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乐川 《出版科学》2012,20(6):17-21
蔡学俭先生是我国当代出版界一位著名的研究型编辑家。在他的编辑出版理论研究中,以图书质量为核心的编辑质量观,是他整个编辑出版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构成。本文从他编辑质量观的核心思想、编辑思想、编辑作风和编辑规范几个方面,论述他对图书编辑质量问题较为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自拟书刊广告:鲁迅编辑出版的一个侧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先生在不断的编辑出版实践中,形成了对书刊广告的深刻认识:即重视书刊广告对图书销售的促进作用,又强调书刊广告的真实性和社会意义.鲁迅先生的书刊广告实践和思想,对当代编辑出版人的职业道德、书刊广告实务和理念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他诞辰一百零五周年之际,为了缅怀叶老对编辑出版工作的卓越贡献,由叶圣陶研究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中国编辑学会共同主办,于1999年11月17日在中国版协“出版之家”举行了叶圣陶先生铜像揭幕仪式,随后召开了“叶圣陶编辑出版思想与实践研讨会”。铜像揭幕仪式于上午九时在“出版之家”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和新闻出版署特邀顾问王益为铜像揭幕。仪式上,许嘉璐和民进中央名誉副主席叶至善等分别讲了话。出席揭幕式暨会议的,还有中宣…  相似文献   

4.
叶至善在一篇回忆父亲叶圣陶的文章中说:“在长长的一生中,他做编辑工作的时间最长,超过了60年。”叶圣陶自己也曾说过,“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就告诉他:第一是编辑,第二是教员。”从1923年春进商务印书馆算起,直至1988年春逝世,叶圣陶在编辑出版这块土地上足足干了65年。在长长的编辑出版岁月中,叶圣陶满怀着对编辑出版事业的深挚热爱,编辑出版过《小说月报》、《中学生》、《国文月刊》等几十种刊物和  相似文献   

5.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94年第4期发表了该校文献情报学系级师张志强撰写的《赵家璧图书思想研究》一文,张以赵家璧先生民国时期的编辑出版实践为内容,对赵家璧先生丰富的图书宣传思想作了研究.他认为作为中国现代编辑出版史上著名编辑家赵家璧先生在实现图书选题、组稿工作的同时,对图书宣传工作同样给与了足够的重视,赵家璧的图书宣传思想具有下列特点:  相似文献   

6.
范军 《现代出版》2002,(2):59-61,64
一作为文学家的巴金尽人皆知,其实,巴金还是中国现代编辑出版史上著名的编辑家。巴金自己就曾说过:“我一直被认为是作家,但我也搞过较长时期的编辑工作,自以为两方面的甘苦都懂得一点。”犤1犦他作为编辑家的活动、思想和贡献,近几年开始受到编辑学界的关注。此处不打算就巴金的编辑实践与思想作全面的论述,只是从图书广告这个角度加以探索。二翻检《巴金全集》(18)“集外编”(上),我们发现巴金从上个世界20年代末到40年代末,在从事编辑工作时发表了不少图书广告文章,共计26篇。犤2犦其中,1929年6篇;193…  相似文献   

7.
出版家小传     
叶至善(1918—— )编辑家、儿童教育家、儿童文学作家。男。汉族。江苏苏州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国家教委教科书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兼秘书长、中国科普创作者协会副理事长。致力于少年儿童书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已经46年,继承父亲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和编辑作风,在中国少  相似文献   

8.
叶至善的编辑出版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至善是我国著名的编辑出版家、科普作家,22岁即跟随父亲叶圣陶学习编辑和写作,从事图书编辑工作长达半个多世纪,曾参与或主持编辑出版<开明少年>、<中学生>、<我们爱科学>等杂志等深受青少年读者欢迎的刊物,晚年参与编辑了<叶圣陶文集>(25卷).  相似文献   

9.
时群 《新闻窗》2014,(6):35-36
"为读者服务"的思想,是叶圣陶先生编辑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数十年编辑生涯中一贯的编辑工作方针。他在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的开幕词中强调,编辑出版人员必须"认定这么个方向,为的是为广大读者服务"。值此纪念叶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重新认识和学习他关于"为读者服务"的编辑思想,对提高我们现代编辑的自身素质,做好新时期编辑出版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磷彬 《编辑之友》2011,(11):94-96
王仿子先生是编辑出版界的老前辈,在长达70年的岁月里,辛勤耕耘,不懈劳作,为编辑出版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在出版实践中,还及时总结编辑出版、图书发行的经验和规律,写下了大量的文字。这些文字,是编辑出版界的宝贵财富,其出版理念值得我们认真地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巴金的图书广告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军 《编辑学刊》2002,(5):72-75
作为文学家的巴金尽人皆知.其实,巴金还是中国现代编辑出版史上著名的编辑家.巴金最重要的编辑经历是在建国前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和平民出版社的总编辑.特别是在文化生活出版社的十四年,作为总编辑的巴金负责主编文艺方面的书籍.他先后主持出版了二十多种文学类丛书、专集,这些丛书、专集,尤其是"文学丛刊"的编辑出版,奠定了巴金文学编辑家的地位.此处不打算就巴金的编辑实践与思想作全面的论述,只是从图书广告这个角度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读《我是编辑》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感,即如亲聆心仪已久的叶至善先生的谆谆教诲。叶老将近二十年来撰写的与编辑工作密切相关的百篇文章结集出版,诚如有人著文所说,是为我国编辑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重要的贡献。叶老在集子中论及编辑与编辑工作的方方面面,诸如编辑的本质与功能,编辑的地位与职责,编辑的素质与才干,编辑对稿件和资料的处理,编辑的选题、组织、审读、加工、编排、插图与封面设计,甚至还论述到图书的广告和发行。由于叶老长期从事少年儿童刊物的编辑工作和创作科普作品,因此在《我是编辑》中较多论述如何编辑少儿刊…  相似文献   

13.
编辑思想是编辑出版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意识体系,决定着编辑活动的成效及编辑成果的品质。在图书出版活动中,编辑思想主导图书内容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图书的传承价值和市场影响力。一、编辑思维与实践之关系:能动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读过《我是编辑》以后,很高兴最近又读了《父亲的希望》。叶至善先生的这两本自选集,从文章内容到选编思想来说,就是姊妹篇。前书主要选的是至善先生几十年来做书刊编辑工作的体会,《父亲的希望》一书则是反映了他二十多年来的工作、生活与思想。全书74篇清丽的文章,大都文字不长,没有严肃的说教和枯燥的议论,无论序跋或者正规场合的讲话,一些往事的回  相似文献   

15.
叶至善先生是叶圣陶的长子.他是1945年正式从事编辑工作的,直到晚年还在为父亲编文集,写传记,编龄长达60年之久.这在出版界当属凤毛麟角.先生还是著名的科普作家,当过出版社的社长、总编,又是全国政协常委、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民主促进会名誉副主席……但他最看重的头衔还是"编辑".他曾编过一本集子,书名便叫"我是编辑",干脆,明确,坚定,从中流露出来的是职业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16.
尽管编辑人员的劳动对象是图书,但编辑劳动的最终实现却是由读者决定的。这就是说,编辑人员编辑出版的图书只有为读者所接受,其劳动才具有实际价值,否则,便是一种无效劳动。那么,一个编辑人员怎样才能使自己编辑出版的图书确实为读者接受呢?道理很简单,那就是要根据读者心理开展编辑工作。它要求编辑人员做到: 1.当编辑人员编辑出版图书时,必须明确客观存在的读者需要。  相似文献   

17.
叶至善先生科普图书出版理念,主要体现在注重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创新与趣味性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报道,叶圣陶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和出版家,他在中国知识界和社会有极大影响。他一生有65年献身于编辑出版事业,致力于编撰教材,出版书刊,形成一系列的编辑思想。他认为编辑出版工作,是重要的教育工作。 最近开明出版社出版了《叶圣陶编辑思想研究》一书。该书收集了叶圣老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主要言论,还收有研究其编辑思想的学者撰写的论文。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作为中国近代著名作家和历史研究学者蜚声中外,代表作有《边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同时,他还有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身份——编辑。他曾从事编辑出版工作近40年,主持编辑的报刊达10余种,以主持《大公报?文艺副刊》闻名,对北方文坛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副刊编辑思想和实践对今天的图书与报刊编辑出版工作有非常重要的启迪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范军 《编辑学刊》2007,(2):50-54
作为书籍装帧艺术家、篆刻家的曹辛之(1917-1995)早已为人所知.但作为现代诗人、编辑出版家的曹辛之人们还了解不多,特别是对于他在编辑出版领域的成就论述几乎是空白.这篇短文专就其图书广告艺术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