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数学是中学一门基础学科。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下功夫上好每一堂课,使学生在45分钟内尽可能地理解和掌握好所学知识。一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是: 一、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要求 要上好每一堂课,首先就要备好每一堂课。备课时,我们坚持以课本为主,强调深人钻研教材。一是要求教师掌握教材的体系、安排,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重点、难点,从而明确每一单元以至每课时双基知识的内容和教学要求。二是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认真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状况。针对当前学生中有不少人基础知识不牢固、基本技能不熟练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每讲新课  相似文献   

2.
一、准确把握单元教学重点目标,体现训练要求的层次性。教师要准确把握每单元教学重点目标的基本点及教材单元重点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语文教材每个重点训练项目落实一个读写训练的要点,这些要点相互关联,诸多要点构成一个读写知识体系。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单元教...  相似文献   

3.
<正>1.以课标为依据,呈现教学目标的多元性。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围绕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五个方面来设计和编制,才能使英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更加多元化。2.以单元为长度,呈现教学目标的延续性。教师应该以单元为长度分析教材、把握教学内容。首先,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单元教学总目标和单个课时目标的关系。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必定是统一的,课时目标应服从于单元目标,两者之间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课时目标之间必定是系统性、递进的和连续性的,每一课时语言知识能力的推进,呈螺旋式上升的状态。其次,教师要注意系统设计小  相似文献   

4.
所谓说课,是指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简要准确的语言,讲述自己对所上的这节课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怎样对小学社会课进行说课,笔者认为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一)说教材分析。教材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一堂课的成败关键在于对教材的把握。通过说教材分析可以了解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情况。说教材分析即说清这节课在教学大纲、整册教材及单元的地位和作用,为后面将学的哪些新知识打基础。教学目标的设置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行为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教学中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课…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学习的途径日益多元化。但是作为在校学习的中学生,仍以课堂作为学习的主阵地。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主阵地,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呢?我的做法是:一、围绕单元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努力备好每一堂课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编排的。每个单元五篇文章,单元前都有“单元提示”,明确提出了单元教学目标及要求,这是我们教师进行单元每篇文章教学的依据。依据这个总目标、总要求,在熟悉单元每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总目标、总要求,确立每篇文章、每…  相似文献   

6.
课时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材单元目标的具体化,是最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目标。《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强调要"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教师要在把握整个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单元或课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突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7.
一、合理利用光盘资源,提高备课质量 首先,是充分研究教材。用光盘上课的教师更需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仔细研读教师教学用书,明确每册教材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策略等有关目标,对每一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的重点、难点要了然于心。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标 每堂课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每一课是一个section,由语言、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构建.有不少教师按部就班地上课,总是处理不完教材.其实没有必要完全处理完教材,教师应该明白,只要重点的活动被学生掌握就可以了.一个教师若过于注重细节设计,而不是围绕教学目标去设计课堂教学,就会给课堂教学留下败笔.  相似文献   

9.
熊建芹 《教师》2011,(1):41-41
一、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要以分析教材为基础 目标的制定要服从课标要求和教材目标体系。《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制定的总目标是通过教材这个载体来实现的,整套教材是个大系统.每一册书是一个子系统,每个单元又是个相对独立的小系统,每篇课文又是一个独立的更小的系统,这就要求教师从宏观整体上,从中观局部上,  相似文献   

10.
一、细化目标,做好课前准备 有效的语文课堂追求目标细化。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准确和明确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目标的准确应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安排在一定的学段教材的特定单元中的.教师要通过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来逐步落实课程目标。而语文课时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要服从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教学质量要提高 ,课外又要减负 ,关键在于教师要改变以往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说教式教育 ,当个好“导”师 ,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 ;变“教”师为“导”师 ,变“教”课为“导”课。一、课前准备1.备大纲——“导”课的范围《大纲》规定了教学所需达到的目标要求 ,它是教师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和计划的依据。离开了《大纲》要求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因此 ,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是熟悉《大纲》,这是“导”课的范围。一堂课要有其教学目标 ,不能谈天说地 ,漫无边际地遐想。2 .备教材——“导”课的线索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将书本知识转化…  相似文献   

12.
一、单元整体教学法实验的理论依据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著名英语教学专家丁浩老师,创建了英语课文整体教学法。其主要理论依据是“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其做法是引导学生完整地接触课文材料,整体地理解和学习课文。单元整体教学法与课文整体教学法的主要理论依据一样,即“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但它们又有相区别的一面:课文整体教学的核心是要求教师整体把握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而单元整体教学则要求教师整体把握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后者的要求是为了适应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写方式。高中英语新教材是按单元来安排教学内…  相似文献   

13.
一、语篇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误区1】语篇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教师只有充分把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才能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设计出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步骤与活动。但在平时的语篇教学中,不少教师一堂课下来要么教学目标不明确,要么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相似文献   

14.
1 目的、意义科学方法论是目标教学法的理论基础,目标教学法是启发式教学的发展.1995年9月在高一两班实施目标教学法以来,与对比班级开展的单元教学比较,目标教学法体现出如下优点:1.学生在每堂课明确努力方向,便于调整精神状态,2.当堂课的知识当堂消化,师生当堂知道教学效果,3.及时反馈信息,及时矫正,呈正态影响.而单元教学法则以一单元(一章为一单元)为界,教师在实施教学时显得对目标把握不够明确和具体,学生也不利于意义学习,给实际操作带来困难.从时间上讲,每单元一般需十课时左右,时间跨度较长,不利于及时反馈和矫正.目标教学法以课时目标化为基本方式,高中知识内容多,为了教学方便可以把每一节知识制订出教学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有固定的目标性,教师备课更于掌握好具体教学任务,体现出“小步子”教学思想,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5.
邬静芬 《江西教育》2001,(11):37-37
现行通用的英语教材都是按单元知识点来编排体例的,因此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教学时间等因素自主地制定教什么、学什么,并通过课后训练及时反馈、矫正,使学生达到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切实掌握单元知识要点。一、目标定向教学,量化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实际、科学,教学内容量化。只有量化,才能使教学目标明确化,才能使学生围绕着目标来学习,教师围绕着目标活动、学习,增加了有效的教学时间,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目标定向教学,克服了教学内容上的随意性。一堂高质量的…  相似文献   

16.
每一单元,在教材编排上都有其重点。我们在教学中,在传授知识方面,每讲一篇文章,每一节课,每一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围绕这个重点来进行。是否突出了本单元的重点,这是衡量我们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检查学生通过学习,是否把握了本单元的读写知识,也是检验我们教学工作的一种手段。我从八册开始,就指导学生写“单元总结”,并且把它作为一种课型来安排。通过实践,我觉得有如下好处: ①可以检验教师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总结教师的教学工作,改进教学方法。②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完整的印象,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相似文献   

17.
陈忠 《四川教育》2008,(7):55-55
一堂课的有效性,是教学目标的最后实现,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制定全体学生都要达到的目标.又要根据学情,制定一定的发展性目标,没有课前目标的预设.很雌在课堂上实现基本目标时,把握有差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确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师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功,也是单元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更是单元整组教学设计的关键。在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想更好地解读教材,首先要做的就是结合年段特点,明确单元承载的任务;然后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训练目标;再明确每一个课例所承载的任务,确定教学重、难点;最后根据同单元内容的相互联系进行教材的重组,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一、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要以分析教材为基础目标的制定要服从课标要求和教材目标体系。《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制定的总目标是通过教材这个载体来实现的,整套教材是个大系统,每一册书是一个子系统,每个单元又是个相对独立的小系统,每篇课文又是一  相似文献   

20.
"热是怎样传递的"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热"单元第六课.属于典型的探究课.让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那么,如何较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使整个探究活动更为有效呢?笔者经过实践,有这样的体会:教师必须真正树立"用教材教"的理念,智慧地把握好每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