以说是公益广告的开篇之作。但此后的20余年里,由于商品经济的到来,公益广告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经费投入不够日渐式微,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近几年来,由于  相似文献   

14.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时刻》与《焦点访谈》节目,分别于1993年5月1日和1994年4月1日开播,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事件。它们开辟了电视评论节目的一个崭新时代,也给各地的许多电视台做了一个漂亮的示范动作。此后,各地都办起了类似的节目,而且都纷纷将它列为电视台的标志性栏目。有人还提出“东方时空”节目应该有一个信用卡的概念,意思是从这里出去的节目没有次品。显示了大家对此类栏目共同的期望。现在讲电视要出精品,似乎主要是指电视剧,“五个一工程”的评选,就是一个甄别确定精品的过程。如果说新闻节目也要出精…  相似文献   

15.
许多电视观众都看过中央电视台每晚7:40左右,在《新闻联播》节目之后的黄金时间里:推出的《广而告之》节目,北京的观众也多看过北京电视台的《广角镜》节目。这两个节目的内容,说起来都算是“社会公德广告”,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然而,这类节目却不是中国“特产”。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广而告之》”节目,只不过不叫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16.
繁荣公益广告事业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观地讲,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步代并不慢自1986年贵州电视台制作播出第一个公益广告《节约用水》,到次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开播“广而告之”栏目,在短短的十数年间,公益广告发展势头良好,涌现出了一批好的和比较好的作品,得到了公众的认可然而,透过繁荣我们也有一种忧虑,那就是公益广告这一广告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商业广告耀眼光环下显现出某种程度上的反差。我们知  相似文献   

17.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栏目播放的一条“别挤了”广告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公益广告的发展经过了萌芽诞生、逐步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如今又朝着创新突破领域迈进.对比其他广告而言,公益广告有着自身独特的社会性和传播性.  相似文献   

18.
公益广告十五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所谓公益广告,是指经媒介发布的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广告。它旨在通过传播公益观念,促使人们公益行为的形成,甚至进而促使某些公益事业的发展。非商业性、公益性和非人际直接传播性是公益广告的三个主要特性,正是这三个特性使它有别于商业广告、其他意识形态广告和具有公益性质的口头宣传。所谓公益广告十五年是指公益广告事业史而非公益广告史十五年,换句话说,以《广而告之》问世为开端的中国公益广告事业史的基本事实是本文评述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9.
杨媚 《记者摇篮》2005,(9):41-43
一、中国“三农”电视节目现状 1.与9亿数量的农村人口相比.各类“三农”节目的数量太少。据笔者查阅的1994—2001年《新闻年鉴》和《中国广播电视年鉴》数据显示,在全国众多电视频道中,除了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中三分之一的时间以及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中部分时间播出与“三农”有关的节目外,还有大约占总数三分之一的省级电视台没有开办“三农”栏目。  相似文献   

20.
“观众朋友,很高兴又同各位见面。我们今晚将继续披露一些丑恶腐败现象……”这是福建电视台每周五晚上黄金时间播出的《新闻半小时》节目,一年来它攫住了百万电视观众的心。 1988年底,由全省电视观众投票评选,《新闻半小时》获得“收视率最高”、“社会效果最佳”、“质量最好”、“优秀栏目”等4项评比的第一名,并荣获1988年度十佳专栏专题称号。《新闻半小时》如此受欢迎,首先是因为形式新颖。中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向来是由播音员主播,而《新闻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