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领域的基本原则,我国关于涉外侵权行为之债的法律适用制度,是将侵权行为地法作为侵权行为的基本准据法同时又结合运用了"共同国籍"、"共同住所地"两个连接点,对行为地法的适用规定了例外,而且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在我国的涉外侵权领域引入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可行性主要有:侵权行为的类型更加多样化,私法性程度越来越高;符合国际私法中出现的"软化连结点"的趋势;能够实现冲突规范的确定性和灵活性的辩证统一;迎合了国际私法中的弱者利益保护思潮;符合经济效率原则,能够降低当事人和法院的成本。本文认为应该在我国的涉外侵权领域构建以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为首要原则的法律适用体系,并具体阐述了其基本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2.
关于涉外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理论和立法上存在着多种学说和实践,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种,即侵权行为地法说、法院地法说、重叠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和法院地法说、侵权行为自体法说、有限意思自治原则以及当事人共同属人法说,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适用原则进行介绍和分析,提出作者对涉外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涉外侵权法律适用的立法现状及立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国在涉外侵权法律适用领域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自体法学说”、“最密切联系原则”等灵活的、多元的法律选择方式。我国的立法现状是有些条款尚不明确,基本上仍是传统的侵权行为地法原则。《示范法》以民间立法的形式罗列了近年国际上的一些流行趋势。笔者认为有关侵权行为法律适用原则以侵权行为地法为主,兼采当事人双方共同属人法及最密切联系地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跨国劳动力流动大量增加,反映在国际私法立法方面,就是劳动合同法律适用规则的创设和完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与最密切联系原则是确定劳动合同准据法的最主要方法。但是,随着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不断加强以及弱者利益保护原则日益得到重视,强制性规则对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影响显著增强。劳动合同法律适用规则呈现出复杂化、精细化、体系化等多种发展趋势。我国《法律适用法》有关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定,虽然体现了多数国家的一些普遍做法,也有利于提高审判效率,但它排除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贯彻也不彻底,导致过多地适用本国法,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5.
摘要意思自治原则巳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确认和接受。我国也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接受了意思自治原则,并确立了其在合同法律适用领域的首要地位。但在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方面,我国法律体系的完整性需要提高,并应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国际条约、国内立法和仲裁实践是国际商事仲裁协议适用的基础。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仲裁地法或裁决作出地法的适用和当事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等是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的具体规则。如何正确适用这些规则,是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主要限于涉外合同领域,在侵权领域引入意思自治也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目前虽然侵权领域引入意思自治并非普遍现象,但就民事立法所体现的尊重当事人意愿及冲突法立法逐步趋于灵活、弹性这一发展趋势分析,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涉外侵权法律选择中引入意思自治。  相似文献   

8.
国际条约,国内立法和仲裁实践是国际商事仲裁协议适用的基础。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仲裁地法或裁决作出地法的适用和当事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等是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的具体规则。如何正确适用这些规则,是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意思自治在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表现出扩张和受限两种不同的趋势。晚近国际私法立法一方面对意思自治的方式、时间以及其适用范围规定得越来越宽松,另一方面,强调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不能排除强制性规则,并将特殊合同与一般合同相分割,限制意思自治在特殊合同中的适用。意思自治在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的这种发展趋势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我国民法《草案》第9编扩大了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当事人选择法律的范围,增加了排除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合同,还将意思自治延伸到国际合同形式的法律适用。但是,参考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发展,借鉴国际立法经验,我国民法《草案》的相关规定还存在缺陷,应当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试论国际私法中的自体法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法理论是英国学对国际私法的一大贡献,我国对自体法的译法、自体法理论的涵义及应用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自体法理论与准据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包括合同自体法和侵权行为自体法两大部分。在侵权行为领域,自体法理论也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地方。自体法理论在我国立法中也有所反映,它可以说是“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互补的产物,对法律适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