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竞争者之间技术联盟的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竞争者之间技术联盟的形成有其特殊动因,因此对这种形式的技术联盟的管理难度更大。本文分析了竞争者之间技术联盟的动机,探讨了评价企业在技术联盟网络中地位的方法,最后提出了充分地利用技术联盟价值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技术联盟中合作伙伴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郭军灵 《科研管理》2003,24(6):109-113
技术联盟的伙伴选择是技术联盟组建过程中最重要的选择。本文首先对技术联盟伙伴选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了阐述,然后提出了联盟伙伴选择的一些标准,最后文章研究了一些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科技企业技术联盟管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提出高科技企业技术联盟的概念、根据高科技企业的特点阐述了高科技企业联盟动机,针对当前技术联盟成功率低的状况提出了技术联盟的管理步骤和方法,并创新性地采用定量分析法计算联盟各节点位置的有利性,提供选择联盟位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构建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的协调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肖南  钟书华 《软科学》2001,15(4):83-87
在企业技术联盟实践中,失衡与冲突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文章首先从六个方面叙述了企业技术联盟产生失衡与冲突的原因;提出了对企业技术联盟的冲突进行监测与评估,并建立了一个动态监控模型;指出了协调是对企业技术联盟冲突的控制与化解;最后构建了企业技术联盟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战略技术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评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影响跨国公司战略技术联盟稳定性的外生和内生因素,建立了测度其对联盟稳定性影响程度的评估模型,针对联盟组建和联盟管理的需要以及影响跨国公司战略技术联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联盟的组建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建企业技术联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技术联盟伙伴的选择、发展战略联盟的步骤、联盟运行的问题,以及联盟终止决策等角度探讨企业应如何组建和管理技术联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戴建华  薛恒新  李晖 《情报科学》2006,24(2):247-250,258
动态联盟是在新的全球经济竞争形式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崭新的组织模式,其管理信息系统是联盟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技术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技术的动态联盟信息系统的软件构架,介绍了一个基于该软件架构的动态联盟信息系统模型,讨论了动态联盟组件式信息系统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产业技术联盟已成为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最重要手段。本文对我国及山东产业技术联盟的现状与发展瓶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在构建产业技术联盟中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联盟中的信息不对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技术联盟具有技术、经济和组织的不确定性。分析了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产生背景,讨论企业技术联盟内各成员问的信息不对称对联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联盟成员减少和利用信息不对称以增强其竞争优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技术联盟效益及其分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对企业技术联盟效益进行了分类,提出了理想状态下联盟效益和常和博弈分配方法,并认为,由于联盟效益的多样性,导致了效益分配模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度引导创新要素及核心知识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间的良性循环,有效刻画联盟企业间竞争策略与合作策略同时存在的复杂动态关系,以联盟企业不对称学习能力作为切入点,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竞合策略选择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演化稳定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对部分参数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相对探索比例的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越高;知识产权系数、协同收益系数以及联盟企业模仿成本的增加,均可以有效抑制联盟企业间竞争的产生,其中协同收益系数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联盟企业在探索性合作中所占比例的增加、在交易性合作中所占比例的降低以及自身所持有技术专有程度的提高,均增加企业自身发起竞争的概率、减少合作伙伴发起竞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商业模式下,颠覆性技术创新对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相关的理论研究对于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构建以齐美尔连接为自变量、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因变量、知识密度为中介变量、感知的知识所有权(感知的知识组织所有权、感知的知识个人所有权)为调节变量的分析框架,实证探究齐美尔连接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齐美尔连接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密度在齐美尔连接与颠覆性技术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感知的知识组织所有权在齐美尔连接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感知的知识个人所有权在齐美尔连接与知识密度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因中方技术能力较弱,外方通常缺乏与中方组建合作研发联盟的意愿,而是选择技术转让.中方企业提高其技术能力的一个主要方式,是与国内大学和研究机构组建产学研技术联盟,然后寻求与国外企业的合作研发.本文从中方产学研联盟介入角度研究中外企业技术联盟的技术转移模式选择问题,通过建立技术转移模式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中方产学研联盟介入对外方技术转移模式选择决策的影响,得到中方产学研联盟介入能够使外方选择合作研发联盟可能性增加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徐刚  张惠霞  范群林 《现代情报》2015,35(12):11-16
知识转移对文化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有效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冲突视角研究文化科技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的演化问题,构建文化企业和科技企业知识转移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参数变化对文化科技企业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冲突、知识冲突、知识转移量、惩罚额度等因素对文化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动态演化路径及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最后使用软件Matlab,检验文化和科技企业知识转移在不同收益环境下策略方案的选择和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主体的今天,在国外市场上的合法性问题已经成为巨大管理挑战,对技术影响因素的关注严重不足,将严重影响合法性的有效获取。本研究从浙江民营企业走入国际市场的跨国联盟中,选出符合条件的25个案例为基础进行分析,探索技术因素对联盟环境下合法性获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联盟属性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合法性作用途径,不同的合法性作用途径将产生不同的合法性获取效果,技术因素在其中起到重要影响。本研究将对合法性理论及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中的合法性获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组织距离对战略联盟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探索知识流动在其中扮演的中介作用。同时,引入知识保护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从而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以471家战略联盟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距离越远越有利于联盟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社会距离越近越有利于联盟企业突破式创新;知识获取和知识泄漏在技术距离和社会距离与突破式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知识保护能力负向调节知识泄漏与突破式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技术型企业从两个途径获得技术创新知识,一是通过企业内部过程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创造;二是通过企业外部过程,与市场进行知识交换、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分享和传递知识。技术战略联盟间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获得经济收益,但同时联盟企业之间的独立性、知识的特殊性不得不让企业考虑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讨论、问卷开发与调查和统计建模过程,结果发现:技术战略联盟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竞合"关系,无论企业与竞争对手还是与非营利性组织形成技术战略联盟,知识转移和交换均可以使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并且,企业在与技术战略联盟进行合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技术成果的法律保护、竞争性保护措施以及在企业内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实践,维护企业的核心能力,促进企业的创新效果。这种技术成果的保护过程在企业与竞争市场形成技术战略联盟的知识转移过程中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8.
选取新基建重点领域新能源汽车行业65个联盟及351个成员作样本,分别探讨政府、大学、企业牵头的3种类型新能源汽车联盟对新基建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齐美尔链为中介变量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创新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这3种类型新能源汽车联盟对创新绩效均有促进作用,齐美尔链在不同类型联盟与创新绩效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政府牵头联盟拥有更多齐美尔链的假设不成立;基于分类视角,政策导向型齐美尔链与创新绩效呈正U型关系,成果导向型齐美尔链与创新绩效呈线性关系,利益导向型齐美尔链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9.
研发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汤建影  黄瑞华 《预测》2005,24(5):20-25,43
由于研发联盟企业间的知识共享跨越了组织的边界,因此具有更为复杂的机制。本文通过分析研发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微观机制,从合作伙伴的技术资源强度、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技术知识的壁垒属性、伙伴间的相容性水平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研发联盟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结合151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上述四个因素对研发联盟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作用。最后提出了研发联盟改善知 知识共享绩效的措施以及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欧盟的企业技术联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丽韫  钟书华 《软科学》2001,15(1):13-15,22
本文讨论了欧盟企业技术联盟发展的经济、技术背景,分析了欧盟企业技术联盟发展的目的、现状及未来的五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