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黑方:马晓春九段出 2又 3/4子白方:李昌镐九段 马晓春终于战胜了李昌镐,这是众多棋迷所盼望的。这是两人在千年岁末的最后一次交手,希望能成为一个辞旧迎新的良好的开端。本来,这只是“春兰杯”的第二轮,其重要性是不能和番棋决胜相提并论的,只是马晓春遇李昌镐输得太多了,这就使这局赢棋变得很重要。时常有棋迷这样问我:“马晓春为什么老输给李昌镐,两人的棋力到底如何?”我只有照直说:“两人旗鼓相当,各有所长!论功夫,李昌镐深些,论艺术性,还是马晓春高些。”棋迷们会瞪着眼望我,似乎将信将疑。不错,普天下以成败…  相似文献   

2.
马晓春 曾有一位记者问马晓春,你的棋是追求胜负还是追求艺术? 这话问得有些笨,不过马小回答得也颇妙,他说:“现在大家都在追求胜负,我自然看重胜负,等到大家去追求艺术时我再追求艺术。 我们看惯了雅客的拈子作势,仕女的兰花指柔,但那不能算是下棋,他们只是玩棋,赏棋。 真正的围棋从来都是一场战争,胜负是要拿命去搏的,飘逸的马晓春背后是一个真正的胜负大师。不了解这个你就很难理解这个被称为很“妖”的男人。 马晓春的棋是那种让你能看得出漂亮的棋,他不像李昌镐慢慢的让你感觉到力量,平平淡淡中未见什么妙手就占据了优…  相似文献   

3.
汪芬 《围棋天地》2013,(8):108-109
一直很喜欢马晓春轻灵飘逸的棋风,也很喜欢马晓春的书。他的书,如《三十六计与围棋》、《神秘序盘》,我都细细研读过,而多年来陪伴我左右,让我品味再三,也给予我人生启迪的一套书,还是他的“马氏两部曲”——《笑傲纹枰:十二胜局揭秘》和《黑白之间:十二败局反思》。棋乃命运之艺,围棋不仅是一门竞技艺术,也孕育了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4.
很喜欢马晓春的棋,也一直关注着马晓春。没有人会对他近来的“一反常态”视而不见,谁都不能否认,马的“旋风”正在重新卷起。圈内人士纷纷地对这种“状态”的起因发表了各种评论,可谁也没有对它能够持续多久作出预测。也许类似的担忧以前已说了太多,也许谁都不愿让自己的不慎言辞成为马正在急骤上升的人气的破坏者。趁着比赛的间隙,我拔通了马晓春的电话,马晓春爽快地接受了我的采访。中国围棋现在着手改革,国家围棋队被取消,听说明年要采用足球那样的联赛制度,这样巨大的转变对棋手本身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回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改…  相似文献   

5.
马晓春九段就任国家围棋队教练组组长己有半年时间。上次他看到网上一篇有关他转正的报道,不住地笑,他不是笑这事是否属实,而是笑这样的事还要给王汝南院长打电话,让其“正色”回答一番。“我既然接手了,就敢干下去,也肯定能干好。难道还有人比我更适合这个位置吗?”马晓春说道  相似文献   

6.
四年前第一届NEC杯围棋赛在北京开战时,马晓春曾经表示:“我对‘新鲜果子’总是特别感兴趣,所以很想品尝一下NEC杯围棋赛的味道。”NEC杯围棋赛是快棋赛,但冠军奖金12万元,在国内棋赛是处领先水平。但第一届比赛,马晓春九段在武汉惨遭吴肇毅九段淘汰。四年过去了,他仍然未能吃到这枚“果子”。1998年12月们日,在武汉进行的第四届NEC杯围棋赛的半决赛上,他再次表示:“这次新鲜果子已经摆在面前了,我不会再失去品尝的好机会。”当时进入半决赛的四位棋手,马晓春对周鹤洋,俞斌对常昊,结果常昊胜了俞斌,马晓春则败在了周鹤洋手下。“新鲜果子”第四次擦口而过。  相似文献   

7.
我没有退路     
汉城决战的阴影 东洋证券杯决战我负于马晓春后,据说围棋界和舆论界有很多说法,概括起来就是,这次五番棋战是一次转折点,“聂卫平时代结束了”。对这种盖棺定论式的观点,从感情上讲,我是难以接受的。不过这倒确实给我提供了一次机会,彻底自审一下,反省一番。我对朋友或新闻记者也是这么说的。 东洋证券杯,我和马晓春兵分两路,最后在决赛中会师,应该说状态都不错。尤其是马晓春把曹薰铉“包办”了,我则清除掉  相似文献   

8.
给棋手相面     
在茶馆中下棋,听到如下 一段趣话── 甲:“你也不照照镜子.就你那模样,还想赢马晓春?下辈子吧。” 乙:“我的模样怎么了?能比马晓春差?我的天份要是发现得早,李昌镐又算什么?” 我偷偷瞄了一眼,别说,这位仁兄长的实在有些报歉,还真不一定有马晓春好看。我突发奇想,这些国手棋下到这份上,按古人的说法简直是星宿下凡!也许他俩的长相中,还真的藏有玄机呢! 先看看国内第一高手马晓春吧。 如果从格局上全面分析未免过于繁复,我们仅简单的看一下五官。 首先看眉。马晓春的双眉略宽,乌黑秀长,略向下弯,眉尾有点稀疏。从相…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摘     
马晓春以半目之差输掉春兰杯,在网络上招来了一阵狂风暴雨般的攻击、谩骂和批评。这部分起因于马晓春自己,输棋之后既不参加闭幕式又不会见记者,当然不得人心。对此,马晓春在心平气和之后也深感懊悔,并已在“中国体育报”和“北京青年报”上向各方表示了歉意。另一层原因则来自于某些煽风点火的媒体:先是有“马晓春大赛前夜酗酒”这样典型的假新闻出世,紧跟着又有人唯恐天下不乱地在文章后边加注上“饮白酒半斤”之类的花边。再到后来,在某个大网络媒体的新闻栏中,甚至出现了标题为“中国围棋高手普遍缺德”的哗众取宠之作。种种迹象表明,有不少人希望看到马晓春就此倒下。但对本编而言,深感困惑的却是另一个问题:即中国棋手在参加众多冠以“世界”二字的赛事时,究竟是代表个人还是代表国家?外国棋手大多代表个人参赛,赢棋满载归,输棋一场空,故此,对局结束之后半句话也没有,拍拍屁股一走了之的现象屡见不鲜。相形之下,中国棋院对中国自己的棋手即将提出哪些要求?为将来考虑,似平应该有个明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10.
马氏新论     
谢锐 《围棋天地》2005,(18):31-34
马晓春很喜欢“随意”这两个字,他在扇子上的签名,除了他的名字,就是“随意”这两个字最多了。  相似文献   

11.
[母亲做“傻”事成瘾] 小时候,母亲经常对我说“做人不要太精明,要傻一点才好”.当时因为年纪小,对于这句话的深意,一直没有搞懂.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始终认为人当然是越精明越好,谁愿意当个别人眼中的“傻子”呢? 前不久,母亲来城里帮我带小孩.还没走进家门,在上楼的过程中她的提问就开始了:“怎么邻居家的门前都有个垃圾袋呀?为什么不拿去扔掉?”我连忙给她解释:“大家不愿意为了一袋垃圾专门跑一趟,都是先放在门口,等到下楼时再带下去扔掉,这样省事.”母亲听后“哦”了一声,便没再说话.  相似文献   

12.
依田纪基在日本刚拿下小棋圣,此番连克卡塔林、马晓春进入决赛,可谓气势惊人。依田还是那个依田,有什么就说什么,毫不掩示。比如新交的女友原幸子啦、比如如何“治”赵治勋啦、比如要“拿下春兰杯”啦,比如赢了马晓春后躲在房间里拒不见客啦……最近状态不太好,原因是什么呢?依田:虽然没拿大的冠军,但我还像以前一样努力,而且自己觉得成绩也还不错,该赢的赢下来了,该输的也没办法,我并不觉得我现在的成绩不好。我看过一篇报导,说依田君的棋如果让他发起脾气来就像火山爆发,没有办法抵挡,不过稳定性好像差了一点。依田:我是…  相似文献   

13.
来信选登臧老师:您好!我是小L。老师,我现在的烦恼就是——学习与“恋爱”哪个为重?当然我是想考大学的。关于“早恋”这个问题。事情发生在初二的时候。同班同学大家彼此你谈我笑,好开心。有位女生,大家起初都是好朋友,好同学,大家在一起过得很开心,一起到别的同学家玩,一起搞活动。总之关系很密切。在当时,由于自己的见识少,也没有发觉什么不妥。到了初三的时候,事情发生变化。我从同学的口中得知她竟对我产生一种爱意,我当时想,我该怎么办?接受她还是拒绝她,我曾经问过好友究竟中学时间谈恋爱好不好?他们的回答是:对某些人来说是有好处…  相似文献   

14.
晓春逢春     
《围棋天地》2013,(17):12-12
“8月18日是个好日子!”著名棋手马晓春九段在新浪微博上如是说。这一天.马晓春在北京大三元酒家举行婚宴.迎娶来自贵阳的新娘段雨含。  相似文献   

15.
当曹大元执黑棋中盘战胜马晓春时,数百名观众的掌声像鞭炮一样在赛场响了起来;这时我切实感到了在曹大元身后,上海江东父老们的后盾力量是实实在在的。连马晓春赛后也对台下观众说:“可以说我输给了曹大元,也可以说我输给了上海观众,在座的各位有80%是想让曹大元赢的,我的支持者能有20%就不错了。” 当常昊执白棋以半目的微弱优势险胜廖桂永时,台下的百余名孩子发出了“吔——”的狂热叫声。这时,我觉得常昊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是他们的偶像。  相似文献   

16.
一提到“马”这个词我就忍不住要笑。有一天,一名女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将了米卢一军。我知道这位女记者的本意是好的,她说“2002年是马年,中国有个成语叫‘马到成功’,米卢先生对此到底有何见解?”哪知搞得米卢一头雾水,你马什么马的和我成不成功有什么关系,就答道“那就希望马越来越多,有非常多的马,马越多越成功”。当时在场的记者都强忍住自己没有爆笑出来。  相似文献   

17.
1999上半年,国手们的奖金收入也出现了类似日、韩两国棋界所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的现象。这样有资格上榜的棋手就少得可怜,仅有6名棋手金榜题名。马晓春虽然在国内小将的一片围剿声中略显狼狈,但在国外,飘逸的“晓春流”仍是最为坚挺的一股势力。“三星杯”、“LG杯”的两项亚军为他带来了1亿2千万韩币的收入,约合人民币96万元左右。使得马晓春一举超过了常昊八段,再度领军富豪阵容。令人惊讶的是马九段前不久突然宣布放弃了三星杯的比赛,这无异于削去了“马氏银行”的半边天。也许马晓春进入了一个不问功名只为道的境…  相似文献   

18.
二路托     
自从1995年马晓春九段以2:0战胜张文东九段,卫冕“棋王”并被人们戏称为“末代棋王”之后,已办六届的“棋王赛”一停就是5年。2000年4月1日,在马晓春“棋王”的家乡——嵊州市政府及当地“巴贝服饰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嵊州——巴贝服饰杯第七届中国棋王赛”终于开幕了。  相似文献   

19.
凤落梧桐     
1月29日晚,上海世博宾馆,李昌镐加盟浙江新湖围棋俱乐部签约仪式在此举行。一向表情木讷的“石佛”,露出了极其罕见的灿烂笑容。而中国围棋协会秘书长华以刚更是笑得眯缝了眼,他连说了三个“感谢”:“感谢浙江新湖队划时代的创意,感谢韩国棋院玉成此事,感谢李昌镐的决断精神!” 首先把“绣球”抛向李昌镐的是马晓春。2001年4月10日,浙江新湖队依靠俞斌、马晓春的强大实力,在全国围棋乙级团体赛上“冲甲”成功,旋即把目光投向下赛季的甲级联赛,马晓春瞄上了他的对手兼好友李昌镐。 韩国棋院竞赛部次长河勋熙成了马晓春与李昌镐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婚姻,马晓春有个“拾麦穗理论”,说是找爱人就像拾麦穗,有人老以为最大、最好的在后边,所以边走边看,错过了不少,到后来麦穗越来越少;有的一见麦穗就拾,同样捡不到后边的大的、好的。“我呢,不早不晚,走到一半时,该捡就捡了。”当初马晓春对自己的婚姻非常满意,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这段“麦穗歌”却越唱越苦涩,他和许燕竟成了陌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