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质点运动学     
思考题 1.1)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把运动中的汽车简化为质点处理?汽车转弯时可以作为质点处理吗?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将它简化为质点吗?我们把在斜面上滑下的木块作质点看待是根据什么? 1.2)坐标和位移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它们的数值相等?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s=1/2gt2中的s是表示坐标还是位移?在u=(?)中的s是位移还是坐标?位移与路程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二者的数值相等?在什么情况不相等?  相似文献   

2.
在极坐标下质点运动轨道问题,一般求法是利用质点运动方程得出轨道方程r=r(θ)。本文提出质点运动轨道方程可归结为微分方程的积分问题,使问题得以简化。  相似文献   

3.
1 问题的提出 高中物理中的动能定理一般只适用于单个质点,对动能定理适用于对多个质点的系统没有介绍,但在复习动能定理时,试题中常常出现多个质点连接在一起的情况,如果对每个质点都去用动能定理,这样问题很复杂,如果在复习动能定理的基础上介绍质点组动能定理,既符合考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考生身心发展特点,考生很容易接受,所以有必要在此先介绍质点组动能定理.把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推广到系统,得出质点组动能定理的内容,然后用质点组动能定理来解这类题就很方便.  相似文献   

4.
动能定理是从功和能的定义出发,由牛顿第二定律导出的.质点动能定理的一般表述为: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质点动能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为:∑F·S=12mv22-12mv12或∑W=12mv22-12mv12.对于质点,不管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均可用质点动能定理求解有关问题.但须注意区别质点和质点系的不同.■1.恒力做功条件下质点的动能定理其数学表达式的导出过程一般是这样的: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1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在恒定的合外力∑F作用下,经过位移s后,速度变为v2.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W=∑F·S,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速度由…  相似文献   

5.
质点做简谐运动的路程的计算问题,是考试考查的热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易错点。如何正确计算质点做简谐运动的路程?笔者对此做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一、成因法由波的形成原理可知:离波源较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较远的质点振动,离波源较远的质点跟着离波源较近的质点振动.根据这一原理,在被判定点P的附近(靠近波源的一侧)找一点P',使它们在同一个λ4内,若P'在P的上方熏则P跟着P'向上运动或P'带着P向上运动熏如图1所示.若P'在P的下方熏则P跟着P'向下运动.二、微平移法由于横波上的各质点都是前面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且都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并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因此,将某时刻的波形图(实线)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一小段距离(Δx<λ4),就得到了经过一小段时间后的波形图(…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Waterbomb铺嵌模型的结构分析,提出双弯曲质点弹簧系统并对其进行模拟。根据与棱相邻的三角形面片是否对称,将Waterbomb铺嵌模型的非边界棱(边)归为两类,建立两类弯曲弹簧,设置不同的弯曲弹性系数,该质点弹簧系统被称为双弯曲质点弹簧系统。然后运用隐式欧拉法和块坐标下降法求解最小化问题,得到下一时刻物体运动变形的速度和位置,实现对Waterbomb铺嵌模型快速、稳定和准确的模拟。实验证明,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该算法速度快于牛顿法。相比单弯曲(基本)系统,双弯曲质点弹簧系统提升了模拟稳定性、真实性,并减小了误差。  相似文献   

8.
质点是高中物理教学的开场内容,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为一则是,质点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二则是,有关质点的一些习题中一些语句的描述模糊不清,很不规范,为此笔者设计了关于质点教学的五步法教学设计:熟悉教材;明确把具体的物体看成质点是一处自理问题的物理方法;探讨物体能看成质点的条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让学生实验尝到甜头。  相似文献   

9.
质点组相对质心的运动王晓云由多个质点组成的力学体系,其中每一个质点的运动都可能与其它质点的状态有关,这种力学体系叫质点组。质点组力学的基础是每一个质点的运动都遵从牛顿运动定律。原则上我们可以将每个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列出,联立求解,确定每个质点的运动规...  相似文献   

10.
在机械波一章中,分析介质中质点的运动情况是该章的主要内容之一,而质点的振动方向恰反映了其运动情况,本文在已明确机械波传播方向的基础上对如何判断质点振动方向予以剖析和总结. 一、根据波的形成原理与传播特点而得到的原理型方法1.带动法(根据波的形成原理——前质点带动后质点) 在质点P靠近波源一方附近(不越过波峰或波谷)图线上找另一点P’,若P’在P上方,则P向上运动,若P’在P下方,则P向下运动. 如图1,用带动法找出了靠近波源一方附近的P’点,很容易看到P’点在P点的上方,所以P  相似文献   

11.
基于粒子系统的火焰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滁州学院学报》2009,11(6):103-105
粒子系统是一套新颖特殊的构造、绘制景物的方法。该文介绍一种基于粒子系统在火焰模拟中的应用,包括火焰粒子的初始化,帧数以及粒子属性的相应变化,体现粒子从产生、衰减到消亡的过程。最后实现了火焰的模拟效果图。  相似文献   

12.
刚性连接两质点球系统是理论力学教学中一种力学模型.流行教参对该问题讨论不多,容易造成对刚性连接两质点球系统的运动学问题不正确的理解.笔尝试从刚体的基本性质出发,导出刚性连接两质点球系统在运动中所具有的特性:两质点在沿杆方向上的动量分量和受到的冲量相等,并利用这些特性解决刚性连接两质点球系统运动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主要讨论贵阳市区方言语气词。贵阳市区方言语气词虽与普通话中的语气词有出入,但它们的基本语用功能是一致的:都表疑问、陈述、感叹和祈使。试图通过贵阳市区方言语气词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语气词的比较分析,探讨出贵阳市区方言语气词独特的语气词系统。  相似文献   

14.
In virtu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natural scenes, high realism of the scenes and real time control to the objects in the scene are needed. With a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a particle system, together with a mipmapping texture technique, good integration between realism and real time control of the natural scenes such as clouds and smoke can be obtained.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particle system first, and then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 cloud and smoke particle system. By changing the values of physical properties in the particle system, different shapes and motion status of cloud and smoke result. With a mipmapping technique, real time control and variety of the scenes are improved. Finally an example showing implementation of this method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5.
火焰算法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一个热点,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实现算法.本文采用Java语言实现了基于粒子系统的算法和Blur算法,并对两种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时间复杂度和视觉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6.
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质点组问题时,必须注意质点组各质点速度的空间统一性和时间统一性。  相似文献   

17.
老子的“道生物”与基本粒子的转化、阴阳相感与费曼图、八卦图与重子(介子)八重图之关系,生动而饶有趣味地说明了老子及其道家思想的灵魂正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与当代粒子物理学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中国古代的道家学说与现代粒子物理学并不存在任何“血缘关系”,也不可能互相取代,但两者确实存在可比较之处。这样我们完全有理由将中国古代哲学汇入当代科学之潮流中,并从中汲取其智慧。  相似文献   

18.
粒子“可分性”问题的哲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粒子物理世界,从电子到夸克,新的粒子不断被发现,然而夸克是否可以再分,目前还没有得到证实,本就料子的“可分性”以及物质的“无限可分性”和“有限可分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粒子群优化算法及该算法的优越性,并与遗传优化算法进行了比较;针对经典粒子群算法存在的不足,介绍了一个改进的动态改变惯性权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最后,以神经网络为例给出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使用北京谱仪在质心系能量3.097 GeV和3.773 GeV附近采集的数据样本,研究了对D介子衰变产生的不同种类的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的准确鉴别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