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判别反馈极性和反馈类型快速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介绍了判别反馈极性和反馈类型快速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用瞬间极性法判别反馈放大器反馈的极性及其规律,归纳了最快捷捷的口诀、巧记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指出已有的几种判断反馈极性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简便,合理,普遍适用于判断交流反馈电路反馈极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结合图例对电子电路中的反馈极性与反馈组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反馈在电子线路中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正确判断反馈电路的极性、方式是分析、设计反馈电路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反馈电路的分析、探究给出了一些新的简洁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章主要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更简单、更直观的方法判断放大器中反馈的存在、反馈的极性以及反馈的组态。  相似文献   

8.
再谈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判断反馈极性比较全面和系统的方法 ,并指出判断反馈性时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采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极性问题的规律总结,得到简便易行的结论,帮助初学者较快掌握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反馈理论是《电子线路》中的重要内容,师专教材对反馈电路主要是进行定性分析,分析电路的反馈类型,反馈极性以及反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等.其中反馈极性的分析尤为重要,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现行的教材中,对反馈极性的分析都总结有一些规律,但不够全面,且分析的过程不能从反馈的概念出发,造成概念不清,学生不易掌握.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套分析反馈电路的方法和符号法则.1符号法则①标出输入端的电压、电流方向.假设电路输入端某一瞬间输入电压对地为,即,则输入电流正方向为流入基极方向,即②标出反馈电路各级…  相似文献   

11.
文章用方框图明确了输入信号、反馈信号等概念 ,分析了反馈极性的决定因素和直接效果 ,改进了传统的“瞬时极性法”。  相似文献   

12.
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被广泛采用,文章从反馈网络、反馈极性、反馈组态等方面对负反馈电路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判断负反馈的方法和技巧,最后以实例说明负反馈电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电路图入手,直观地给出了判定全分立元件反馈放大器是何类型的具体方法,并举例加以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4.
在电子技术中,几乎所有实用的放大器都离不开负反馈。反馈的判断在模拟电路中,已成为重要学习内容之一。笔者发现许多教材中对此判断方法表述篇幅过多、系统性不强。为此,本文归纳了有关反馈的各种判断方法,使之更简便,易于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15.
指出一般教材中反馈极性、类型的判断方法及其存在的困难;对一些文献中的简捷方法提出质疑;给出一种简捷明了、适用面广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用方框图明确了输入信号、反馈信号等概念,分析了反馈极性的决定因素和直接效果,改进了传统的“瞬时极性法”。  相似文献   

17.
在电子技术中,放大电路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含负反馈的放大电路.不仅可以拓宽放大信号的通频带.而且能提高输出的稳定度,改善电路的工作性能.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三极管的特性入手,分析了反馈极性和类型的判别,并提供了一些简捷快速的判别方法,以便对电路的性能有更好的了解.更易于学生对放大电路的掌握.  相似文献   

18.
瞬时极性法是目前众多电子类教科书中所提到的一种判断电路正、负反馈的方法。这一方法并不复杂,它把信号电压的变大用+号表示,信号电压的减少用-号表示。以往,我们一直按照书本上的方法进行教学,对基础好理解力强的学生来说,这是一条轻松的办法,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真正用好这一规则并不那么简单。特别是刚开始时,或电路稍复杂一点时,很容易迷失方向,造成判断的失误,请看下面的实例。   判断图中电路的反馈极性。正确的判断结果如图 (a)为负反馈;错误的判断方法及结果如图 (b)为正反馈,如此判断的理由是:①基极为+发射…  相似文献   

19.
反馈电路是电子电路中应用较广泛的电路。由于反馈可以便放大电路的性能得到改善,故在千变万化的电路中自然包含了不同形式的反馈类型。而如何迅速、准确判别电路中的反馈电路部分,则是初学者最感畏惧的。笔者根据众多的反馈电路,且从反馈形式上总结出四种类型,并对这些类型的判别方法和规律进行了理论和实际的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给出反馈极性和反馈类型的简易快速判别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