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就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
赵远隆 《小学生》2010,(4):62-63
最近,学校出现一种口号: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确实,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给小学数学教师提出的直接挑战是:数学教育必须走出精英教育,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学习有用的数学。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学,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风霞 《新疆教育》2013,(5):144-144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当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艳梅 《中国教师》2010,(Z1):324-324
<正>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递进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必不可少的途径。学生间有差异,这是客观事实,要展示出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实施适合每个学生优势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发展性教育就是毕生发展的教育,其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合作学习,促进每个学生都向着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由此,我们开展“小课题、小研究”和“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举行“纸模服装创新设计比赛”等一系列发展性教育活动,有效地发展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促进了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践行适合每个儿童的数学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发展性教育就是毕生发展的教育,其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合作学习,促进每个学生都向着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由此,我们开展"小课题、小研究"和"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举行"纸模服装创新设计比赛"等一系列发展性教育活动,有效地发展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促进了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校长》2011,(4):71-72
一、会议意义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的重要指导思想,经教育部国际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张灵芝 《新疆教育》2012,(8):131-13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