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科协论坛》2005,20(2):F002-F002
赖远明,男,汉族。1983年毕业于南方冶金学院机械系。1983年至1986年在兰州铁道学院学习,获硕士学位。1986年至2000年在兰州铁道学院任教,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6年至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职博士生,并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4年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奖。  相似文献   

2.
1 项目首席科学家和执行负责人首席科学家程国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兰州分院院长,中国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196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工专业,1984—1986年任美国陆军寒区与工程实验室特聘名誉研究员。长期从事寒区旱区环境、工程与生态经济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青藏高原铁路、公路和矿山冻土问题研究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厚层地下冰形成的重复分凝机制和冻土三维地带性规律;系统地解决了路基冻害原理、工程措施、养护方法等理论和技术问题,所著《冻土路基工程》…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整体部署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于 1 999年 9月 1 4日正式成立 ,它是在兰州地区院属三个研究所 ,即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沙漠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是我国专门从事干旱、沙漠、高寒、极地环境与自然资源及工程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 ,我院西北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的核心部分。该所成立后 ,取消原三所的法人资格 ,原所名作为学术机构名称予以保留。主要学科方向 冰川冻土与寒区工程学 ,主要从事冰川和冰芯与全球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专家简介:陈建兵,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交通运输部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寒区环境与工程研发中心主任、高寒高海拔地区道路工程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78年12月生,安徽怀宁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岩土工程专业博士。至今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研究项目20余项,获省部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组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必然性 ,介绍了研究所的学术定位、主要学科方向、运行机制和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组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必然性,介绍了研究所的学术定位,主要学科方向,运行机制和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姚檀栋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18(2):144-147,163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寒旱所)是1999年6月由原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沙漠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整合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近4年来,寒旱所按照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部署,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国家开发西部的良好机遇,按照新时期办院方针的要求,立足学科的长期积累,实施新的发展战略,狠抓能力建设、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已有优势,正向着建成西部大开发的科学技术与人才库、亚洲寒区旱区科研基地和国际寒区旱区研究交流中心的目标迈进。寒旱所在创新队伍建设中按照用…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11,(12):5-5
王思敬,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专家,1934出生,上海人。1965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3):204-205,238
1 首席科学家王 涛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风沙物理与沙漠环境实验室主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国际沙漠化防治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 ,国际干旱区开发委员会 (IDDC)委员 ,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副主任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副理事长。 1988年获原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5 0多篇 ,参加 4部专著的撰写 ,主要涉及沙漠的形成演变与沙漠环境、沙漠化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沙漠化及其灾害的动…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科技》2008,(8):3-3
近期,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了解到,我国科学家近日在山东滨州地区实现了在强雷暴中人工触发闪电。这是我国科学家在强雷暴中首次人工触发闪电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18日,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了解到,我国科学家近日在山东滨州地区实现了在强雷暴中人工触发闪电。这是我国科学家在强雷暴中首次人工触发闪电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在国家层面和重点区域水资源问题的综合性战略研究、交叉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的作用,根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规划的部署,组建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简称“中心”)。中心于2006年12月3日,举行了揭牌仪式。中心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非法人研究单元,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3,(3):270-274
王劲峰 男 28岁 1985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1988年、1991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地理研究所获硕士、博土学位,现为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地学模型在区域系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他通过理论推导,利用小参数法,在与地表情况一般规律相同的边界条件下求解,得到了“土冻结动态温度场计算新公式”,使误差从15%下降到7%左右,改变了寒区温度场计算使用经验公式的状况;在区域发生分类及模型研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李忠勤研究员等通过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40多年的长期观测发现,1号冰川面积在1962—2006年的40多年间面积减少了0.27 km~2,并呈加速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徐建中,工程热物理学家,1940年3月3日生于江西吉安市。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工程热物理专业,1967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并担任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席,多所著名  相似文献   

16.
<正>李文华,1932年生,山东广饶人,生态学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1953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1961年在苏联科学院森林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生态学会顾问,农业部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  相似文献   

17.
4月2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群“地表过程集成系统研究”启动会在兰州召开。各项目负责人就项目群的总体设计与项目论证、项目群的实施与组织管理、项目组成员的职责等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顶层设计专家组进行了报告。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丁永建研究员主持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8.
正专家简介:路立,1955年生,中性原子成像仪国际合作研制团队项目负责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太阳物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于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空间天气实验室完成空间物理博士后研究。曾担任"双  相似文献   

19.
我于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52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博土学位.1955年响应祖国号召,和爱人及刚满周岁的儿子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到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现为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从事结构理论和结构抗震研究工作.率先开展了工程结构可靠理论的研究,首先提倡和实践了地震、地质与工程学科的有机结合,先后撰写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20.
《西藏科技》2005,(6):57-58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即将贯通,如何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一直是科技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专家通过对青藏高原昆仑山至唐古拉山区域冻土环境要素在人类工程活动与气候变化双重作用下对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冻土退化是导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