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远的朋友     
有时候在生活中,你会找到一个特别的朋友。他只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却能改变你整个生活:他会让你相信人间有真情;他会让你确信,真的有一扇不加锁的门,在等待着你去开启。  相似文献   

2.
永远的朋友     
《课外阅读》2008,(8):50-51
"别人都走开的时候,朋友仍与你在一起。"有时候在生活中,你会找到一个特别的朋友;他只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内容,却能改变你整个的生活。他会把你逗得开怀大笑;他会让你相信人间有真情。他会让你确信,真的有一扇不加锁的门,在等待着你去开启。  相似文献   

3.
在使用电脑时,每一次"刷新界面"以后,电脑都会让人有崭新的发现和异样的感受。其实,"刷新界面"对于教育往往也会产生一些神奇的力量:有时候学校因为不得已的原因而让某个班级进行了"教师刷新",没想到的却让一个家庭、学校都头痛的"浪子"回头;有时候因为机缘巧合班级里进行了"活动刷新",小小的改变却让原本"默默无闻"的学生改头换面,甚者脱颖而出;甚至有时候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评价刷新",就可以唤醒"笨石头"久睡的"聪明神经"……教育工作其实更需要"刷新界面",让育人者可以发现更多崭新的施教条件、方法和技巧,受教育者也可以更多地展示真实、潜在、复杂的自我。  相似文献   

4.
<正>武侠小说里,常常会有一个高手在历经人生百态之后,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以45度角仰望天空,千转百回地叹一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对于同学们而言,有很多人的学校,无疑也是一个江湖,在学校这个江湖里,有两个修炼资源差异巨大的门派,一个叫做重点班,另一个叫做平行班。他们大多数时候桕安无事,井水不犯河水;但有时候却狭路相逢,火气冲天!  相似文献   

5.
王琅 《高中生》2014,(7):25
正四岁以前,我觉得我是家里的公主,直到有了弟弟小苜。小苜的到来,让我由公主直接沦落成父母的使唤丫头,我的内心非常不平衡。后来,小苜读小学了,跟我一个学校。由于我在学校是个品学兼优的三好生,而他过于顽劣,所以,我就成了老师教育他的正面教材。那时候老师和同学都习惯叫他小蓿的弟弟。对于这个,他不胜其烦。终于有一天,他彻底爆发,冲着我喊:"我再也不想做你的弟弟!"自那天过后,他就当真不再叫我姐姐。有时候实在避不过,他就喊我小蓿。不过,他的功课倒是上心了很多,偶尔也会拿个"优"回来。我以为我们会这么一直无忧无虑地生活下去,但  相似文献   

6.
正卡尔维诺指出:文学作为一种生存功能,有时候会"为了对生存之重作出反应而去寻找轻"。即以轻来表现"重"。而实质上轻与重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概念。卡尔维诺在谈"轻"时的开篇也曾声明,他谈论轻与重的对立,维护轻的价值,并不是认为重的美德不重要,不过是因为他对轻更有心得罢了。其实也正因为他意识到了轻与重的辩证关系,他才会说:  相似文献   

7.
正一句话,看似简单,但有时候它的力量却不简单。一、初识——意外9月1日,笔者刚刚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四年级一班。第一堂语文课上,学生出色的课堂表现令人欣慰。但是有一个学生给笔者留下了颇为意外的印象。这个名叫浩杰的男孩,白白净净的,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别人读课文的时候他嘴巴闭着,眼睛看着笔者发呆。笔者走到他身边,摸着他的头说:"你课文读熟了吗?"浩杰抬起头,眼睛看着笔者说道:"我不会读。"  相似文献   

8.
正他生于北京,是一个让母亲挠头的"坏"孩子。可父亲却另有他的看法:不怕孩子皮,就怕孩子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太"乖",太乖的孩子往往抵挡不了坏。有时候孩子"坏"一点反而是一件好事,对"坏"孩子只要施以适当的教育,他会变乖的。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电子医学工程系的母亲觉得孩子的父亲说得很有道理,于是配合丈夫对孩子积极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赏识的境界     
在学校组织的“师生对话”论坛上,一位学生这样评价他的老师:“他有一个优点,能够让我们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有时候,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那么明显,被他点明之后,豁然开朗,原来我还有这个优点,然后就会努力去发掘,去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0.
生命悟语     
正(一)拉弓时,赫理奇对师父说:"会感觉到如果不马上放箭,就会喘不过气来。""如果你一直想进行到非放箭不可的地步,你的箭术永远也学不好。"师父说,"有时候,破坏射箭精准度的原因,就是射箭者本身过于积极的态度。"生命战士有时候会认为:"如果我不做点什么事的话,事情永远也无法完成。"其实不尽然:他必须行动没错,不过他也必须腾出一些空间来让宇宙行动。(二)针对生命战士的旅程,有人如是说:"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1.
困惑     
打开电子邮箱,里面有好几封新邮件,其中一封特别引起我的注意。那是一个名叫曾明的大男孩发过来的,他看上去热情、真诚,在我相识的网友中,他是邮件发得最勤的一个。打开来看看。“阿红”:好感动哦……要知道只有我在学校里的好朋友才会如此亲热地称呼我,而我与他相识不过一两个星期。“爱情对你而言还言之过早,但不久你也会遇到。”反对!什么话来着?我还要一直专心读书,直到博士,这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学习的确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你这么要强,有时候会感到孤寂,甚至,有时候很想哭吧。”果然细腻!如此微妙的心理活动都被他洞悉得这么…  相似文献   

12.
郭曼玉 《大学生》2012,(Z4):125
在特殊教育学校,我见到了该校负责接待公益组织、志愿者团队的陆老师。谈起是否欢迎志愿者到特殊教育学校做公益,陆老师脸上有些无奈。"不是不愿意,只是有时候会有一些问题不好说。"我深度打探,陆老师说起了心里话。"大学生志愿者来我们这里做公益,我们本应欢迎的,可有时候他们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比如说,最近一次志愿者来做活动,那天恰好我们学校的两个孩子为了点小事打起来了。志愿者也是很热情、主动地帮我们拉架。其中一名志愿者分队的负责人还把打架的一个孩子抱  相似文献   

13.
帕特里克从来没有完成过家庭作业。"太枯燥了!"他说。他就是爱玩棒球、篮球,还有电子游戏。他的老师告诉他:"帕特里克,你要是不完成作业,你就会什么都不懂的。"老师说的是真的,他有时候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傻瓜。  相似文献   

14.
您听说过有这样的三个孩子吗? 一个孩子四岁才会说话,七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后还遭到了学校的退学.  相似文献   

15.
儿子小时侯,每次吵闹,我就拿起电话筒拨117给他听, 117是报时台,会不断播报时间,每十秒一次。儿子的好奇心很强,一听报时台就停止哭闹了。很久以后,有一次他听报时台,满脸疑惑地问我:"为什么电话里的鸟都飞来飞去,有时候多一只鸟,有时候少一只鸟?"  相似文献   

16.
记忆     
在《解放日报》上看到了陆梅写的有关李肇正老师的一篇文章,往事又在心中激起片片涟漪。记忆有时候是会短路的,作为李老师生前教过的最后一批学生中的一员,我却没能清楚地记得自己最后一次香他,具体是什么时间,什么状态。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怎么可能?事情来得突然,以至于我们在听到噩耗的瞬间,思绪一片空白。这“我们”不仅有同学,有老师,有家长,还有很多很多和李老师打过交道的人。  相似文献   

17.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棵与众不同的树,那是一棵会讲故事的树。但他也有一个坏毛病——非常贪吃,有时候还会馋得把白云摘下来吃掉。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曾用诙谐生动的漫画语言给我们留下深  相似文献   

19.
儿子     
六六 《课外阅读》2013,(17):6-7
<正>偶得在玩玩具的时候自言自语,意思是:你再欺负我,我就要还手了哦!我会踢你哦!我有无影手哦!他手里两个变形金刚在对话。我笑问他:"你们班有同学欺负你吗?"谁知他竟然认真答:"有!某某总是打我。"我问他:"他为什么打你?"偶得说:"我不知道啊!他有时候走过来就会打我一巴掌,没原因。"  相似文献   

20.
明达  娜娜 《高中生》2011,(28):52
我把车停在商场前面,开始擦车身。穿过停车场朝我走来的是一个被社会称为无业游民的人。碰见这种人,有时候你会想要显示你的慷慨,而有时候就不想被打扰。眼下我就是"不想被打扰"。"我希望他别开口向我要钱。"我想。他没有。他走过来,坐在公共汽车站前面的路边,但是他看上去甚至都不像有钱坐公共汽车。几分钟后,他开口了。"车子真漂亮!"他说。他虽然衣衫褴褛,但身上透出一种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