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孙阳 《军事记者》2010,(1):21-22
照片,是报纸上第一个吸引读者的元素。无论是大是小,是黑白或是彩色,只要它出现在版面上,总是能最先引起读者的注意。因为照片可以使抽象的具体化,可以把发生在远处的事件“拉”得离读者很近,也可以让一些事件看起来更有人情味。当解放军报部队新闻版编辑每天在几十张、甚至近百张的图片中,发现令人惊叹的佳作时,那种如获至宝的感觉,以及那种试图立即与读者分享的冲动,都会令我们感到振奋,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怎样认识图片、如何使用图片,使之赋予报纸更强的生命力和活力,也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经济摄影报道是当前新闻摄影的热点和难点。如何使这类照片吸引人,许多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下面我从一个版面编辑的角度,来谈谈对经济新闻摄影的看法。 首先是新闻,而不是“艺术品” 一张新闻照片,版面编辑是否采用,如何用,首先取决于它的新闻价值有多大。报纸是新闻纸,新闻版就更加强调新闻性。新闻就是新闻,新闻不是艺术。摄影记者的报道首先必须是新闻。没有—个新闻编辑用艺术摄影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摄影报道作品。摄影报道的“好看”,首先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性上,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价值上,而绝对不首先体现在简单意义上的照片的“美”上。那种把摄影记者的最高追求理解为应该是“艺术摄影家”的价值观,对摄影记者是有害的;当这种价值观被版面编辑接受并体现在报纸上的时候,报纸就会变得不伦不类了——由于版面上的照片比文字醒目,因此读者对照片新闻性的要求就更高,-旦照片不是新闻,版面编辑用得愈大,报纸就愈显得难看。 什么是“新闻”?这里无须做理论阐释。但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读者看报先看什么?那些真正吸引读者的,大多是“新闻”——新闻照片的拍摄原则还是要从此入手。让读者拿起报纸,首先看你的照片!  相似文献   

3.
王伟  房宝树 《新闻传播》2005,(11):68-68
“如今的媒体已经进入一个读图时代,人们喜欢看电视活动的画面,看报纸第一眼进入视线的是生动的新闻照片。所以一张报纸没有好的新闻照片就会失去很多读者,就会失去竞争力。”这是鹤岗日报社社长杜广成说的一番话。鹤岗日报社十分重视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作用,要求摄影记者多深入现场,多下功夫,多拍好照片:要求编辑们要重视图片新闻,好照片要上头题,要给大版面。  相似文献   

4.
任阿一张报纸,读者接触它的第一感知是它的整体形象,即它的版面。好的版面,往往是以一张优秀的照片,一行奇特的标题之类首先吸引读者;同时,因为这些照片新闻、标题等等排列得恰到好处,促使读者顺着编辑的组版意图,兴味益浓地读下去。可见,一个版面有无好的个体——即新闻、图片等等,以及这些个体按怎样的方式统一、组合在一起,直接关系到报纸的宣传  相似文献   

5.
新闻图片对于报纸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张报纸如果办得好,那么它的成功之处必然有一个是“善于运用新闻图片”。换句话说,只有善于运用新闻图片、充分发挥新闻图片作用的报纸,才是一张办得好的报纸。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期间,北京日报的《亚运专刊》所以受到好评,照片选用得好、处理得突出,是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时间过去七八年了,有些经验性的东西仍值得总结。《亚运专刊》敢于给好照片以大版面的风格为什么没有完全继承下来?本文试图探讨一下观念上的原因。此外,本人在当编辑的若干年里,在处理新闻图片上有些教训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在电视普及到家庭的今天,世界各国的报纸、杂志为争取更多读者,纷纷推出图文并茂的版面(一般图片与文字的比例为三比二),使读者不时产生新鲜感和很强的读(睹)报欲。 近些年来,我国报纸和杂志对新闻图片的作用也重视起来了,但与发达国家的报刊比较,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从报纸的现状看,一般在一个版面上只有一至三张照片,多数照片是作为“图片新闻”刊发  相似文献   

7.
1995年初夏,我赴美探亲访友期间,经常翻阅当地报纸;今年奥运会期间,旅美友人又多次寄来很多报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图多、图大、图的色彩。重视图像已成为美国报纸版面发展的一个趋势。照片:创造瞬间的吸引力照片,它为一天的新闻制造气氛,它诱使人们去读一条本来可能会被忽略的报道,它刺激视觉吸引读者去买一份报纸。在美国报纸组版编辑中,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要忘记图片的价值。”因为照片在版面上可以造成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报业的飞速发展,报业竞争的日益加剧,报纸愈来愈强化形象新闻,图片编辑的作用也就更加显得重要。在报摊前,一张报纸能不能让读者在几分钟内决定是否掏钱购买的关键,往往取决于报纸的版式和照片的使用。报纸首先要给读者一个崭新的形式,其中照片带动版式变化的作用不容忽视。照片在版面上要少而精,要用大。照片本身就是视觉新闻,大照片的视觉形象就会更加突出,充分发挥新闻照片的优势,具有强烈地视觉冲击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少而精,能使版面干净、简洁、照片突出,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觉,效果好。但并非新闻照片都是越…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照片来配合文字报道,起关键作用的通常是图片编辑。报纸图片编辑对照片的选择,要比文字编辑对文字的修改更加重要。读者对文字报道中描写的事件往往会产生目睹形象的欲望。尽管许多研究已经证明照片具有增加读者的力量,增强传播效果的力量和影响读者认识的力量。但是在报纸编辑往往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如对照片的剪裁、复制质量或新闻价值,不是象对文字稿那样进行认真的研究。每当版面受到限制时,照片通常首先被删去,而当版面有余时,又是首先扩编文字稿而不是扩编照片。这种对新闻摄影缺乏认识的偏见应该得到纠正。研究人员调查了美国中西部的《电讯先驱报》、《每日缩影》等四家报纸的读者,发现《电讯先  相似文献   

10.
挑选好照片的原则:“你要让我吃惊” 曾:中国报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摄影记者,少有图片编辑。近几年情况有所改变,一些重视摄影报道的报纸开始高薪聘请图片编辑,还有些新兴的报刊聘请专职的图片编辑,使用摄影自由撰稿人。中国新闻摄影界目前也十分关注图片编辑的工作方式。《解放报》的图片编辑是怎样工作的?一张照片从选择到最终印刷,大致流程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1.
新闻图片除了具有新闻的一般特性——真实、新鲜、公开外,还有自己的特性——纪实性和形象性.如果一张报纸,整版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人们看报时就可能囿于一种压抑而不是轻松的氛围.人们拿到没有图片的报纸常说出一句不高兴的话:“这不是报纸,是传单.”所以报纸重不重视新闻图片,是有没有读者观念的大问题.李瑞环同志在接见《渴望》电视剧组人员时说过一句话,电视要发挥教育的作用,首先是叫人愿意看.报纸何尝不是这样!报纸要完成党交给的宣传任务,就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力求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包括使用更多的好照片,使读者喜欢.  相似文献   

12.
当人们跨入21世纪迎来崭新的信息时代时,电视新闻的连续挑战以及横空出世的网络媒体的强劲冲击,在时效上和空间上对报纸新闻构成的竞争更加激烈。报纸这张“新闻纸”要发挥快速传递、解读信息的作用,让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站”起来,发挥其“一图胜千言”的作用就更为重要了。如何让新闻图片在版面上“站”起来,除了总编辑出好点子、起好关键作用,摄影记者提高素质、拍出好图片外,处在报纸的“总装车间”、选用图片的第一道关口的版面编辑,对作品的新闻价值的把握和对新闻图片所包含的形象价值的解读水平至关重要。报纸编辑在选择使用新闻图片时,必须树立“敏锐的信息传播意识”、“强烈的典型瞬间意识”、“鲜明的画面美感意识”,才能慧眼识珠,将主题鲜明、构图新颖、有强烈震撼力的佳作编排在版面的显著位置上,让广大读者打开报纸就能被它富有穿透力的组合所吸引。敏锐的信息传播意识新闻摄影是通过照相机镜头对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现场选择纪实,来达到发布新闻传递信息的目的。新闻摄影的这一特征,决定了版面编辑在选编新闻图片时首先必须具备敏锐的信息传播意识。只有这样,编辑才能从大量的来稿图片中,及时、准确、大方地选编那些包含了大量信息,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新闻图片是报纸的窗户、版面的眼睛。有人说:图好一半版。一张好的报纸,应该是文图并茂。而一幅好的新闻照片,则应当是图文俱佳。好照片配上好文字,就如同锦上添花,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相反,一张好照片不能配上好的说明文,就会使照片显得平庸。那么,要写好图片配文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照片新闻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它以摄影手段记录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实,它通过新闻形象向读者传播新闻信息和内容。西方新闻界有句名言,叫做“一图胜千言”。我国报界也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可见,新闻图片相对于报纸来说是何等重要。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在他的作品《父与子》中说: “一张照片表现出来的东西,如果用书本来说,可能需要一百页的篇幅。”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穆青在《论新闻摄影》一文中也指出: “新闻照片能使读者了解到新闻内容,又能享受视觉上的美。”因此,新闻照片比文字报道简洁、生动。  相似文献   

15.
进入1999年,成都市的几家主要畅销报纸不约而同地在一版刊登巨幅新闻图片,最大的一幅图片达27.5厘米(超过10英寸),而且几乎各报每天都在一版刊登一张巨幅新闻照片,产生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一时间,好评如潮,有读者说:“手捧近期报纸,无需太多的文字说明,只要一看画面,即能触景生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是现代报纸的标志 认识有待加强 走向市场经济的报纸,为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都在不断扩版,报纸一版的封面作用越来越明显,一版的图片和标题起着导读的作用,刊登于此的大照片对读者就更有吸引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张在“读图时代”问世的新生报纸,三峡商报如何实施“两翼齐飞、图文并茂”的谋略?选择何种图片激活版面?用什么图片开发读者注意力?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实践告诉我们,要把新闻图片运用好,关键在于会不会“读图”。摄影记者会“读图”,就能抓拍到新闻含量大、冲击力强的图片;编辑、主编会“读图”,就能充分发现或挖掘新闻图片的含金量,在版面上为它安排一个最佳位置;社长、总编辑会“读图”,就能在整个报社营造一个高度重视和科学运用新闻图片的良好氛围。我们经过不断探索,在运用新闻图片上逐步深化了…  相似文献   

17.
当今报纸已进入了“读图时代”,而“图文并重”也成为当今报纸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新闻图片的运用越来越被重视,图片报道在报纸新闻报道中已真正担当起主角。图片新闻是报纸这一特殊商品中重要的包装元素和商品要素,被称为报纸的“眼睛”。要让报纸的“眼睛”亮起来,新闻图片要“善于说话”,要能通过图片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限度满足读者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新闻素养和过硬的摄影本领,在“抓拍”上做足文章。  相似文献   

18.
在电视大范围走进家庭的今天,世界各国的报纸,杂志为争取更多读者,纷纷推出图文并茂的版面,使读者不时产生新鲜感和很强的读(睹)报欲.近些年来,在我国报纸和杂志上的摄影图片也渐渐多了起来.从各大小报纸的现状看,一般在一个版面上有一至三张图片,多数照片是作为“图片新闻”单独刊发的,与版面上的消息,通讯文章没有联系.在一张报纸上,除了要精心制作每一篇通讯、消息的标题外,若能配发多幅构图新颖、新闻性强的相关照片,这样,这张报纸就有看头了.本文仅就作者的通讯、消息稿配发组照的新闻效果问题试作探讨.无论是人物通讯还是事件通讯(亦称工作通讯),是人物消息还是事件消息(不论静态消息还是动态消息),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配发新闻组照的.小篇幅的通讯或消息,可配上一至二幅与所报道的人或事物的照片,大篇幅的可顺理推之.这样处理新闻稿,既可克服报纸上的长文章,达到“短些,再短些”的目的,又可美化版面,让读者用短时间从短文和图片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中国日报》就以其图文并茂著称,在世界英文报报林中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3年6月1日,全世界瞩目的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库开始蓄水了。所有报纸,无不腾出版面;许多镜头,一齐瞄准了三峡大坝。对于如此重大事件的报道,任何一家报纸,其实既不愁文字,也不愁照片,因为新华社为我们储备了足够的稿源。读者拿起任何一张报纸,打开任何一个电视新闻频道,都会了解到这一工程的进展情况通用新闻或公共新闻,是任何一家媒体都无法拒绝的,也是不应该拒绝的。所谓一报在手,天下大事不漏,靠的就是对通用新闻的充分利用。然而,全靠通用新闻撑市面的报纸,必是一张缺少魅力的报纸。这就要求编辑  相似文献   

20.
浅谈彩色报纸的编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最近几年 ,彩印报纸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人们看过彩电以后 ,还会要看黑白电视吗 ?”据此 ,自信的编辑们认为 ,黑白报纸只要加上彩色 ,就一定会更受读者欢迎。于是 ,报纸版面上不仅图片是五颜六色的 ,就连标题乃至底纹都是五彩缤纷的 ,好像不多用些色彩就不好看 ,就对不起价格昂贵的彩印设备 ,也称不上现代化的彩印报纸。也许 ,五光十色的标题和图片确实能使版面“漂亮”起来 ,一下子吸引一些读者的注意 ,但这并不是现代报纸的标准。要编好符合现代要求的彩色报纸 ,编辑必须对色彩的构成和功能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并根据现代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