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美国20世纪初杰出诗人T·S·艾略特的早期重要作品,被公认为英美现代派的第一部诗歌杰作。诗歌表面是在讲述一个性格懦弱的单身汉普鲁弗洛克始终没有勇气向心上人求爱的故事,实则通过对人物普鲁弗洛克的形象描写来反映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揭示现代西方人精神空虚、迷茫、焦虑、异化的主题。诗人以一曲求爱情歌为读者谱写了现代文明的悲歌。  相似文献   

2.
邓慧敏 《考试周刊》2012,(43):16-18
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学,在主题、表现手法、叙述角度等方面与传统文学风格迥异。本文从现代主义诗歌入手,通过讨论《我究竟怎样爱你》和《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比较传统情诗和现代情歌的不同。文章从诗歌主题、艺术技巧、时空观念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尤利西斯这一经典人物,在西方文学史上不断被重写。T.S.艾略特也偏爱这一主题。文章分析了艾略特所创作的一系列尤利西斯主题诗歌,指出艾略特作品中的尤利西斯形象深受但丁在《神曲》中所塑造的尤利西斯形象的影响,艾略特追随但丁的脚步,也选择了尤利西斯作为自己时代的代言人。艾略特创作了一组现代尤利西斯群像:普鲁弗洛克,小老头,弗莱巴斯,斯威尼,从而赋予了尤利西斯丰富的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4.
《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同艾略特的其他作品一样晦涩难懂,要理解诗歌主人公普鲁弗洛克的性格特点难度较大.除了仔细推敲诗歌主体,还可以从诗歌的题辞和艾略特等人的艺术作品创作与批评理论两个方面寻求线索.此诗开头的题辞有提示普鲁弗洛克性格特点的作用,从吉多身上可以反射出普鲁弗洛克的性格.从作者等人的艺术作品创作与批评理论出发还可以进一步得出普鲁弗洛克的性格特点与作者的性格特点截然相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T.S.爱略特早期创作的最重要的诗篇,也是现代主义经典之作.该诗突破传统诗歌表现手法的局限,运用现代口语和自由节奏韵律,成功描写了普鲁弗洛克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时间"和"意识"是构成<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基础构架和主要内容,并从"时间"和"意识"两个方面对文本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艾略特的诗歌被奉为现代派诗歌的先驱,早期诗歌以他的成名作《普鲁弗洛克情歌》为代表,展现了艾略特对诗歌创作的敏锐把握和天赋。艾略特在这首诗中向读者传达了"非个性化"理论的观念,为英美新批评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情歌还是挽歌──漫谈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郑启梅,周泓《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现代派诗人艾略特(1888—1965)的早期优秀作品。该诗于1915年发表在芝加哥的《诗出》杂志上,后来收人《普鲁弗洛克及其观察》(1917)诗集中。这是一首象征派的诗...  相似文献   

8.
李慧 《文教资料》2013,(5):12-14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由于早期受到玄学派影响较深,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奇思妙喻使诗歌言之有物而不失幽默感,同时也达到了他所提倡的非个人化的效果,并且增加了诗歌的新颖性,从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一诗中艾略特运用的奇思妙喻及其达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艾略特的早期作品《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出现了很多意象,这些意象在诗歌中突破常规,给人以非常新奇的印象。很多意象都与城市相关,展现了失去目标的城市人的一种生活状态,诠释了现代人精神空虚,生命耗费在“咖啡勺子”中而寻求不到任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艾略特的早期诗篇《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一首运用反讽的杰作。通过新批评的细读法,该文分析了反讽在该诗中的具体运用,并指出了普鲁弗洛克身上和西方现代社会里面的反讽特征,即反英雄、反崇高、反爱情和反复活。  相似文献   

11.
艾略特在《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成功刻画了一位中年男子在现代社会中毫无意义的生活。在生命哲学家柏格森的影响下,艾略特在该作品中以绵延观中的物理和心理时间为线索,同时展开,刻画出一个被时间利用的现代人形象。主要从柏格森的绵延与时间、绵延与自我的关系方面对T.S.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进行解读,分析绵延自我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体现,阐释艾略特的早期诗歌中的时间观。  相似文献   

12.
孙靖  林蕾 《台州学院学报》2013,(5):46-49,54
艾略特的《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有两个主题:爱情和时间。其时间主题一方面表现为现实时间的抽象化和普遍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心理时间的共时性;时间主题的特点消解了爱情主题的单纯性,并使之泛化从而成为对现代社会人生意义的拷问,这首诗便超越了传统诗歌的模式,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13.
艾略特的早期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时间”不仅是表达主题的手段和技巧,而且以主题内容的形式出现于叙事过程之中,以揭示主题思想。艾略特借助普鲁弗洛克的内心独白,将有限的现实时间下人物的心理过程投射于他的意识反映上,形成了广阔的叙事时空,并通过对“时间主题”叙事功能的揭示与运用,呈现以普鲁弗洛克为代表的现代人的内心状态和生存环境,反映西方人日趋严重的异化感。  相似文献   

14.
美人鱼意象是《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最为重要的意象,凸显了整首诗歌的意象群的内在联系。它对诗中主人公普鲁弗洛克丰富复杂、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的揭示,对诗歌主题意义的诠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首诗歌的灵魂。艾略特通过人鱼意象来展示现代西方社会人们空虚迷惘的生存状态,并凸显了其早期诗歌中的荒原主题。  相似文献   

15.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被称为是"一支没有爱的情歌",它是20世纪美国文学批评家T.S.Eliot的经典作品。在这部作品中,Eliot采用内心独白的形式描述普鲁弗洛克的意识流思想过程,映射了陷入情感危机与精神空虚的现代西方人群,以及正处于半生半死、麻醉及异化状态下的现代西方社会,是对现实中虚伪、病态、荒谬、分裂的社会与人格的严厉批判。本文以英美现代派文学审丑性研究为背景,从对荒诞世界的审丑、分裂人格形象的审丑、陌生化叙事写作手段的审丑三个层面,探讨该作中的审丑意识与审丑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6.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揭示了西方现代人格分裂的深刻主题,并在艺术形式上表现出鲜明的独创性。艾略特在诗中以悖论为框架,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刻分析,佐以象征、内心独白和典故等手法,其诗艺的标新立异影响了他以后的诗歌创作,奠定了艾略特现代主义诗坛领袖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这首诗中,诗人T.S.艾略特通过运用意象、象征、比喻、典故等手法,并大量运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将主人公(普鲁弗洛克)复杂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中描述的是一位胆怯的中年男子想向一位女子求婚,但一直犹豫不决,不敢向对方表达他的爱情。本文试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病态的社会使得普鲁弗洛克陷入想爱却不敢去爱的境地;另一方面是普鲁弗洛克的胆怯和优柔寡断的性格使得他敢想而不敢做。他的恐惧,犹豫和一再拖延的行动使得他的爱情梦幻最终成为泡影。  相似文献   

18.
杨素芳 《海外英语》2012,(14):192-195
该文试图采用新批评理论对艾略特的名诗《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反讽,这一重要的艺术手法的运用进行解读。通过在诗中大量运用反讽,诗人更好的表现了诗歌的主题,揭示了主人公的性格。对此手法的解读可帮助读者更好更清楚地理解整首诗,并欣赏其中的语言艺术特色和现代诗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第一部重要的作品,作者以主人公普鲁弗洛克对待"重大问题"——爱情表白的态度变化作为贯穿整首诗的主线,用内心独白表现主人公普鲁弗洛克渴望爱情又害怕爱情,在无数次的挣扎中陷入梦境,经历了入梦、梦酣、梦呓多个阶段后被惊醒,梦幻破灭。  相似文献   

20.
诗人通过诗中的主人公普鲁弗洛克的无望的虚幻的求爱过程,描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病态世象,从而唱响了精神瘫痪,文明衰退,到处充满意志消沉,无所事事的“活死人”的黄昏世界的哀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