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春建 《班主任》2006,(4):27-28
老师让家长签字有多种情况:(1)评价性签字.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针对孩子的问题与老师交换意见,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如对考试卷签字就属于这种情况.(2)督促性签字.针对一些自觉性较差的孩子,提醒家长配合,促使孩子早日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如对要求背诵、听写的家庭作业签字.(3)事务性签字.  相似文献   

2.
目前要求家长签字的现象较为普遍,对此褒贬不一。它关系学生的作业行为和作业效果,左右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巩固,影响师、生和家长三者之间关系。不少教师要求家长给孩子的作业签字,是考虑到小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较差,希望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配合老师督促、辅导孩子认真按时完成作业,通过教师家长共同努力教育,养成小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相似文献   

3.
杨小杰 《时代教育》2007,(10Z):25-25,34
长期以来,很多家长认为教孩子学会学习只是老师的责任和任务,然而笔者认为: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固然要教孩子学会学习,但教孩子学会学习也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其中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教孩子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现象:星期一校门前,家长笑着对老师说:"老师,孩子交给您,就请你多多教育!学习的事情我们是管不上他啦。"星期三放学后,家长拉着孩子气势汹汹地来找老师理论,"你们这是什么学校呀!孩子让人欺负了,老师是干什么的?把那个打人的孩子叫出来,我们跟他没完!"  相似文献   

5.
我在和家长交流时发现一个问题,现在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习惯于进行"饭碗危机"教育,而不习惯、不擅长进行"梦想"教育。我认为只有点燃孩子的梦想,让孩子为梦想而学习,才能由被动变主动,由"苦学"变"乐学"。很多家长同意我的观点,但是他们很苦恼,孩子的梦想总是飘忽不定,朝三暮四。杭州一位妈妈说,孩子小时,看"女子十二乐坊"组合拉二胡,说长大也要当二胡演奏家。  相似文献   

6.
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会学习,好好学习,可是有的孩子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互相切磋的不是怎样学习,而是怎样少学习,不学习。有许多办法:上课走神,作业磨蹭、偷工减料,考试作弊,替家长签字,报喜不报忧,装病不上学,甚至离家出走,等等。  相似文献   

7.
许多家长认为给孩子的作业、试卷签字,太麻烦了!其实给孩子签字可以很快乐很轻松。许多家长认为老师要求家长给孩子签字是把自己的教育责任推给家庭,其实家庭教育也可以通过签字大做文章。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的学校“家长签字”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此招甚至成了部分教师的“法宝”,似乎一签字,教育质量就提上去了,孩子就取得大的进步了。笔认为靠“家长签字”来监督孩子学习、来实施所谓的教育,实在是井底观天之见、鼠目寸光之举,而且治标不治本,对孩子潜能的发掘和可持续性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相似文献   

9.
不知从何时起,"家长签字"作为监督孩子学习的形式,被各地教师所推崇。笔者也参加过家长会,会上老师也曾强调:让家长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字,一是为了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二是督促父母尽监管孩子的责任。的确,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0.
马鸣 《广西教育》2014,(20):26-26
"已听写三遍""已背诵""已预习"……自从孩子上了小学,家长每日在孩子作业本上例行"签字"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然而近日北京市的昌平城关小学、朝阳白家庄小学、农科院附小、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等部分小学却开始实行家庭作业"家长免签"。校方管理者称,此举旨在减轻家长负担,增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但一部分家长和老师对此存有异议。(3月23日《北京青年报》)长期以来,"让家长签字"已经成为一种"教育惯性"。不单是家庭作业,平时的测试卷、成绩单、社会实践表等,  相似文献   

11.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老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走向。教育好孩子是家长终身的责任,所以家长需要进行持续性的学习。本文旨在阐述家长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培养优秀孩子。  相似文献   

12.
我是教师,又是孩子的家长。面对要不要家长签字,我的回答是明确而肯定的。首先,我认为家长签字是家庭和学校沟通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家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知道孩子在学校学到了哪些知识,孩子的学习状态如何。  相似文献   

13.
去一班级听公开课。课堂上,老师拿了一版小星星,这是为了赏识孩子们准备的。在课堂上,哪个孩子有了好的表现,老师就会把"小星星"贴在该生的额头上。只要奖赏恰当且抓准教育时机,这种赏识孩子的方法,对于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孩子的进取心,强化其优良行为,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习惯,对于其健全人格的培养不失为"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4.
方莺 《教师博览》2011,(2):13-14
"家长签字"是目前学校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手段,是家庭、学校联系的一种方式。有的老师不管是大考试、还是小练习,统统要求"家长签字"。考得好的同学还好,他们会觉得挺好,自己的努力可以让父母看见,如果考试成绩不好,要签字,那是什么样的情况呢?让我们来听听孩子们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15.
学校阶段性练习刚刚结束,就忙坏了孩子家长。不管孩子成绩怎样,都得在孩子练习卷上签个名。其实,这种让家长在孩子作业、练习和试卷上签名的现象随处可见。孩子做完家庭作业,家长得检查并签字;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家长得监督并签字;学习阶段性练习,家长得写意见并签名……签名就如学校、老师、家长的一件法宝,牢牢地把孩子套住。学校、老师认为,家长签名了,学生便再也无法偷懒了;家长们认为,学校这样的做法,孩子学习的自觉性高一点。于是,在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家长签名就这样一天一天开展下来。而笔者认为,如此方法有着一些不妥,应慎用。…  相似文献   

16.
许多家长认为给孩子的作业、试卷签字,太麻烦了!其实给孩子签字可以很快乐很轻松。许多家长认为老师要求家长给孩子签字是把自己的教育责任推给家庭,其实家庭教育也可以通过签字大做文章。  相似文献   

17.
《新作文》2006,(6)
作为一种形式,老师让家长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字的本意是为了促进家长监督孩子学习。但其真正的效果和作用如何呢?2006年4月16日上午,一场有关“家长签字”是不是该废除的家校讨论在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热烈地展开了。在讨论会上,当老师问到有哪些作业需要家长签字时,各个年级选出的小代表们纷纷举手抢着发表意见“:听写、默写、背诵、熟读、大大小小的试卷,每天需要家长签字的次数平均起来是两次;如果遇到单元测试,或者老师要求预习功课,那么家长这天需要签字的次数就多达五六次。”“如果家长不签字,老师会怎么样呢?”“老师会罚我把卷子重新…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小学教育有个习以为常的流行做法,即学校老师让家长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字,据说理由有二:一是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二是尽父母监管孩子的责任。于是,每天晚上检查孩子的各种作业:默生字、背诗文、写拼音、做算题,便成了众多家长临睡前的重任。笔者认为,让家长为学生作业签字,  相似文献   

19.
仙人掌 《湖北教育》2007,(10):63-63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学习,学文化、学技能、学做人。所以,现在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掌握学习的方法,能够自主学习。就像所有的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说话,学会走路,学会吃饭一样,是一项必须的技能。可以说,家长征教孩子吃饭,说话,走路时是最好的老师,他们允许孩子失败,容忍孩子慢一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陈永 《教育文汇》2011,(3):23-23
学生家庭作业要不要家长签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长双方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作业家长签字,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