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媒科技》2011,(7):56-57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广播制播系统项目,在国内首先成功地将视频领域的制、播、存网络架构应用到广播音频制、播、存领域,创造性的将传统电视台视频制作和播出的诸多概念和环节引入音频制作和播出中,构建了全新的、统一的广播制播技术体系。通过整合广播、电视、互联网、通信等多种信息源,实现了广播电视双向应用与资源共享,广播、电视优势充分互补,广播电视业务紧密结合,同时兼顾网络广播、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音频工作站系统在广播中的应用,已有10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在已经成为了广播技术发展的基础和主流,在录制、制作、播出、节目监听、广告管理等,几乎广播节目系统的所有环节都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一年一度的华东广播技术年会将于近日在福州召开。32年前,由上海、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六省一市的广播电台技术前辈同行共同发起的广播技术年会,旨在广播技术领域加强沟通与交流,促进合作与发展;在广播音频制作、安全播出、传输发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的广播电台播控中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广播电视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为一体的具有音频工作站节目制作、网络播出、计算机程控信号切换和数字压缩系统。要在广播电台播控中心建立一个完善的广播节目信号播出监测和应急播出的安全播出保障系统,对整个播控中心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的状态监测和监督,以提高系统和设备的运行质量,确保广播节目信号的安全优质播出。宁夏人民广播电台播控中心建于2003年,它承担着宁夏新闻广播、宁夏交通广播、宁夏经济广播和备用直播间的节目播出,节目制作,信号电…  相似文献   

5.
<正> 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是现代广播技术向数字化、自动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以硬磁盘为主要载体,以计算机局域网为基础,完成数字广播节目的录音及制作,并把已录制的节目,按着预先制定的节目单自动播出的系统。它与传统的制作、播出系统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优点: 1、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实现录、播数字化。 2、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音频资源共享。 3、实现节目播出全自动化,大大降低值班员劳动强度。 4、不需要磁带作音频信号载体,节省磁带。 5、使用管理方便、维护简单、可靠。 以下详细介绍“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一、质量是广播节目制作的关键在录播为主的年代,一档节目的完成要经过采访、编辑、播音、制作四个分工明确的步骤。制作是广播电台工作流程中重要的一环,并以一个部门的形式而存在,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从80年代到90年代以来,大时段、大板块节目开始风靡以及音频制作、播出等技术不断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从模拟制作手段到利用计算机对系统处理、制作及广播自动化方面,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使我们对广播制作有了一种新的认识。现在,编辑、编者、主持人有时就是一档节目的制作人,从而把广播节目的制作质量和技术水平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1.高质量的广播节目制作需要技术支撑制作是合理的安排声音、音乐、语言等素材,并且合成一档完整节目的过程,是节目产生的必要环节之一。制作有着操作性很强的特点。南通电台自1997年引进了精度高、实时处理速度快、编辑功能强、制作质量高的音频工作站和自动化播出系统以来,为电台的节目制作质量上新的台阶奠定了基础。三个系列台很早就增设了四个制作间,编辑记者、主持人普遍学习了音频制作和播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现在都能根据自己的要求自己进行制作,解决了许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目前制作设备已进入各部门办公室...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南昌市青山湖区广播电视台一直在广播自动播出和节目数字化方向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但传统设备的数字化需要昂贵的资金.作为一个区级台,很难负担得起。随着数字音频广播技术的成熟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本人采用拼装的方式.购置录音制作软件和专业录音卡.组装了一套简易的音频工作站。实现了全台数字音频计算机联网.用电脑进行节目录制、编辑、播出和管理,以网络的形式实现节目的审听、审批和音频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IT产业的高速发展改变了广播 技术发展缓滞的局面,通信技术、计算机 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音频技 术相结合,推动了广播技术的创新和升 级换代。90年代中后期,自动播出系统、  相似文献   

9.
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音频技术相结合,推动了广播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换代。各种数字化设备和数字化网络在电台得以广泛应用,比如数字调音台,数字采访机、音频工作站网络系统、数字化总控系统等。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必须做好相关设备的技术维护,才能保障电台节目播出的安全优质运行。  相似文献   

10.
非线性编辑硬盘播出系统及音频工作站是把模拟系统中输入、输出复合视音频信号变换成视音频数字进行存储与传输,用数字信号在非线性设备之间通过网络结构(以太网)进行连接。遗憾的是,大多数县市级台单纯地把音频工作站仅用于电台,忽略了音频工作站在电视台的使用,若电视台、电台并网,将形成一种资源共享,优化制作播出系统,达到优质、高效、安全制作播出。  相似文献   

11.
广播音频工作站使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广播电视局赠送我台的广播音频工作站系统于2005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经十个月的运行,总体状况尚可,但也存在一些使用中的技术性问题,值得探讨。一、系统概述广播音频工作站系统是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计算机软件实现整体系统的数字化。该系统包括:录制站、编排站、管理站和播出站四个部分,其中又包括音频节目录制模块、系统管理模块、节目编排模块、节目播出模块、台长审听模块和多路音频信号超长时间录制和监测模块等六个功能模块。1、录制站是集节目录入、合成、节目分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工作站,由于录音存储的载体为电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不同播出状态下的波形图,采用DDS技术提取音频特征量,设计出一台便携式调频广播值机监听报警器,实现了开关机、停播、无音频状态下的报警,以确保在"有人留守、无人值机"模式下实时监控广播发射台播出状态,及时发现处理故障,提升播出水平。设备体积小,方便携带,使得留守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故障问题并及时处理,最大程度减小停播和劣播。  相似文献   

13.
宋青 《中国广播》2014,(12):17-22
美国广播音频市场秉承"数字优先"战略,在广播融合方面呈现六大趋势:广播移动应用广受欢迎;借力数字媒体进行多平台分发;车载界面系统引发白热化竞争;数据分析技术盘活音频节目制作与传播;广播市场资本运作硝烟四起;积极打造新媒体品牌、沿袭主品牌背书。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广播节目的制作和播出跟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在病毒传播越来越猖獗的今天,如何构建一个对于主持人来说几乎透明的跨网系统,同时在最大范围内保障节目的播出安全,是每个广播技术从业者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张宝生 《视听界》2002,(6):65-66
数字音频自动化播控系统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是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广播技术的全新系统集成,是广播走向数字化的一座里程碑。它给音频节目的录音、制作、编辑、审听、播出以及栏目的编排、广告的管理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并在加速广播数字化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突出了新闻的实效性,使广告管理更具有透明度。  相似文献   

16.
音频技术的数字化作为一种日益成熟的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把广播节目的采集、录制和播出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由此而产生的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自动化播出系统,可以使广播电台的节目采集、制作和播出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和革命性进步。  相似文献   

17.
<正> 音频技术的数字化作为一种日益成熟的技术,注定是广播电台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把广播节目的采集、录制和播出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与此同时,音频节目的共享、在线调用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了。由此而产生的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自动化播出系统,可以使广播电台的节目采集、制作和播出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和革命性进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深入,网络用户对互联网上信息的类型及其表现形式提出了更高更多元化的要求,希望能有丰富的音频内容和切合实际的服务项目;广播受众也越发感到广播媒体“只能在固定的时间收听固定的节目”的被动与单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在网上进行音频的动态播出提供了实现的手段;广播传输网的技术改造和广播影视系统的体制改革,为广播双向互动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陈勇 《河北广播》2005,(6):80-83
一、引言 音频技术的数字化作为一种日益成熟的技术,注定是广播电台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把广播节目的采集、录制和播出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与此同时,音频节目的共享、在线调用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了。由此而产生的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自动化播出系统,可以使广播电台的节目采集、制作和播出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和革命性进步。  相似文献   

20.
图片报道     
(新华社照片,北京)8月26日,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在京举行,来自国内外400多家参展商参展。展品涵盖内容采集、制作、播出和存储,新媒体新业务、网络与传输、广播音频、电影制作、发行与放映等多个专业领域。图为参观者在体验各种高清/标清数字摄像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