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临澧,素有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上世纪90年代,临澧以党政重教、全民兴教、依法治教的大手笔,捧回了全国首批“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和湖南省素质教育先进县等多项殊荣。一时间,全面追求农村教育规范化实践的“临澧经验”、“临澧现象”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2.
2009年,我到临澧县采访临澧一中的校长杨建宇,那天吃饭时,杨校长向我介绍同来的一个人,说:“这是我们临澧县实验小学的周乃恒校长,  相似文献   

3.
宋玉为官时间不长,奔波于湖北与湖南,且大部分剩余时间在临澧度过,因此,南楚民间文化无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流于笔头,断不能不有蛛丝马迹。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与临澧的亲密关系;穿过两千多年时空,在临澧的民间文化土壤里,我们追寻到他踽踽而行的足迹。  相似文献   

4.
不是为了过去,而是为了未来。——题记2010年7月上旬,我和老伴带着女儿和外孙女、孙女,祖孙三代一道回湖南常德的临澧、石门老家。我1992年从湖南调到海南,2001年退休。来海南那年  相似文献   

5.
丁召书 《湖南教育》2005,(19):43-43
我是1996年9月从湘西调到临澧的,在这之前,我一直在边远的土家山寨的乡村中学里工作。由于山高路远,交通闭塞,信息不畅,莫说看到过《湖南教育》,就连听也很少听说过。来到临澧后,当我第一眼看到《湖南教育》时,我就被她那健康的内容和优美的封面设计所吸引,对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来说,就像是黑夜里遇见了一盏明灯,冬天里遇见了一盆炉火,夏天里遇见了一股清泉,那兴奋的劲儿是可想而知的。真正亲密接触《湖南教育》,还得从世纪之交算起。1999年,我的处女作《运用歌曲配合历史课堂教学的尝试》在这年《湖南教育》的最后一期上刊发了。当时我捧着…  相似文献   

6.
沈克非简介:1942年8月出生,常德师专中文科毕业。1963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临澧一中、二中、四中(现官亭中学)工作过,1985年担任临澧县副县长。1994年,他主动申请到临澧一中担任校长至今。中学高级教师。 记者:沈校长,上次全省“普九”巩固提高工作会议在临澧召开时,与会代表对临澧一中的校园环境赞不绝口。在采访您之前,贵校办公室主任告诉我们,学校有国旗区、校主道区、球类运动区、西大门区、龙潭堰区等五大景区。学校有200多盆盆景,300多个品种的奇花异草。刚刚我们又看了一下校园,校内建筑、林带、…  相似文献   

7.
临澧县位于湘西北,面积1209平方公里,人口42万,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和著名作家丁玲的故乡。30年来,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临澧教育人手持彩练当空舞,挥动如椽巨笔,描绘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实现了临澧教育的激情跨越。  相似文献   

8.
三、关于宋玉在临澧及相关问题的讨论(一)问题的提出关于宋玉居住于临澧与终老于临澧的问题,清同治版的《安福县志》卷三十四《外纪·流寓》说的比较肯定,“周宋玉,归州人,屈原弟子。悯其师忠而放逐,作《九辩》五首,(笔者按:此据《文选》所载为言,《九辩》最早载于汉王逸《楚辞章句》,本不分段,《文选》选录其中五段,非是《九辩》全文。《县志》说不确。)  相似文献   

9.
临澧县位于湘西北,面积1209平方公里,人口42万,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和著名作家丁玲的故乡.30年来,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临澧教育人手持彩练当空舞,挥动如椽巨笔,描绘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实现了临澧教育的激情跨越.  相似文献   

10.
沈克非 《湖南教育》2002,(12):46-46
~~中学物理极值问题的分析@沈克非$临澧一中  相似文献   

11.
"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踏上临澧这片热土,采访临澧教育自1978年起至今30年走过的历程,置身于史诗般的风云之中,难以忘怀那作为全民兴奋点的高考奇迹,难以忘怀那一浪高过一浪的办学热潮和日夜坚守着的"普九"防洪堤,也难以忘怀那用双手催斤的素质教育奇葩……  相似文献   

12.
沅有芷兮澧有兰。一到临澧,立马感觉到这里尊师重教的氛围十分浓厚,教育丰收的芬芳扑面而来。记者禁不住想,临澧只是湘西北一个边远的农业小县,却是大家所夸道的教育强县、大县,其中奥妙何在?身为临澧县教育局局长、与讲台和教育结缘了整整30年的刘开民,微笑着为记者揭开谜底。  相似文献   

13.
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全省“普九”巩固提高工作会议在临澧召开本刊讯(记者龚鹏飞、特约通讯员江新军)元月14日至16日,全省“普九”巩固提高工作会议在临澧召开。这次会议是在我省绝大部分地方实现了基本“普九”的情况下召开的。世纪之交的“...  相似文献   

14.
大千世界     
著名作家丁玲晚年披露,说她是李自成后裔。丁玲原名蒋冰之,生于湖南临澧蒋家大院。其生父早年曾向她透露长期秘而不宣的家世。明末,李自成兵败后的一天,一位50多岁的汉子挑着一副箩筐,带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子和一位病重的妇女来到临澧。他自称姓蒋,借了一间破屋安身,过了十几年他扬言在地里掘出一罐金锭,遂成为附近十几县之首富。老人谢世后,蒋家的一支迁回陕西米脂,恢复李姓;留在湖南的仍用蒋姓。丁玲称,那位“逃荒”到临澧的“蒋”姓男人就是隐姓埋名的“闯王”李自成。  相似文献   

15.
完成全市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任务,是今年年初常德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要办好的十件大事之一。时间过去了一半,任务完成得怎样?6月14日,常德市人民政府以临澧为现场,召开了全市中小学危房改造现场会,各区县(市)长、分管教育的副区县(市)长,教育局长、财政局长、建设局长、计委主任等利用一天的时间,参观了临澧现场,总结了前段工作,并对照市委、市政府年初的工作部署和临澧等先进县市的成功做法,找差距,谈打算,达到了再动员、再鼓劲、再落实的目的。资金从哪里来我们知道,危房改造,最为关键的是钱的问题。常德市现有中小学D级危房面积20.…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1月23日,临澧四中教师唐鸿晓正在给学生编座位,突发脑溢血,倒在了讲台上,手里还攥着半支粉笔。消息传开,泪水浸透了四中校园。毕生躬耕教坛唐鸿晓1950年2月出生于常德县白鹤山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76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县教师进修学校、望城育英中学任教,1989年,调入临澧四中。从教三十年,他一直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始终坚守三尺讲台。他患有严重的  相似文献   

17.
熊志敏 《湖南教育》2001,(17):32-32
“沅有芷兮澧有兰”。在幽兰飘香的重镇临澧有一所闻名遐迩的名优学校,那就是临澧县实验小学。  相似文献   

18.
学者风采     
《娄底师专学报》2013,(4):F0002-F0002
陈志国,男,汉族,湖南临澧人,196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副校长,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中国材料发展现状及迈入新世纪的对策”项目咨询专家。  相似文献   

19.
短波     
日前,临澧四中聘请学校经营战略管理讲师、上维集团哈佛模式系统专家讲师吴刚,为全校200多名教师举办了一次学校管理知识讲座。这是临澧县举办“校园百家讲坛”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0.
丁玲     
《中文自修》2013,(31):2
我有如此一个美的梦想,这梦想是凌吉士给我的。然而同时又为他而破灭。我因了他才能满饮着青春的醇酒,在爱情的微笑中度过了清晨;但因了他,我认识了"人生"这玩艺,而灰心而又想到死;至于痛恨到自己甘于堕落,所招来的,简直只是最轻的刑罚!——《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1904.10.12-1986.3.4),原名蒋伟,字冰之,湖南临澧人。现代女作家。中学时代,丁玲就受到五四新文化的影响,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7年发表处女作《梦珂》,1928年,完成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