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传播存在传播种类少、传播范围小、传播效果不佳等问题。影响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传播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阅读要求高、读者阅读需求不高和读者阅读体验不佳等。在移动阅读时代,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传播应采取传播形式多样化和定位主要读者群的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王宏 《出版科学》2011,(4):45-49
对古典文学名著现代出版凸显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目前市场中古典文学名著重复出版现象严重,选题策划具有很大局限性,古典文学名著应该走大众化道路,针对不同的读者进行分层出版。同时,在装帧设计上,要准确把握图书艺术性与商品性的双重属性。面向市场,最终实现由数字化向数字出版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图书选题雷同重复出版之风日见其盛,且越演越烈,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不满和社会的密切关注。最近中央领导同志曾严肃地指出,当前出版界也同经济工作中存在重复建设的毛病一样,重复出书现象相当普遍。 据有关资料披露,有的出版社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急功近利,对处于公有领域的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和外国文学名著重复出版尤为突出,特别是我国四部古典文学名著,全国有几十家出版社涉足,自1978年—1996年上半年,有34家出版社出版了《红楼梦》53个  相似文献   

4.
立体阅读是同济大学图书馆以读者需求为第一导向,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服务而开展的创新型服务模式.其将简单的二维阅读转换为多元形象的知识传播渠道,将枯燥无味的被动灌输方式转换为立体生动、多样化的互动方式.立体阅读的活动形式主要有观展览、听讲演、看电影、读名著等.2012年,同济大学图书馆在校庆期间举办了“感受德国文化”立体阅读读者服务系列活动,获得了众多读者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5.
李广 《编辑之友》2011,(10):73-76
对于古代小说的阅读和研究,大多数读者都需依靠校点排印本。当代出版界排印古代小说分为两种。一是出版供大众阅读的小说名著的校注本,一是集中整理出版一些小说的善本、孤本。排印古本小说的目的不同于出版作为大众普及读物的古典名著小说。排印古本小说因其本着"补明清小说出版工作之空白,也为了保  相似文献   

6.
汪原放先生是我国第一个用新式标点和分段整理中国古典小说的老一辈出版家。从1920年起至1926年,他标点、分段出版了《水浒》、《儒林外史》、《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10多种古典文学名著,为祖国的文化出版事业作出了贡献。六十年代初,汪老退休之前,我在原上海出版文献资料编辑所与汪老同在一个编辑组学习,听他谈过有关当时标点古典文学名著的情况,还看过他撰写的100多万字的《亚东图书馆六十年》。我想借《编辑学刊》的一角,介绍汪老整理《水浒》等标点本的一些片  相似文献   

7.
轻度的阅读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名著,就是那种人人都希望自己读过但谁也没有真正去读的东西。这话的片面性显而易见,但也道出了名著的某些“特质”,即大部分名著都不是那么平易近人,总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普通读者阅读的障碍。于是,便有人在名著和普通读者之间搭起过渡的桥梁,以改编、画说等形式使深奥难懂的名著通俗化,以便普及开来。这种经改编、画说的名著,我称之为对名著的轻度阅读。阅读史上一个突出的成功例证便是西方关于莎士比亚戏剧的两部故事集。  相似文献   

8.
新闻追踪切合读者的阅读心理 中国是文明古国,在文明传承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继而形成一定的阅读心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是中国读者阅读心理的真实反映,<红楼梦>、<三国演义>和其他章回小说,在章末的吊人胃口之语,可以说是这些名著赢得读者的"雕虫小技"之一.读者的"后知欲"和作者的"下回分解",是"心理"与"小技"的关系.掌握了这般"小技",作者就能牵着读者走.  相似文献   

9.
刘志坚 《大观周刊》2012,(23):162-162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精华的沉淀,是人生智慧的结晶。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对于阅读名著趣味寡然,只是迫于考试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强迫自己去读名著,造成阅读效率低下。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对付课文和作文,对于课后的名著导读很少涉及,或者以考代读,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要点去应付考试。电视剧的普及,很多初中生误以为看电视可以代替名著阅读,这些都造成名著阅读死板僵化,达不到应有的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传承优秀文化的目的。高效的名著阅读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身心愉悦去阅读,带着情感去阅读,把阅读当成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真正使名著阅读发挥较好的审美和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10.
为同兄弟出版社交流创作、编辑工作经验,并听取美术家、作家、出版家对书籍设计和印制工艺等方面的意见,人民文学出版社于今年年初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人民文学出版社装帧、插图、书画展”。这个展览会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建社35年来美术工作的一次回顾。人民文学出版社主要出版优秀的当代中国文学作品,整理出版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五四”以来新文学中有代表性的作品,系统地介绍外国古典文学名著和有影响的外国现代文学作品,出版各种文学研究著作。在这次书籍装帧艺术回顾展中,这几类文学作  相似文献   

11.
刘维 《现代出版》2011,(4):63-66
"科学元典丛书"每一本图书都由其他出版社出版过,但市场反响普遍平淡。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编辑认真研究读者的心理,关注读者的阅读需求,在选目、内容优化、版式装帧上下足了工夫,将这些佳作名作重新策划结集出版,使得科学名著成为了畅销书。  相似文献   

12.
赵京凤 《大观周刊》2011,(48):114-115
当前农村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升学的压力使学生和家长都认为阅读名著会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业成绩,同时,学生的阅历和时空的限制使他们对名著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兴趣的支配和农村学校、家庭自身的条件限制使学生远离名著。针对这些现状,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搭建一个读书的平台,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激起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并做好督促工作,让名著阅读能持久地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3.
李小平 《河北科技图苑》2012,25(4):63-65,74
职业院校学生阅读现状是阅读时间减少,阅读率低;纸质阅读减少,网络阅读增多;冷落知识性阅读,热衷休闲性阅读;疏远经典名著阅读,亲近功利阅读。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阅读特点,职业院校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应树立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创造良好阅读环境,节省读者时间;调整馆藏结构,满足读者需求;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校园阅读氛围;培育学生读书社团;注重活动策划。  相似文献   

14.
编辑寄语     
《江苏图书馆学报》2011,(2):F0002-F0002
《新世纪图书馆》第二期如期出版了,虽然春节已过,编辑部同仁在此仍然给各位读者拜个晚年。去年底,南京图书馆举办了首届南图阅读节。阅读节受到省内外媒体的极大关注,报纸、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首届南图阅读节采用了“对话名著”方式,所选经典是《红楼梦》,在相关主题论坛上提出了学术新观点,并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名著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网络阅读共享是指读者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的以文本阅读为主体的阅读推介、分享、评价、传播的活动。随着网络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加剧,当前逐步形成了几种比较有特色的网络阅读共享模式,这些模式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满足了不同网络读者阅读、发表观点、分享阅读体会以及知识扩散传播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阅读内容共享方式的变化,带来了新型的阅读关系和新的问题与挑战。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内图书出版界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过去那种群雄并起、各个出版社之间相差无几的情况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异军突起、强者恒强的局面。前些年刮起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热和世界古典文学名著热,现在虽然已经降温,但像人民文学、上海译文、译林和春风文艺等...  相似文献   

17.
提升阅读品味,满足读者阅读需求,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高校图书馆有非常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是读者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主要场所,人们通过阅读积累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8.
编辑寄语     
自2010年起,南京图书馆成功举办了两届"南图阅读节",第三届"南图阅读节"也已在龙年岁尾如期举办,阅读节得到了省内外媒体的极大关注.这是南京图书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落实十八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建设好书香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所做的一份努力.第三届南图阅读节所选经典是《水浒传》,邀请了李昌宪、陈得芝、陈振等几位在历史、文学等研究领域有深刻造诣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做了主旨发言.本期以专栏形式把他们对《水浒传》的学术阐述,生动解读进行整理刊登,供读者细细品读,以期加深对名著内涵的理解,感受深层次阅读的愉悦.  相似文献   

19.
自2010年起,南京图书馆每年举办一届阅读节,最大特点是每年选择一部经典名著,确立一个主题,通过论坛、讲座、展览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为读者深入解读每部名著精义。前四届阅读节已先后选读《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等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从第五届起,开始陆续选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中国哲学名著,今后还要选读世界经典名著。  相似文献   

20.
为了帮助读者阅读和研究古典文学作品,对古典文学进行校勘、标点和注释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不管是前人旧注,还是今人新注,只要注释得当,读者都是欢迎的。怎样算是“得当”,自是很难下一个简单的定义。特别是对诗词意境的理解,自古以来,注家纷纭,莫衷一是。拿李贺的一首著名的诗《雁门太守行》来说,仅开头两句:“黑云压城城欲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