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无论是解读以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唯物主义,还是以历史为解释原则的历史唯物主义,都应该把《资本论》作为主要文本依凭。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历史地而不是永恒地解释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商品和资本——它们作为社会形式是历史地获得的,也必将历史地失去;他唯物主义地处理自己的研究对象——他的主要批判对象是政治经济而不是政治经济学;他首先考察的是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拜物教性质,其次才是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拜物教观念;作为《资本论》研究的出发点,不是概念,而是社会的现象形态。历史地解释研究对象与唯物主义地处理研究对象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不能合并的原则。对于《资本论》的解读,可以使我们对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从抽象走向具体。  相似文献   

2.
《资本论》第Ⅰ卷中商品货币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意义蒋宏宾《资本论》第Ⅰ卷的商品货币理论《资本论》全部理论的基础,既适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拟就《资本论》第Ⅰ卷中关于商品货币的基本理论对于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关于货币使用价值的阐述,有两种观点,即“货币的使用价值是二重的”,抑或“作为货币的商品,其使用价值是二重的”,哪种表述准确、符合《资本论》原意和货币使用价值的实际呢?我以为,后一种表述准确,符合《资本论》原意和货币使用价值实际.从理论上来说,货币本质上是商品,但商品不等于就是货币。只有当商品成为其他商品的等价物时才是货币。一旦商品作为货币,则该商品就成为货币商品,它既是商品,又可成为货币,一身兼二任,其使用价值二重化了。一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即以其自然属性满足人们某种需要  相似文献   

4.
对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中提出的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含义,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理解.多数人认为,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如张薰华、洪远朋编写的《<资本论>提要》中就认为:"剩余价值从而资本的增殖究竟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呢?它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论>提要》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P88)我认为这不是总公式的矛盾,而是总公式矛盾解决的外部条件.这一点马克思讲得非常清楚:"他变为蝴蝶,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  相似文献   

5.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构建的资本循环公式来看,煤炭企业内部资金将经历G—W—G这三个职能,即货币职能、生产职能、商品职能.针对这三个职能,资金将在时间维度上依次经历这三个阶段,而在空间维度上则要同时存在于这三个阶段.为此,针对煤炭企业内部资金运动管理也应在此理论基础上展开.借助财务管理活动,优化资金运动管理可围绕完善资金预算管理、强化资金约束管理和增强资金统筹管理来展开.  相似文献   

6.
1.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原因及特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价值尺度是用来计算商品的价值"。教材中写道:"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7.
《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秘密,阐明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的实质,最终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人类达到和谐美好的共产主义家园。《资本论》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打破一个旧社会建立一个新社会,达到社会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政治目的。同时,透过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表象,《资本论》揭示了隐藏在商品、货币等物的矛盾表象中,实质是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对立。该书对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正确处理各种物质利益关系、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等举措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资本论》中,是否把逻辑必须与历史一致作为一个原则贯彻始终?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资本论》中,一些范畴的逻辑顺序,不论在本质关系上还是现象的实在发生上,都是与历史顺序相一致的,如商品—货币—资本的进程。对此类范畴的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是没有分歧的,分歧主要是一致中的历史内容,是包括一般商品发展的历史呢,还是仅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观点认为,在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设想中,马克思只有计划经济的的设想,而对市场经济采取了彻底否定态度。这是一种严重的理论误解。从《资本论》对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揭示始终结合对商品货币的分析这一点来看,我们认为,就研究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而论,马克思的研究仍然局限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界域。他所批判的并非市场经济本身,而是寄生于市场经济之上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他所否定的也并不是市场经济的活动,而是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合理所致的市场经济活动的无序化。因此,研究并领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有关商品货币运动的基本原理,并据以指导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观点认为,在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设想中,马克思只有计划经济的的设想,而对市场经济采取了彻底否定态度。这是一种严重的理论误解。从《资本论》对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揭示始终结合对商品货币的分析这一点来看,我们认为。就研究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而论,马克思的研究仍然局限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界域。他所批判的并非市场经济本身,而是寄生于市场经济之上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他所否定的也并不是市场经济的活动,而是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合理所致的市场经济活动的无序化。因此,研究并领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有关商品货币运动的基本原理,并据以指导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