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我是北京市崇文区粮食局的一名兼职通讯干事,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从一九八一年开始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写稿,三年来,我写的稿件被《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工人日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采用一百三十多篇.去年,我被崇文区评为“优秀通讯员”. 我在写稿中的体会是,做为通讯员只有加强理论和政策的学习,不断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判断  相似文献   

2.
我钟爱通讯报道工作,从1956年开始写稿至今已30多年了。过去我写稿很多被采用的却很少,近些年发生了变化,所写的稿子被新闻单位采用的多了。就拿去年来说吧,我一共写稿44篇,省市报刊采用了30篇。有人问我:“你写的稿子为啥采用的多  相似文献   

3.
我从去年3月开始学写新闻报道。一年来,被十家新闻单位用稿三十余篇,我有一条体会就是:写稿要有‘丑媳妇’敢于见‘公婆’的胆量。开始写稿那阵子,就像写情书那样遮遮盖盖,生怕自己写的稿件被别人发觉后见不了报,亮丑、  相似文献   

4.
我从1994年7月开始写稿,至今已有百余篇稿件被各级报刊台采用.我初写稿时,总以为稿写得越多,刊登的就越多.于是,几  相似文献   

5.
读贵刊去年第七期“通讯员经验谈”栏中沈耕夫同志撰写的《初作写稿“三字经”》,细细品味这篇经验中字里行间的含义,联想起自己这些年写稿的体会,不禁拍案叫好!这是一篇为初学写稿者“对症下药”的好文章。我是从1980年开始写稿的。刚动笔那阵子总是为置身小小的乡村无材料可写而苦恼。没有办法,我只好写信给具有二十多年坎坷写稿经历的农民通讯员沈耕夫,向他求教写稿“经”,耕夫同志就把他多年来摸索到的写稿“三字经”(即“土、真、小”)原原本本地介绍给我,真令人敬佩。自从得到他的“三字经”,我就开始留心发生在左邻右舍和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果真写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稿件,象《刹一刹“药鱼风”》、《有感于“拾芝麻壮斗”》、《小  相似文献   

6.
“写不出稿子怎么办啊?”正当我坐卧不安为上不去稿发愁的时候,脑海里忽然浮显出了某师原新闻干事滕风华和蔼的面容。他去年一年见报七八十篇稿件,又是前卫报社的特约记者。对,请他谈谈他的写稿经验。人无我有,是他写稿时的第一渴求。滕干事所在师驻守在渤海前哨。几年来,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是新闻战线上的新兵。一九八二年开始新闻写作,由于重视处理好工作与写稿的关系,不但避免了因写稿而影响工作,反而使写稿促进了工作,取得了工作和写稿双进步。我在单位搞秘书工作,写稿和工作是相辅相成,写稿提高了写作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去年,被评为模范党员和党政机关先进工作者,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在写稿方面,四年来,共采写稿件二百一十六篇,有五十一篇在地区以上报刊、电台发表。其中有《中国乡镇企业报》、《农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从去年至今写稿110篇,被采用97篇;去年分别被《中国石油报》、《胜利报》和胜利石油管理局团委评为模范通讯员。同行们说我很幸运,是块料;厂宣传科请我去介绍写作经验。其实,我搞报道只有一年半,当初也和许多通讯员一样,感到基层活动范围太小,没什么可写的,或稿件写好后,匆匆地投寄,结果是一去无音。后来,我认真学习新闻写作基本知识,注意做到脑勤、手勤、嘴勤。稿件开始见报了。我  相似文献   

9.
1983年,我开始写稿,一连发出30多篇,别说河南日报、省电台,就连河南农民报也没沾上边. 我心想,也许自己不是那块料,干脆不写了。自从县广播站编辑徐明法同志给我牵线订(?)《新闻爱好者》以来,我每月都能看到杂志上有不少通讯员下苦功写稿的动人事迹。比如在《通讯员园地》里刘志勇的秘诀和新闻敏感,总结了写稿要“腿勤”、“眼勤”、“嘴勤”、“脑勤”和“手勤”的体会.在他发表20篇  相似文献   

10.
善于抓问题     
我是一名基层报道员,对写稿很有兴趣,不管工作多忙,都坚持每星期至少向报社投2篇稿。可是,半年来一连向各类报刊投稿近百篇,都如泥牛五沉大海,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一次,在师政治部举办的报道骨干集训班上,听了师报道组长、新闻干事陈来明同志介绍的“怎样抓问题写稿”的经验,对我启发很大。我写稿东一榔头西一律相,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据不出问题,没有针对性和指导性,道不出个所以然,这样的稿件,怎么能用呢?从那开始,我衣兜里便多了一个小本子,注意记录一些身边连队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问题写稿。例如:我发现有的单位档案…  相似文献   

11.
我是1985年元月份才开始学习写新闻稿件的,一年半时间里,已经在中央、自治区、地州级报刊刊稿一百三十多篇。我学写稿的体会是:从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体会最深的事开始下笔,这样的稿件容易刊用。因为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亲身经历过的事,本身就是笫一手材料,写起来顺手。我的第一篇见报稿件《一  相似文献   

12.
我屈指一算,写稿已有17载。17年来,1995年创造了我写稿史上的辉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稿8篇,在陕西农民报、三秦都市报等全国各级党报党刊上发表稿件125篇,被安康铁路公安处党委报请三等功。总结我的经验之一即只是因为“爱”。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就是热爱写稿这件苦差事,积极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反映广大公安干警的精神风貌,唤起千千万万的人对公安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从开始热爱写稿,到后来的上瘾,直至现在一天不写稿就心慌,我始终持之一恒,坚持不懈,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来写稿,使这一艰苦的差事在我的业余爱好中坚持下来,而且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能够失志不渝、坚定不移地写稿,这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也许是我的自豪和骄傲,但更应该是我的起点和继续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从去年7月开始,延津县广播站逐乡开办县、乡联办节目,派编辑下乡物色、培训有写作特长的农村青年担任通讯员,鼓励他们大胆写稿。截至去年底,全县18个乡已有16个办过联办节目,有近百  相似文献   

14.
我利用业余时间,笔耕五个春秋、在全国、省、市报刊上稿两百余篇。收获最大的是较好地掌握了写稿角度,从而多次敲开了报社的大门”。去年11月9日凌晨3点多钟,我区响塘乡花桥村一家集体油膏厂因生产车间温度过高,造成火灾,烧毁了厂房、原材料、经济损失达2万多元,由于该厂向保险公司交了财产保险费,得到了财产赔偿费1.1万多元.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深入该村进行采访。一开始,我准备从“企业投保好处多”这个  相似文献   

15.
我今年63岁了,从1957年开始给《北京日报》写稿,至今已有34年的历史。1957年至1980年,共写稿183篇,各新闻单位只采用35篇。1981年至1990年,10年写稿1921篇,被首都及各地44家新闻单位采用1252篇。我采写稿子逐年增多,但困难也是不少的。除我的文化水平不高,写作能力有限外。更主要的还是工作与采写稿件时间上的矛盾。我所在的副食品公司担负着近80万人口的副食  相似文献   

16.
我是从一九七零年开始为党报写稿的。十多年来,我先后向路内外各级新闻单位写稿七百多篇,被十七家报刊电台采用四百多篇,被《陕西工人报》吸收为特约通讯员,被评为《西安铁道》、《中原铁道》报优秀通讯员。回顾十多年来坚持为党报写稿,我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提高认识努力写一九七一年,队党支部让我担任通讯员,为报纸、电台写稿。热情一来,我一月内就写了十五篇,却石沉大海。我没有气馁,认真找原因,终于明白了写稿不见报,主要是自己没有抓准问题,稿件质量低。从此,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白天上班生产,晚上坚持写稿。这样见报稿件就慢慢地多起来了。一九七二年,我队二班担负咸铜线庄里至梅家坪  相似文献   

17.
我从1985年1月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写稿。到目前为止,先后被中央电台、《解放军报》等新闻单位采用了150多篇。一些爱好新闻写作的同志来信问我,写稿有什么诀窍,如何提高稿件质量?我的回答是:要在"新"字上下功  相似文献   

18.
我在去年参加函授学习的时间里,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写稿,先后在军地报刊上刊登稿件48篇,其中有两篇军事训练稿件被《人民军队》报头条采用,两篇稿子被《人民军队》报刊登后,还得到300元钱的奖励,年底,我也因此荣立了三等功。  相似文献   

19.
要有勇气     
以前,写稿总感没啥写。县广播站编辑给我出主意说:“多往乡政府跑跑”。“乡政府!”对于一个庄稼人来说是多么陌生。去年初秋,为写一篇赞颂乡棉办为棉农办实事的报道,我怯生生地闯进了乡政府大门。棉花办公室两位同志正在忙。我说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春节期间,我到本区十几位新老通讯员家拜年.他们都感叹:现在写稿真难呀!在我们这些贫困乡村难得有什么新闻,一年里能被报刊电台用上三五篇稿,那就算了不起了。回顾我几年来写稿的亲身经历,我以为:只要多留心,即使在偏远的乡村,也是有新闻可写的。我是1982年5月开始写稿的。当初稿子被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