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胶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黄金矿产地,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黄金找矿进展缓慢,主要黄金矿山浅部资源枯竭,深部找矿成为解决资源危机的必然选择。为此,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于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在深部普查工作基础上,对朱郭李家(马塘深部)矿区进行了深部详查工作。2009年12月提交了“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矿区金矿详查报告”。此次详查成果表明朱郭李家金矿床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和巨大的找矿潜力,这对于矿床的进一步勘查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所获成果对研究“焦家式”金矿的成矿深度、矿体分带等成矿控矿理论提供了新成果、新资料,丰富发展了“焦家式”金矿成矿理论,为“阶梯式成矿”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不久前揭晓的2012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矿区金矿详查报告”项目获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桐柏金矿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桐柏金矿带位于桐柏山北麓。金矿带构造为桐——商韧性剪切带的一部分;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龟山岩组;岩浆岩有中——基性岩、花岗岩、脉岩。龟山岩组地层中Au、Ag、As、Cu、Pb等为主要成矿成晕元素。金矿床异常轴向分带序列(由上至下)为:Sb—As—Ag—Au—Cu—Pb—Ni—Mo。金矿床异常轴向分带,具正向分带特征,没有出现反向分带和逆向分带,表明不同成矿阶段形成的矿体为同位叠加,因此轴向分带序列用于成矿预测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河北省平泉县洼子店金矿卧龙岗Ⅰ号脉成矿地质背景;指出金矿化的必然条件与围岩蚀变特征;对已知矿体的轴向各元素的分带规律进行研究,推测出矿床原生晕中的指示元素及其在金矿体中的分布位置,进而对Ⅰ号脉深部金矿体进行科学预测,为下一步地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由浅部找矿向深部找矿方向发展,找矿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就地球化学勘查方法而言,需要研发指标类型丰富、成矿信息量大的新方法以适应地质找矿工作的现实需求。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主持承担的“铜多金属矿床深部矿体预测地球化学理论方法研究”项目于2011年开始实施,历时三年。该项目是在以往相关试验研究结果基础上立项实施的,围绕深部矿体预测地球化学勘查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技术两项核心任务目标,开展了典型试验矿床中元素富集贫化规律研究,系统筛选并明确了地球化学勘查新指标及其指示作用,充分展现了成矿系统中存在的多属性地球化学异常,总结概况提出了深部矿体预测应用基础理论;在控矿地球化学环境条件研究基础上,揭示元素富集贫化机制,以判别和展示成矿热液及成矿物质运移方向为重点,提出了深部矿体预测方法;利用MAPGIS软件平台,实现了三维异常结构模型可视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上冯矿区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元素比值的分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并对矿床成因进行判别;认为铜矿勘查应侧重于在南西部花岗斑岩岩体浅部,钼矿勘查应针对岩体接触带,尤其是矿区南西深部花岗岩顶部的构造薄弱地带应为矿体有利赋存部位。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通过勘查发现了太平洞金矿床,通过20年的勘查,成为卡林型大型金矿床。矿体严格受褶皱和断层控制,“断裂型”矿体主要分布在F1断层中,产状与F1一致;“层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上二叠统龙潭组P3l大孔隙度生物碎屑灰岩,产出于背斜核部形成的应力集中区(核部虚脱空间)及两翼近300m范围内(层间剥离空间),形态与背斜形态一致。通过综合资料分析并结合勘查实践,本人认为,太平洞金矿受构造控矿明显,是集“导矿、配矿、容矿构造”三位一体控矿的结果,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玛丽娜铜矿区位于智利中生代陆相-湖泊相拉伸拗陷带,形成于中酸性火山岩中,多条平行或网脉状矿体赋存在下白垩统拉斯契加斯(Las Chilcas)组岩层,受断裂控制,矿体切穿多种赋矿围岩,矿石矿物呈细粒浸染状和脉状,矿种以铜为主,伴生银。矿物分带从浅到深呈现出辉铜矿-斑铜矿-黄铁矿的分带特征。近矿围岩蚀变以泥化-青磐岩化-绢云母化为主,深部见钾长石化蚀变。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特征研究认为玛丽娜铜矿床上部为曼陀型矿床,深部为斑岩型铜矿床。本文在总结项目组勘查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区火山岩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8.
东湾金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之熊耳山断隆与潭头-嵩县凹陷的结合部位。通过对M1-Ⅰ金矿体黄铁矿标型特征的研究,指出该矿体深部可能存在隐伏金矿体,为后续勘查工作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兴宁市百官塘金银矿区是地质勘查新矿区,在地表发现较多受构造裂隙控制矿(化)脉。本文主要讲述该矿区矿体地质特征和分布.为下一步深部地质找矿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汤中立院士,矿床学家、地质矿产勘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院士长期从事矿产勘查和地质矿产研究工作,是中国镍矿工业和甘肃省金矿工业的开拓者之一,其中对金川镍矿二矿区深部隐伏矿体的勘探和突破,使该镍矿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镍矿。他通过数十年深入系统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深部熔离--一期或多次贯入成矿”模式,并建立了典型小岩体铜镍矿床为代表的“深部熔离--贯入的组合成矿模式”。该理论成果在国内外被广泛引用,使我国在岩浆硫化物矿床研究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跻身于世界前列。先后获甘肃省、国家地矿系统联合授予“祖国镍都开拓者”荣誉称号,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李四光地质科学家荣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金川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土资源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在国内外地球科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主编9部中文专著、1部译著和2部英文专著,培养了3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1.
高村金矿位于华南板块云开大山构造带的东北部,长期受罗定-广宁断裂变质带东北段与吴川-四会断裂变质带相互作用,属构造运动活跃地区。矿床产于广宁-罗定断裂带的次一级构造河台韧性剪切带中。通过对矿体形貌学的研究,从矿体形貌、矿体力性、矿体力向、矿体力度、矿体韵度、矿体时空等参数分析表明,高村金矿床具有大型或超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深部找矿前景良好,根据已知矿体的侧伏规律,今后可将找矿重点放在高村金矿床北东方向上。  相似文献   

12.
曹窑特大型铝土矿其单一矿体储量巨大,均达中型规模以上。矿体厚度较稳定,矿体形态呈似层状、透镜(洼斗)状,以及两者的复合形态,矿体连续性较好,大部分矿体内仅有一到两处天窗出现,矿体内部多有夹层出现,反映成矿过程中的沉积环境的变化;矿体厚度变化较大,矿体品位总体上讲浅部矿体品质较好。矿石的Al2O3浅部矿体较高,深部有变小的趋势;其含量与矿体厚度相关性不大;沿矿体走向上变化不大,沿倾向变化较大。SiO2变化特征与Al2O3相反。浅部S含量较低,向深部S含量增加较快。通过曹窑特大型铝土矿床的勘查对现阶段正在进行的煤下铝勘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煤下铝勘查应首先对前期因埋藏较深而未完全控制的矿体进行工作,由已知到未知,实现找大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新城金矿床是位于山东招远-莱州金矿区西部焦家金矿田内的超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现已探明大小矿体共18个,其中最主要的是Ⅰ号、Ⅴ号矿体,分别占矿床总储量的69.61%、29.01%。通过详细论述Ⅰ号、Ⅴ号矿体特征,对其空间分布、控矿构造、形态、产状、矿化类型、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新城金矿床内的Ⅰ号和Ⅴ号矿体虽空间分布位置不同,但实际上属于同一个矿体,均严格受焦家断裂带控制,分布在焦家主断裂下盘;并据此认识进行了找矿预测,对矿山生产探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遂川县金矿,在开展资源储量核查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已知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地质特征、金的富集规律、矿床成因及矿体形态、品位、厚度变化趋势等,重温原勘查报告的找矿标志及成矿规律,重新建立了成矿模式,指出了找矿方向.本文认为矿区内存有与加里东期中酸性岩体有关的成矿系列矿床,中深部有矿体及隐伏多金属矿体存在的可能,应利用中深部已有的探、采矿工程开展物化探工作.通过加大深部综合探矿力度,进行综合找矿,综合评价,有望扩大矿床规模,找到接替资源.  相似文献   

15.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11,(21):14-15
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在人类探测宇宙的历史中,3个航天大国各自经历了不同的载人航天历程。苏联/俄罗斯经历的是:载人飞船(东方号、上升号、联盟号)→自己建造的空间站(礼炮号、和平号)→国际空间站。美国经历的是载人飞船(水星、双子星座、阿波罗)→航天飞机→空间实验室(天空实验室)→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6.
小七夼金矿为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床。通过对小七夼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系统研究,认为近南北向断裂控制了含金石英脉及碎裂岩的分布。在分析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开展地球物理化学勘查,加大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以期发现新的金矿体。  相似文献   

17.
我国胶东地区金矿集中,随着我国地质勘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该地区探明了大批的特大型、大型、中型及小型金矿床,地质储量可达千吨。本文在分析近几年胶东地区金成矿带深部地质勘查成果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胶东金矿集中区深部成矿的可能性,并提出具体的找矿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老挝琅勃拉邦省巴乌县爬奔矿区是重要的矽卡岩型、斑岩型及构造破碎蚀变岩型、热液型铁、铜、金矿集中区。爬奔金矿是该成矿带近几年新发现的热液型金矿床。以爬奔金矿床元素组合关系、轴向分带、横向分带等特征为例,探讨热液型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以期建立地质找矿标志,指导该区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落实国家加强地质工作,实施地壳探测工程,提高地球认知、资源勘查和灾害预警水平的战略部署,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于2008年启动了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sinoProbe)专项。该专项下设9个项目,其中由吉林大学承担的项目9“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sinoProbe-09)于2010年正式启动,经过三年的探索研发,在大型软件平台、大功率陆地电磁勘探系统、无人机地磁场探测系统、无缆地震勘探系统、万米超深陆地科学钻探重型装备和实验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国家即将全面开展的地壳探测工程(深地)计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湖南锡田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勘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2007年批准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所属计划项目为“南岭地区锡多金属矿调查评价”,是2002~2007年度实施的“湖南诸广山-万洋山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评价”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简称诸-万项目)的延续,项目工作主要包括1/5万矿产地质调查、矿区评价、勘查示范、靶区验证、综合研究等五个方面。其中,勘查示范工作在“五方协议”重点勘查区“湖南省茶陵县锡田矿区锡矿普查”项目探矿权范围内开展,由湖南有色锡田矿业有限公司出资,累计投入勘查经费约5000万,工作起止时间为2008年至2011年,勘查单位为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