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因此,当每一个人企图尽可能地使用他的资本去支持本国工业,从而引导那种工业使它的产品可能有最大的价值时,每一个人必然要为使社会的每年收入尽可能大而劳动。的确,他一般既无心要去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对之正在促进多少。他宁愿支持本国工业而不支持外国工业,只是想要确保他自己的安全;他指导这种工业去使其产品能具有最大的价值,他这样做只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也像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这样做只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促进一个并不是出自他本心的目的。"(摘自《国富论》)"既然我们总是深深地为任何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所动而不为任何与他人有关的事情所动,那么是什么东西促使高尚的人在一切场合和平常的人在许多场合为了他人更大的利益而牺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爱     
正我们几乎全都毫无争议地认为,天下最富有爱心的人莫过于自己的母亲。可是,父亲呢?难道父亲不懂得爱?或者,他不知道怎样去表达爱?你是否也有一位这样的父亲?更多分享,更多经典父亲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母亲。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母亲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相似文献   

3.
预言     
我认识一个人为了知晓自己的命运,就让一个算命的看手相。他跟我说他这么做只是好玩,并不是真的相信。如果他事先征求我的意见,我必定劝他别这样做,因为这是一个危险的游戏。什么预言还没有说出来的时候,你不相信当然不难。这个时候用不着你相信什么,可能谁也不会去相信。一开头持怀疑态度并不难,但是以后就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男孩,他生于韩国南部一个小镇。他从小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同样一道数学题,其他孩子很快就能做出,而他却要做好久,有时还会做错。老师们都不看好他,他的父母对他没抱有任何期望,只希望他可以健康长大,做一个平凡但幸福的人。男孩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他从不自暴自弃,因为他坚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秉着这样的信念,他把父母和老师交代的每一件事、每一道题都认认真真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色彩,就像七色的彩虹有着不同的色彩。这个世界就是因为有着各种各样的色彩才变得如此的灿烂美丽。有些人因为自己的色彩不同于别人就刻意去改变。如果人人都这样做,那这个世界岂不是只有一种色彩,那岂不是很单调、很乏味?有些人看到自己和他人不同,就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别人,没有认识到自己。其实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而这个多彩的世界就是由每个人的闪光点所创造的。著名球星马拉多纳说自己不值得被人崇拜,就是因为他只读过小学。他就这样否定了自己,我觉得这是不足取的。虽然他只读过小学,可他能以精…  相似文献   

6.
用爱教育     
正想教好每一个孩子是所有老师真实的心愿,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是所有老师明白的道理。但是,老师也只是个平凡的人,会被情绪左右,特别是在焦头烂额、无计可施、失望透顶的时候更会做出违背自己心志的举动。教学经验粗浅的我,就是这样一路走来跌跌撞撞、磕磕碰碰。班上六十一个学生,他只是课堂上的一个比旁观者还不  相似文献   

7.
在职场中存在三种不同模式的人:攻击型、屈从型和超脱型,他们在处理职场人际关系的风格上有所不同。您属于哪种类型的人呢?不同类型的人应怎样处理好职场人际关系,减少因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压力呢?攻击型:这种类型的人倾向于通过攻击的方式,把人推开,和人结束关系。他们的家教一般是严厉的,父母希望他们长大成为一个重要人物,一旦做不好就会被责备。长大后,他们成为既谨小慎微又叛逆的人,常与人搞不好关系。父母的严厉使他们想反抗,可是自己的道德观念又不允许反抗父母,于是把生活中的权威当作父母一样来反抗,以发泄心中被父母压制的愤怒。他们长大后逐渐认同了父母的为人,也用攻击的方式来向别人表明他是重要的。这样的人减压办法是:先了解自己的特点以及自己性格的形成原因,逐渐从过去中走出来,这样才能处理好职场人际关系。屈从型:这样的人,就算别人侵犯了他的权益,他也会忍气吞声,不去表达自己的需要,不去维护自己的权益,结果往往也面临与人结束关系的结果。其实,他们不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许是因为害怕,想讨好别人,可是这样做令别人也感到很不舒服。屈从型人的减压办法是:要敢于表达自己的需要,敢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即使害怕,也要带着害怕去做。当然,也不要走向事...  相似文献   

8.
(二)指代对象有词,有句,有段,有篇就指代的范围而言,指代对象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一点也应使学生有明确的认识。有的指代对象是词或短语。例如,《想和做》中说:“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文中的三个“这样”,指代的对象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这个指代对象显然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是短语。有的指代对象是一个句子。例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明确指出:"如果一个人需要做自己喜欢的什么事情,他就是没有纪律也会经常去做的;所谓有纪律,正是一个人能够愉快地去做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一个人能做自己所不喜欢却是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是自觉自愿,无一点埋怨,也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或是得到什么补偿,这就是一种自觉的、崇尚美的行为,音乐课堂需要这样行为.那么究竟如何让音乐课拥有良好的课堂常规呢?  相似文献   

10.
罗红意 《早期教育》2001,(13):10-10
孔融让梨,不只是千古美谈,还是深深地影响着国人的一个道德准则。我们不否认孔融当时确实存在真诚的谦让,但当他作为一个道德榜样被树立起来以后,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许多做父母的、做老师的总是用这个标准去规范自己的子女、自己的学生,而很多做子女做学生的也总是演绎孔融的这个故事去迎合父母、老师的心理,以满足自己更大的欲求。有个案例很能使我们深思。有位记在监狱采访一个犯罪的女孩,女孩在陈述她走上犯罪道路的最初动因时讲了一个故事:在她小的时候,母亲拿回两个苹果,一大一小,她最想得到那个最大的,但话未出口,弟弟抢先说了要大的,不料母亲训斥弟弟道:要学会将大的让给别人。  相似文献   

11.
巴述丽 《家长》2011,(12):16-17
当孩子对某事有了去做的动力的时候,顺势去引导他,给他讲清道理,同时支持他、鼓励他、规范他,这样,我们一定能在与孩子的“过招”中胜出,使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1.做一个道德高尚的贤者。校长是学校的第一品牌。校长能否真正成为全校凝聚力的核心,关键在于他要让自己的灵魂“闪光”,让闪光的灵魂去照亮和引导全校的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3.
预 言我认识一个人为了知晓自己的命运,就让一个算命的看手相。他跟我说他这么做只是好玩,并不是真的相信。如果他事先征求我的意见,我必定劝他别这么做,因为这是一个危险的游戏。什么预言还没有说出来的时候,你不相信当然不难。这个时候用不着你相信什么,可能谁也不会去相信。  相似文献   

14.
实施创造教育,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理想的创造教育绝不只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而应该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道德都得到提升;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主体力量都得以增强;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将努力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而不是绊脚石;将努力做文明的生产者,而不只是文明的消费者;使每一个受教育者未来都能将自己的创造潜能和生命活力,投入到造福全人类的崇高事业中。创造教育肩负着培育大批创造性人才的重任;肩负着照…  相似文献   

15.
1+1的智慧     
自由离子 《初中生》2005,(15):12-13
我只是想让每一个中学生都不要有自卑或者总 是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的感觉,学学美国人:我能行! 每一个人都是天才,你也是。 "可是我觉得我一直很笨呀!" 很多人会这样说。那么,让我们来 做一个测验。  相似文献   

16.
刘萍 《宁夏教育》2006,(1):69-69
1、使孩子软弱无能。父母溺爱孩子,任何事情都帮孩子去做的话,就会使孩子软弱无能。同时,通过帮孩子做事情,父母也向孩子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我这样做是为你好,因为我对你不放心。如果孩子一直接受这样的生活观念,对他的心灵成长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反而会使孩子的自我价值观越来越弱.他也不可能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坚强。而且,这些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也非常弱,因为父母为他解决了一切阻碍他成功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刘蒙 《内蒙古教育》2012,(14):62-63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明确指出:"如果一个人需要做自己喜欢的什么事情,他就是没有纪律也会经常去做的;所谓有纪律,正是一个人能够愉快地去做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一个人能做自己所不喜欢却是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是自觉自愿,无一点埋怨、也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或是得到什么报偿,这就是一种自觉的纪律,一种美的行为,音乐课堂需要这样自觉的纪律,这种美的行为。那么,究竟如何让音乐课拥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我指的生命的丰富性不光是精神上的。因为许多人对自己的生活是不满意的。他似乎对自己于整个社会、世界存在着一种无法愈合的鸿沟。他对这种鸿沟的态度有时候非常无可奈何,他也并不希望去弥合这样的鸿沟。有时候他并不愿意要跨过去。也是这条鸿沟使得这个人与世界对立。卡夫卡就在表达这种人与世界的对立、矛盾和不相容。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这个东西,只是发现多少而已。当一个人在写作时,就有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去寻找所谓人与整个世界的对立,帮助你去看待这种紧张的关系。它帮助你建立了一个视点和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而你假如活在一…  相似文献   

19.
一、积极性、主动性的培养 积极性、主动性是每个孩子天生所具备的.只是有的表现得比较明显.有的表现得不明显。而让每一个幼儿发挥自己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是每一个幼儿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对于表现明显的孩子我们要积极引导.不明显的就需要教师去发掘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去引导、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启蒙阶段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阳光,普照大地;雨水,润泽万物。我,愿做一缕阳光,让每一位学生的心里都充满温情;我,多想化作一滴雨露,去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热爱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