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准确解读文本是提升阅读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时出现的浅易解读、错误解读、偏离主旨解读的三大现状,提出教师文本解读时要遵循忠实性、质疑性、创新性三种原则,以作者、学生、教师身份运用四种方法来解读文本:追溯作者际遇,在时代中解读文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在语境中解读文本;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在活动中解读文本;提升综合素养,在反思中解读文本。以此提高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切实提升阅读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
张红 《现代语文》2011,(8):44-46
文本的解读是一切阅读教学的起始点,也是关键点。审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在文本解读方面存在着种种弊端。为此,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总结、归纳了从语文学科本位、编者意图、文本教学价值、拓展教学资源、主题多元化五个视角来准确解读文本的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赵帝 《文教资料》2014,(6):37-38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传统的三种文本解读理论进行分析,思考课堂文本解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对策:必须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师生共同参与文本、主动建构,在建构文本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塑造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4.
曾有专家对一堂好的阅读教学课提出了三个“关键”:一是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二是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至是机动灵活的教学实施。显而易见,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潜心揣摩教材”。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间对话的过程。”文本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凭借,因此教师要准确地解读文本,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才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能够为阅读教学增添厚重的内涵以及独到的设计,但是当下的语文课堂中,文本解读误区重重,严重制约了阅读教学效益的提升。因此,本文提出尊重文本内涵、跳出文本束缚、回归文本本位的轮回历程,从而有效走出文本解读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能力决定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实现文本与教者情感的高度融合;握文本体裁;解析文本,升华文本。  相似文献   

8.
一、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是否到位是检验语文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精彩的语文课堂首先源于教师解读文本的方式独特。文本解读要做到准确而又独特,需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从何种角度切入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难点。笔者认为从文本背景和思想感情两个角度切入进行文本解读,可以帮助解决阅读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从文本背景切入包括预习检测、导入呈现和课中穿插三种方法。从人的感情切入包括剖析作者情感和剖析人物情感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徐松 《中国教师》2012,(4):40-42
<正>文本解读是教师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关于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过程,是阅读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解读文本的准确与否、深入与否,都会直接影响着教学设计的优劣和课堂效率的高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体验文本内涵的过程中,习得语言,获得阅读技能,提高思维能力及得到情感熏陶。高效的阅读课教学来源于教师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文本的解读可以从文字,文学与文化三个层面及多纬度不断深入。本文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模块三第8单元第3课Marco Polo为例,探讨教师如何深度解读文本,根据阅读文本的题材和文体特点,设计阅读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深层含义,以实现高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2.
能否准确解读文本,直接关系着能否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关系着阅读教学的成败。许多成功的阅读教学,都是以教师对文本准确、深入、独到的解读为基础的。我们常常提及的“文本”包含了多重含义:立足于读者的角度,它代表的是作品;立足于编者、教者的角度,它代表的是教材;而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它代表的是“学材”。  相似文献   

13.
谁在对文本进行解读、依据什么对文本进行解读、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是阅读教学中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从语文学科性质的角度来看,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指向文本的解读,而是通过文本的解读指向语言能力的培养,文本是用来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材料。从阅读学的角度来看,文本解读要考虑到文本自身、文本作者的思想感情、文本的写作背景和读者的情感体验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从教学论的角度来看,阅读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文本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适度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工具,解读文本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本解读有准确、深刻、独到三个境界,只有对文本有一个深刻的解读,才能让学生学到文本真正的内蕴,进而与自己的阅读、写作联系起来,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阅读教学是多重对话的过程,排在第一环节的就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也就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这是阅读教学的前提。教师对文本解读得是否准确,直接决定了教学环节成功与否。本周听了两位三年级老师的课。两位老师都觉得把握不准说明文的教学,不知道要教些什么,该怎样教?我觉得两位老师的困惑来自于对文本的解读不是很准确,没有把准文脉,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导致了教学的难点没有突破,学生对应该掌握的概念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6.
谁在对文本进行解读、依据什么对文本进行解读、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是阅读教学中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从语文学科性质的角度来看,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指向文本的解读,而是通过文本的解读指向语言能力的培养,文本是用来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材料。从阅读学的角度来看,文本解读要考虑到文本自身、文本作者的思想感情、文本的写作背景和读者的情感体验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从教学论的角度来看,阅读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文本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适度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林莲冬 《考试周刊》2014,(6):105-106
文本解读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文本解读的过程和处理其实就是教学设计的过程,除了对教材进行解读外,还要对学生进行解读。本文以新目标七年级的一节阅读文本解读为例,阐述基于学生的多元解读阅读文本,帮助学生解构文本,建构阅读体验的过程,把阅读文本有效地转化为阅读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是根本与关键。一则《祝福》探究性学习教学案例采取专题辩论活动,实现语文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学生文本解读思想观点出现分歧,文本意义探究发生偏离。这则《祝福》教学的文本解读批评引发以下三条重要启示:文本解读不能脱离文本语境和社会历史环境;专题辩论不失为解决文本解读思想分歧的重要路径;好课并不在于教师的精彩表现,而在于教师发挥作用让学生观点言论出彩。  相似文献   

19.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但在当前教学背景下,很多教师忽视了对文本解读教学价值的挖掘和学习,导致文本解读陷入困境。本文从教学实际入手,解读了文本解读价值的误区,并提出了困境突破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教材中的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媒介和凭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正确解读文本,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文本的内涵,感受和领略文本赋予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