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微型课题研究在我国众多中小学中是十分流行的一种教育科研模式,指的是中小学教师解决日常教育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形成一个研究课题,并且对课题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微型课题研究对促进中小学教学专业化成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微型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定的有效策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一、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分析微型课题研究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微型课题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周期短。微型课题  相似文献   

2.
微型课题是一种提升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机智,改善、优化教育生态与教学文化的“草根化”的教育研究形态。它来源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流行于民间,能对教师的生存方式、生命状态的转变产生深远的“蝴蝶效应”。微型课题“短、平、快”的特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在经历与自觉中前行,  相似文献   

3.
微型课题是一种提升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机智,改善、优化教育生态与教学文化的“草根化”的教育研究形态。它来源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流行于民间,能对教师的生存方式、生命状态的转变产生深远的“蝴蝶效应”。微型课题“短、平、快”的特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在经历与自觉中前行,  相似文献   

4.
《四川教育》2010,(2):59-59
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教师人人都做行动研究者。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载体是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是区别于一线教师感到“高”“大”“难”的正规立项的研究课题。校本微型课题研究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为了学校”而开展的关注教育教学细节,以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微小问题为研究切入点,在较短周期内完成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5.
阳泽  苟晓蓉 《四川教育》2006,(10):10-11
搞课题累,做研究苦,这是一线老师的普遍呼声;把研究当任务而简单应付,这是一线老师的常见行为。虽极不情愿这种“苦差事”,但评优晋级可加分,提拔重用是砝码,许多老师不得不去“装点门面”,不得不追求科研的“档次”,因而“书斋式”研究、“注解式”研究泛滥,理论研究、宏观研究盛行,低效科研、形式科研、门面科研层出不穷。中小学科研曲高和寡。出现了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的现象。 遵循“问题是课题、过程即探索、收获即成果”的理念,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问题解决。追求在实际中研究、以研究促进实践的微型课题研究,因其实用性、操作性强而成为中小学教师科研的发展方向。 有别于高校的理论研究和假设性验证。不同于学术专家的大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则侧重于应用研究、实践研究和微观层次的小型研究。微型课题是一种有别于“学术派”的非正式的教育研究活动,不需要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立项。案例研究、教学日记、教育随笔、教育叙事等是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研究目的是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智慧,促进专业发展,享受研究的过程和成长的喜悦。 微型课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也是教师踏上“幸福的研究路”的必经之途。教师要关注自身实践中有意义的事件和日常工作中有价值的困惑,要在看似无问题的“教学惯性”中发现问题,在问题成堆时聚焦某一个问题。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热情、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人格,进而丰富自己的情感,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实现自己的幸福理想。这是教师科研的真正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下,教师自己是幸福的,学生也是幸福的。[编按]  相似文献   

6.
"微型课题研究"是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教师之间团结合作,通过查找资料、讨论分析、实践、观察等对此展开扎实的研究,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并应用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其主要实施者是工作在一线的、贴合于课堂、学生的广大一线教师,这些教师在其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他们就是微型课题研究的主力军,正确把握教师在微型课题研究中的角色定位,是微型课题研究取得有价值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曹珊 《学苑教育》2018,(1):30-30
“微型课题”是一种“贴身式”的教育研究,它的意义在于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引领。课题以自己为对象,真问题即课题;以行动为引领,真研究即经历:以内驱为需要,真收获即成长。微型课题是教师所需要的教育科研,也是教师能完美操持的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8.
原生态,本意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将原生态用于课题研究,是想要体现课题研究在教学中的一种状态,即与教学融为一体,是教师教学生活中的一种本真与自然。原生态的课题研究,是从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形成课题,具有“微小”“普遍”的特点;课题研究过程融入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较真,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反思;在平日教学中多一些用心,多一些积累。  相似文献   

9.
微型课题研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在职培训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为解决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进行的小课题研究。通过微型课题的选题、实施、成果表达,语文教师可以在亦研亦教的微型课题研究中提升教学反思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从而促进其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微型课题研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在职培训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为解决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进行的小课题研究。通过微型课题的选题、实施、成果表达,语文教师可以在亦研亦教的微型课题研究中提升教学反思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从而促进其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健 《教书育人》2010,(7):40-40
“微型课题”是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建构和确立的小课题。教师参与微型课题研究的热情并没有因微型课题研究难达“阳春白雪”品级而消减,“短、平、快”的特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在经历与自觉中前行,昔日零星的“小作坊”变成了规模化的教师成就个人专业成长的“梦工厂”。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我走过了十四个春秋,曾痛感自己只顾“埋头教学”,而没有杰作,没有突出的管理能力,没有耀人的光环。但是在学校行政推动之下,我参加了“微型课题研究与教师知识管理”课题组,根据自己教育教学的实际,选择了个人微型课题研究。通过微型课题研究,我现在不仅“埋头拉车”,学会了“抬头看路”,还尝试着“伸头探路”。我感到我的工作很实在。  相似文献   

13.
回顾十四年的教师生活,我曾痛感自己只顾“埋头教学”,而没有杰作,没有突出的管理能力,没有耀人的光环。但是在学校行政推动之下,我参加了“微型课题研究与教师知识管理”课题组,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选择了个人微型课题研究。通过微型课题研究,我现在不仅“埋头拉印”,学会了“抬头看路”,还尝试着“伸头探路”,我感到我的工作很实在。  相似文献   

14.
杨淑娟 《四川教育》2006,(10):11-11
微型课题研究具有“短、平、快、活”的特点:短,即周期短。它不需要固守三、五年的研究周期,什么时候想研究了就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什么时候结题,十天、半月可以,一月、半年也行。平,即平实。微型课题研究立足于当前教学实际,针对教师教学中遇到的盲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开展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抓住一个“实”字就能出成果:课题源于教学“实际”,放在教学活动中去“实践”,研究活动要“真实”,研究过程要“踏实”,研究结果要“务实”……快,即收效快。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转入到下一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微型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研究方式,又是一种教学方式.这种"草根式、接地气"的研究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以微型课题研究为载体,搭建教学与研究衔接的"立交桥",引导教师将教学、研究、学习、培训融为一体,使教师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与提升.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教研活动中存在“教学缺研究,课题缺实效”的问题。如何让课题服务于教学?如何让教学走向研究?需要寻找一个可以将课题研究和日常教学有效结合的路径。通过对教育科学课题申报书和结题报告的有效整合,可以探索出一种运用课题思路研究课堂教学的新样式——课堂教学微研究。  相似文献   

17.
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围绕学科、立足课堂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研究方式,这种研究一般以"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教育教学问题而展开,是源于工作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反思。微型科研课题的实施,为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梅广稳 《课外阅读》2010,(12):83-85
我校梅广稳同志自2007年10月申报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区域推进“微型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子课题《微型课题研究与教师的知识管理》以来,带领全校广大教师深人开展微型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知识管理和专业化发展,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萍 《中学教育》2009,(7):7-12
“微型课题”研究直面教师所面临的真实世界,能够唤醒教师的专业意识,激发专业热情,使教师获得存在的尊严。“微型课题”的产生是教师的自觉行为,但是需要在更大的区域内加以推广。推过过程中应该坚持化“行政权力”为“行政引领”;以“研究课题”引领“课题研究”;用“示例研讨”探索“有效研讨”等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大力推行微型课题研究,并大力实施“全员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极大地提升了全区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我校在微型课题研究过程中,积极创新微型课题研究、管理和指导的形式,提高了教师参与微型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