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的出版市场在全球是数得着的大市场,漫画在这一市场中到底能占多大的份额呢?让我们先来看几个数据:2002年日本出版业的销售总额是23万亿日元,该数据,包括杂志在内的总数为7.5亿种印刷出版物,2002年出版业销售总额的22.6%或者说是印刷出版物销售的38.1%来自漫画.这一市场自从1995年以来在印刷出版物中所占比重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然而即使这样,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漫画能像日本这样在出版市场中占如此大的份额.如果我们把日本的出版业看作是一张圆桌,那么漫画就是它的一条桌子腿,如果漫画这一市场陷入危机,那么整个出版业都将无法支撑.  相似文献   

2.
甄西 《出版参考》2007,(6S):33-33
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日本出版行业开始走下坡路,“崩溃现象”持续不断,出版销售总额从1996年的2.69万亿日元(1万日元约等于700人民币)下降到2006年的2.18万亿日元。但是,也有一大批日本出版社自强不息,千方百计“制造”畅销书和超级畅销书,不仅使自身虽处萧条时期却繁荣发展,而且还从总体上减缓了日本整个出版行业下滑的速度。本刊从5月份开辟“日本畅销书的故事”一栏,介绍2000年前后至今的日本畅销书案例,以供本国出版同仁学习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2010年被称为日本数字出版元年,从这年起,日本的数字出版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据《电子书籍商业调查报告书2015》显示,2014年日本数字出版业的销售额为1266亿日元,相比2013年上涨了35.3%,约占图书出版市场的13.5%,相比2013年数字出版图书市场份额多3.5%.近年来,日本因为人口减少,年轻群体“零看书”等原因使得纸质版图书销售量逐年减少,但是日本数字出版市场却在不断增长,其数字出版业已经涉及电子词典、电子图书、数字期刊、手机小说、数字报纸五个领域,数字出版业在日本政府扶持和本行业自身的努力下,发展形势相当乐观.  相似文献   

4.
甄西 《出版经济》2004,(3):64-65
据日本<出版新闻>报道,日本出版劳动组合联合会公布的2003年1月至6月日本出版业各类企业员工的月平均工资额表明,2003年上半年日本出版业持续不景气,出版业者工资收入的两极化倾向更加明显,最高的如光文社,员工的月平均工资为809166日元;最低的如东光堂,员工月平均工资仅为197500日元.  相似文献   

5.
甄西 《出版参考》2007,(5S):32-33
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日本出版行业开始走下坡路,“崩溃现象”持续不断,出版销售总额从1996年的2.69万亿日元(1万日元约等于700人民币)下降到2006年的2.18万亿日元。但是,也有一大批日本出版社自强不息,千方百计“制造”畅销书和超级畅销书,不仅使自身虽处萧条时期却繁荣发展,而且还从总体上延缓了日本整个出版行业下滑的速度。本刊将从5月份开辟“日本畅销书的故事”栏目,介绍2000年前后至现在的日本畅销书案例,以供本国出版同仁学习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甄西 《出版参考》2007,(5X):34-34,36
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日本出版行业开始走下坡路“,崩溃现象”持续不断,出版销售总额从1996年的2.69万亿日元(1万日元约等于700人民币)下降到2006年的2.18万亿日元。但是,也有一大批日本出版社自强不息,千方百计“制造”畅销书和超级畅销书,不仅使自身虽处萧条时期却繁荣发展,而且还从总体上减缓了日本整个出版行业下滑的速度。本刊将从5月份开辟“日本畅销书的故事”一栏,介绍2000年前后至今的日本畅销书案例,以供本国出版同仁学习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日本出版行业开始走下坡路,"崩溃现象"持续不断,出版销售总额从1996年的2.69万亿日元(1万日元约等于700人民币)下降到2006年的2.18万亿日元.  相似文献   

8.
据《日本时报》报道,日本有专家认为,日本的出版业正面临危机。目前,日本每天出版的新书品种约有200多种,图书和杂志市场销售额超过2万亿日元(折合186亿美元)。但每年都有几百家书店关闭,这一市场自1996年以来不断萎缩。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世界公认的出版强国,20世纪末全球图书出版销售总额约800亿美元,日本以91.26亿美元继美国与德国后名列第三。 日本有4500多家出版社,其中78%集中在东京。日本每年出版新书6.3万余种,杂志3400多神。日本出版业“杂高书低”,杂志约占出版营业总额的60%。几乎所有大出版社都以杂志为主要创收来  相似文献   

10.
据日本出版科学研究所调查统计的结果显示,2012年日本出版物销售总额为1.7398万亿日元(1万日元约合860元人民币),与2011年相比减少3.6%。日本出版物销售额对照表(单位:亿日元)日本出版行业的巅峰时期是在1996年,那一年的出版物销售总额为26900亿日元。2012年与1996年相比,减少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不论从规模还是品种来看都以大众出版为主导,著名的讲谈社、角川书店和小学馆都是大众出版社。因此,日本出版业的“大崩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大众出版业的“大崩坏”。在连续负增长的日本出版业中,仅有杂志一枝独秀,仍然维持着壮大的规模,日本几乎所有的大出版社都是以杂志为基础、以杂志为主要创收来源的。过分娱乐化的出版结构,使得大众娱乐出版极度发达。出版娱乐化导致了漫画泛滥,但漫画这种边缘形式很容易被其他娱乐形式取代。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信息和出版大国.日本的出版业在二战前后有过辉煌的历史,其市场规模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高峰,而在上世纪末涨幅下降,开始进入十年萧条期。日本出版评论家小林一博在《出版大崩溃》中,列举了大量触目惊心的出版“大崩溃”的事实。直至今日,日本的出版业虽有回暖,但仍然是在艰难中前行。  相似文献   

13.
博客出版:日本出版界的宠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由于日本经济增长缓慢,日本出版业也遭遇惨状,众多出版家纷纷倒闭,连讲谈社、小学馆等百年老店也难逃利润大幅下跌的厄运,使之成为日本出版失去的十年.在日本出版评论家小林一博的<出版大崩溃>一书里所描述的内容表现了人们对出版业持续低迷状态的忧虑.随着日本经济的逐渐复苏,日本出版业也出现了新的牛长亮点.战后发  相似文献   

14.
甄西 《出版参考》2014,(10):22-23
正由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冲击,日本印刷行业的下滑势头还在持续。和日本出版行业一样,下滑的谷底在哪里,谁也说不清。一、日本印刷业尽管下滑但有亮点1.从8万亿下降至6万亿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工业统计》显示,日本印刷产业2009年度的综合情况如下:"印刷·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为30318家,与2008年相比增加2.1%;从业人员为341040人,与2008年相比减少3.6%;发货金额(即印刷产值——编译者注)为6.320514万亿日元(1万日元约合780元人民币),与2008年相比减少8.4%;附加值为2.669119万亿日元,与2008年相比减少10.5%。  相似文献   

15.
台湾出版业在经济不景气中度过了2001年,出版业持续不减的萧条景象,使得业内人士不安,为探讨台湾地区出版业下一步的应对措施,金石堂2002年《出版情报》特刊特以“抢救台湾出版产业大作战”为题,邀请业内资深入士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激发我国图书出版业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导致了我国图书出版市场的外部性现象,使得我国有限的图书出版资源的配置效率较低,影响着我国图书出版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拟从经济学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刻的剖析,揭示其对我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的负面效应,并提出相应的矫正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二战前的出版强国,到二战后的出版大国,日本出版一直是世界出版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出版大国日本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书业危机.其突出表现为,自1996年开始,出版产值呈现出了"十年九降"的大滑坡.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信息和出版大国,日本的出版业在二战前后有过辉煌的历史,其市场规模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高峰,而在上世纪末涨幅下降,开始进入十年萧条期。日本出版评论家小林一博在《出版大崩溃》中,列举了大量触目惊心的出版"大崩溃"的事实。直至今日,日本的出版业虽有回暖,但仍然是在艰难中前行。据统计,近5年来,日本出版业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出版业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一直处于低迷之中,从1997年起更是连续4年负增长,每年约1000家书店停业倒闭,90年代以来约有1万多家中小出版企业从市场上消失。日本出版评论家小林一博惊呼:出版大崩溃的迹像已经呈现!在最近出版的小林一博的《出版大崩坏》中,列举了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日本出版业十年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曦 《出版经济》2004,(1):18-19
日本很早就被誉为"出版王国".的确,日本的出版业非常兴旺,虽然近几年有不断减少的趋势,但大大小小的出版社总保持在4300家左右,就业人员大约在高峰期大约有10万人,现在也保持在8万人左右.营业额在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依然能达到23000亿日元以上,其中前十名大出版社的营业额就占了总额的近百分之四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