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现象学的世界是经验显现的世界之意义上,作为人的“基本建构”的“在世界之中存在”可理解向“在经验之中存在”,即人是经验性存在。基于身体与世界之“交流”的作为人的存在的经验生成的可能性,规约于“交流”之中的身体与世界的现实性。身体的技术延伸、技术介入、技术规训的普遍性,世界的技术改变、技术构成、技术表征的普遍性,使身体与世界现实地建构于技术。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人的存在的经验生成或人的经验性存在的现实,建构于技术的现实。  相似文献   

2.
肖朗 《科学.经济.社会》2012,30(2):123-127,131
胡塞尔奠定了现象学的基础,他力图回到事情本身,但是他的思想仍然停留在意识范围,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比意识更为本源.海德格尔将现象学解释为显现学,力图摆脱主体性和对象化思维模式,强调事物自身的显现.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立足于“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个传统定义,海德格尔早期则将人理解为此在.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思想也是走在思想的事情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从赢弱走向昌盛,如今的体育建筑已具有配套完整、类型丰富的特色,特别是在亚运会、奥运会举办场所中集中体现出来。于是本文探讨了体育建筑的“空间逻辑”与“结构美”。  相似文献   

4.
解决当前传播学研究的学科认同问题与范式之惑的常见路径是,寻求传播学的“元理论”。把胡塞尔的现象学思考引入到当前的元理论讨论之中,首先去刻画胡塞尔对“交往”概念的界定。以此为基础,试图指出胡塞尔现象学可以被看作是“交往—传播”的元理论,可以为我们反思当前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播研究提供基础的概念框架。虽然任何“元理论”从原则上都不能直接帮助我们建立起任何学科统一性,但是元理论可以通过建立具体研究的自身意识来明确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以传播学的“身体”研究为例,在现象学的视角下展示了“身体”必然属于传播学研究的一面,以此来说明现象学的“元理论”对学科性反思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纯粹现象学是一门本质上全新的科学”,“这门科学由于其本质上的特殊性而远离自然的思想方式”,“我们称它为关于‘现象’的科学”。①在《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简称《观念1》)一书导论的开头,胡塞尔便确立了现象学之根本任务,尽管在这几句话中,他仍...  相似文献   

6.
试图以世界现象学的观点来看待建筑的含义,并根据部分建筑师诠释建筑的思想,提出今后建筑设计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试图以世界现象学的观点来看待建筑的含义,并根据部分建筑师诠释建筑的思想,提出今后建筑设计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其认识论出发点及论证等方面蕴涵了现象学视域。而就现象学视角而言,本质直观可作为解读异化劳动的可能方法。在此方法的导引下,异化劳动将呈现为一个全新视域并生发出一系列寻问,这些寻问是对异化劳动现象学方式的寻求。而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自由自我决定的价值取向印证了马克思自由自觉的劳动本体论,并且其“生活世界”与“技术人”思想等构成了现象学对异化劳动审视的现实向度。  相似文献   

9.
从创新视角对舒尔茨贫困经济学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术 《中国软科学》2007,(7):105-114,146
作为“穷人经济学”的首倡者,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的经济思想对贫困经济学理论发展和人类反贫困实践的影响是深远的,但主流经济学中早已受到倚重的创新变量在舒尔茨的贫困经济学中却显得无足轻重。笔者通过细致的剖析后认为,这不仅是舒尔茨贫困经济学的一个理论缺陷,也是世界各国贫困缓解困难重重的重要原因。更进一步,笔者初步提出了基于农户创新的贫困经济学以及相应的反贫困战略。  相似文献   

10.
马川 《科学大众》2014,(11):141+158
现象学思想对高职教育理念有多方面的启发。胡塞尔的“面向事情本身”强调中止判断和把直接知识作为认识的根据,这一原则提示高职教学方法应体现实际认识过程,从鲜明切近的材料出发,逐步通达理论。海德格尔的“面向事情本身”强调存在先于认识,即在操劳中把握对象,比单纯地观察、认识对象更原始、更本真,这一思想提示应尽量让学生在与学习材料实际打交道的过程中学习,让学习内容成为生活、职业体验的内在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