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州 《声屏世界》2004,(4):37-37
近几年来,广播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少儿节目而言,“变播为说”的主持人节目极大地拉近了节目与少儿之间的距离,贴近性明显增强,但仍然难逃“我主持你听”的窠臼。而今天儿童的特点是渴求知识,善于想象,勇于创造,“我主持你听”不能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如何在满足儿童渴求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挖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每个少儿节目广播人应当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少儿电视节目主持同成人节目主持是不同的,因为少儿节目的对象是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其言行对节目的小观众今后的言行和价值观等影响很大。对于小观众来说,主持人传递的信息以及其主持节目中的行为很容易被他们所模仿。因此,少儿节目的主持人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在满足儿童娱乐需求的同时,为儿童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荧屏节目。本文就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以及其在主持节目中的定位进行分析,以规范少儿节目主持人应有的教育责任和健康理念。  相似文献   

3.
尽管网络平台日趋发达,新媒体发展迅速,但是电视仍是我国近4亿儿童最常接触、最易接收其信息的媒介形态。因此少儿电视节目担当着满足少儿增长知识、了解社会需求的责任和义务。从大环境来看,我国少儿节目起步晚、发展迟缓,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那么地方台自办少儿节目又是怎样的境况呢?本文以石狮电视台自办少儿节目《种太阳》为例来浅谈现在县级台少儿节目的发展现况。  相似文献   

4.
欧心愉 《东南传播》2015,(12):149-152
近年来,从中央台到地方台纷纷开办起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即以"少儿"(6岁~12岁)为主要受众的电视新闻。作为专门针对少儿群体的电视新闻节目,理应充分满足受众对象对获取新闻、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的需求,帮助青少年从儿童期更好地过渡到成人期。但现状却存在着节目内容狭窄、节目成人化现象严重、缺少少儿言论、农村儿童及边远地区儿童的被关注度较少等问题,作为为少儿受众而生的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如何更好地坚持"儿童本位"理念,更好地满足当下少年儿童的认知发展需求?本文试图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电视少儿节目主要的观众群体是儿童,其节目不仅可以丰富儿童的生活,促进儿童的心智的开发,也对其生活方式、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少儿节目的发展。目前的少儿节目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及时改进,并对节目形式加以创新,更吸引小朋友。本文首先分析了电视少儿节目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对少儿节目发展的创新途径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童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本性,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不可再生、不可以进行复制的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人类最宝贵的一段时间。由于少儿节目是儿童时期最主要的关注节目,所以,少儿节目在进行节目设计时,要以儿童为本,尊重儿童的发展特性和童真的本质,避免出现成人化的思想和眼光,满足儿童的不同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儿童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与成人大不相同,他们很少通过报纸、杂志、网络了解新闻.电视新闻独特的声画合一与直观性成了儿童获取新闻信息的最佳渠道. 所谓少儿电视新闻就是以少儿为收视对象,借助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运用少儿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为他们及时传递社会信息的节目形态.少儿电视新闻承担着为少年儿童传递信息、进行社会教育及宣泄情绪的责任,是少儿电视最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然而目前少儿电视新闻却存在着节目量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成人化"倾向严重、节目内容单调、播报形式单一、少儿言论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在儿童的人数是3.6亿,儿童已经成为我国最大和最固定的收视群体。少儿节目越来越在儿童心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少儿电视节目能为儿童的生活增添欢乐,也能让儿童对外界事物更多了解,另外电视节目也可以为儿童们树立价值观念和金钱观念。儿童节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然而当前电视节目众多,质量不高且没有得到强力监管,因此把握住少儿节目品质势在必行。将地方电视台少儿节目的特点和发展进行研究,对于少儿节目的发展能够起到一些作用,使少儿节目更具蓬勃生机。1  相似文献   

9.
少儿节目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面向群体为广大亲子家庭,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艺术造诣将会直接关系到节目质量,进而影响收视率。由于儿童尚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因此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其对主持人所传达的信息的信任度极高,甚至还会有意模仿。根据少儿的此项心理特征,少儿节目主持人有必要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融合相应的教育性元素,以此来让少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收获快乐。  相似文献   

10.
儿童社会学结构功能理论代表人物T·帕森斯认为:当儿童的社会行为同社会体系连为一体的时候,两者才能协调一致。好奇心和模仿力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巨大财富,同时他们还具有充分的可塑性,因此,对儿童施予善与恶的不同引导,将对他们人格与人性的养成产生极大的影响。少年儿童承载着家庭与民族的希望,作为电视少儿节目的制作者、参与者,主持人应该看到肩上责任的重大,更应该有所思,有所悟,思的是如何才能使少儿节目的功能最大化,真正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悟的是如何才能贴近儿童,了解儿童,做出真正为儿童而做并让他们喜欢的少儿节目。  相似文献   

11.
以怎样的视角反映少儿生活——浅谈少儿节目的编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儿节目的服务对象是天真活泼的小朋友,他们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性决定了少儿节目的编导工作必须从儿童的心态出发,以儿童的角度来反映儿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黄玲 《新闻传播》2010,(9):33-33
电视节目是电视台节目部门各工种合作的产物,在大多数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是最后一个环节。而作为儿童节目主持人,面对着儿童这一特殊的收视群体,如何成为他们心中的优秀节目主持人?如何能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有效传播?这些都是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一领域的永恒话题。本文主要从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塑造方面来对以上问题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电视是当今儿童求知和娱乐最喜爱的媒体之一。少儿节目的优劣品质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留心观察一下,当今少儿电视节目,可谓五花八门良莠不齐,虽说时不时有些许精品奉献观众,但也有不少少儿节目缺少内涵。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少儿节目的品位满足孩子们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怎样才能体现少儿群体的个性特质,笔者认为强化以儿童为主体的人本思想将是办好电视少儿节目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林林总总的少儿节目令人目不暇接。纵观各种各样的少儿节目,有的办成了“成人节目的少儿版”,重教育、轻娱乐,缺少“童趣、童味”,另一种倾向是“纯娱乐”,缺乏儿童想看的新鲜事物、新鲜知识。  相似文献   

15.
吴萍 《传媒》2019,(16):34-37
近几年随着新一轮婴儿潮的到来及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0-14岁儿童人口也将迅速增加。陪伴他们成长的有父母、家人、老师和小伙伴,还有电视。他们从电视认识到更广阔的世界,特别是每年的寒暑假,随着4-14岁少儿观众群开机率的激增,少儿节目成为各大电视台、频道拼抢收视、提升影响力的必争节目类型。但城市电视台目前大多以播出动画片为主的少儿节目已难以满足受众的收视热情。  相似文献   

16.
吴滔 《记者摇篮》2009,(7):81-81
电视是我国近4亿少年儿童最常接触、最易于接收信息的媒介形态,制作优质的少儿节目,满足他们获取新闻、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的渴望是电视媒介的责任和义务。从1958年我国第一个仅有十几分钟的少儿节目《两只笨狗熊》,到今天全国各地少儿频道的异军突起、飞速发展,少儿节目已从不被重视的“小儿科”,一跃成为电视业内的热门领域,呈现出雨后春笋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7.
我国每天收看电视2小时左右的儿童近三亿人。但我国的国情和化背景决定了电视不仅要满足儿童的需求,还应肩负塑造和发展儿童健康人格和志趣的责任。为此在国家广电总局要求下陆续开办的各级少儿频道均提出以“尊重”和“引导”为核心的节目宗旨。实现“尊重”和“引导”的目标,电视节目内容的选择固然重要,但信息传播的形式也不可忽略,由于少儿更注重感官的刺激,“他们是按照形状、颜色、声音和形象来思维的”,因此,作为载体的节目形式直接关系到少儿在收看节目时的取舍。电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视听兼备,声画并茂,欲使少儿电视节目负载的信息在电视信道中达到最佳传播效果,电视节目在声画传播中应遵循并采取相应的电视语言手段及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从话语实践的角度审视,节目主持艺术及其功能价值不仅仅是简单地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更是一种社会实践,具有构建、维系和改变社会关系的功能。尤其在少儿节目中,主持人需要以儿童为中心,以引导和塑造儿童正确的认知和价值观为主要责任。关注儿童的兴趣、需求和心理,精心设计和呈现节目内容,用亲切、生动、幽默的语言引导儿童了解世界、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和情感。本文将节目主持艺术及话语实践设置在少儿节目这一特定的节目情境中,试图从话语空间、角色空间、意义空间三个话语实践层面审视现阶段少儿节目主持艺术及其功能价值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电视少儿节目创作需遵循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平 《声屏世界》2009,(10):40-40
坚持以儿童为本的原则。少儿节目坚持“以儿童为本”,就是把每一个儿童当做电视节目到达的目标对象,确立和尊重儿童在电视节目的参与和收看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一切工作都应该为满足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鲜明的个性,尤其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娄嘉伦 《今传媒》2014,(6):65-66
目前,许多少儿节目编导在策划少儿电视节目时并没有真正的把握儿童对少儿节目的需要,导致节目的内容片面地从成人的角度对节目进行设计。而少儿节目的主持人主持节目的形式以及言语过分夸张导致节目和儿童实际偏离太大。作为少儿电视节目的编导在设计节目时应该以儿童为本,从儿童的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制作出儿童喜欢的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