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体知识”涵盖哪些?如何划分“轻”“重”来教?文章将参照《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凭借认知心理学所选定的四类文体知识,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以及语言发展需求,轻“事实性”、避“概念性”、强“程序性”、展“元认知”,促进高年级学生读“什么”是“什么”,进而写“什么”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议自辅教法中的“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学辅导教学法“启、读、练、知、结”的课堂模式中,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和培养能力的主要是以“读”为主要途径实现的。那么如何理解“读”?“读”要具备些什么要素?“读”的方法、技巧有哪些?在“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读”的目的是什么?下面我就这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走近我们,如何认识知识经济?它对教育产生何种影响?首先,对知识要有全面认识.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包括四个方面: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知道怎样做和知道谁.“知道是什么”是只叙事实的知识.“知道为什么”是自然规律和原理的知识,是工业部门产品或生产程序、科技进步与发展的基础.“知道怎样做”是做某事的才能与能力.“知道是谁”是指关于谁知道什么和知道做的信息,建立可以与之接触和有效使用他们知识的特殊社会关系.传统经济时代对知识的认可标准决定于各种知识的  相似文献   

4.
从古至今,所有的先哲都在讨论知识的价值,即“什么知识是有用的”?在不同的时代,人们的答案是不一样的。那么,21世纪的知识究竟是什么呢? 21世纪的知识不仅仅是知道某个知识点和规律,而是非常具体和丰富的:  相似文献   

5.
“复习”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一种学习形式。知识的掌握有一个认知、巩固、再现、重复、应用的过程 ,复习和应用是关键。学会复习就等于学会了有效学习。单元复习、阶段复习、综合复习……表现在课堂上 ,则称之为“复习课”。复习课该怎么上呢 ?这需要搞清复习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复习课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复习课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什么 ?复习课不是新授课 ,不能简单的知识再现 ,不能一味的解题、练题 ,不能以教师的“辛苦”代替学生的思考。“温故”是知识的再现 (有机再现 ) ,“知新”是重新组合 ,积极创新。中学数学复习课的基…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讲故事?”“不用说了吧!”“讲故事有什么价值呢?”“让孩子高兴,学习故事里的知识和道理.还有,提高语言能力!”这是笔者与一位优秀幼儿园老师的对话。显而易见,讲故事(story telling)早已成为幼儿园司空见惯的  相似文献   

7.
有些刊物近期常提到“知识更新”的加速度规律问题。说“每隔十年,知识的总量就要翻一番”,或说“世界知识总量每隔七至十年就要翻一番”等等。究竟是什么东西翻一番?过多长时间翻一番?众说纷纭,互相矛盾。而且,什么叫“知识总量”?概念模糊不清。如果按“每隔七至十年知识总量翻一番”这个周期来看的话,计划十年出齐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完书之日,也就是它陈旧过时之时,令人难以置信。现代科学技术确实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8.
1.法制教育的目标是什么?2.什么是违法、违纪、违章行为?3.联合国《儿童权益公约》规定了儿童主要应有哪些权利?4.为什么孩子迷恋网络会导致发展空间狭隘?5.什么是家庭暴力?6.家庭暴力违法吗?7.什么是自知之明?8.为什么批评孩子时不能“翻老账”?9.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将来成名成家吗?10.为什么说孩子的玩是“学习和实践的自然结合”?家长读刊知识测试题~~  相似文献   

9.
何谓“中国现代散文”?当我们称某个对象为“现代”的时,所指的究竟是什么?不在这个指称范围之内或被排除在外的又是什么?如此等等,这些问题看似简单,牵涉面却很广,不容易得到简单明了的解答。如果我们尝试由此进入对“中国现代散文”和“现代知识、思想、生活和文章”这样的概念和议题的思考,可能很快会发现自己将陷入巨大的观念困惑和“知识海洋”的围困中,茫然无措,难以脱身。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能力”?以“知识立意”的试卷与以“能力立意”的试卷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些问题,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需要花力气研究的大课题。对这些问题理解得越清晰,对教学与评价就会有越正确的导向。(我们期待《数学教学》杂志能成为讨论研究这一课题的园地)。本文试图从美国SAT数学试卷的介绍与分析,谈笔者对上述问题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育的核心是什么?“语文”是“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重点在“文字”还是在“文学”?我们的应试教育的偏执在何处?是舍本逐末还是缘木求鱼?中学语文教育的直接作用是什么呢?“减负”又是一个热门话题,那么什么是“负”,“减负”应该减掉的是什么?笔者就这些问题访问了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邱紫华先生。章:邱老师,我们认为,中学语文教育不仅仅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知识,它还应该具有美育,即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对美的事物的辨别的能力,请您就这个问题谈谈您的看法。邱:中学语文教育对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美好情感的培养具有极大…  相似文献   

12.
一百多年前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笔者没有看到辞典给出的精确定义.一般地说,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坚实严谨,重视实践,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等.这是科学精神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张娟 《教育文汇》2003,(10):33-33
请看一例师生的对话。“上学真是无聊透了。”“怎么回事?”“我实在看不出我学的知识有什么用?”“现在看不出来,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想法,可是现在觉得那些知识挺有用的,认真学吧。”“我已经学了十几年了,难道那些导数、微分在卖服装上用得着吗?”“卖服装,开什么玩笑?”  相似文献   

14.
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   总被引:339,自引:1,他引:339  
教师在从事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身如何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什么知识基础 ?为什么教师学了教育学、心理学 ,还是不会教书 ?教师如何提高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这些问题是本文探讨的焦点。文章从教师的知识构成入手 ,将教师的知识分成“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然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内容、状态和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并强调了“教师实践性知识”这一概念的赋权意义和专业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15.
1.心理学是怎样看待“快乐”的?2.孩子的勇气应从哪些方面培养?3.父爱会从哪几方面影响孩子成长?4.文明进餐的关键因素是什么?5.什么是内省智能?家长读刊知识测试题  相似文献   

16.
我们首先要明确:知识是什么?小学自然课改革的先驱和导师刘默耕老师曾指出:“我们要破除对‘知识’的偏见。知识并不只是那些死条条,正如科学并不只是那一套套的书一样。知识也包括孩于们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丰富的感受。”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重要性胜过金子,如此珍贵,那为什么还要“淡化知识的传授”呢?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基本功?《现代汉语词典》释为“从事某种工作所必需掌握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8.
一、绪论、语言 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语言的三要素是什么? 3.现代汉语的方言按七个区划分,包括哪些方言区? 4.什么叫音节和音素?构成普通话音节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哪些普通话音素不是由一个拉丁字母充当的?“ei”和“zhi”、“zi”中的“i”,“uei”和“ie”中的“e”,“pu”和“ju”中的“u”,是不是同一个音素,为什么? 5.辅音、元音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普通话中有多少个辅音和元音?声母、韵母是根据什么标准划  相似文献   

19.
1、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①全句的主语是什么?②“抖着”的主语是什么?③“易主”是什么成分?④“原因”是什么成分? 2、堂吉诃德读骑士小说着了迷,终于完全失掉了理性,产生了不管是哪个疯子头脑里都不曾有过的一种奇想。①“着了迷”是什么成分?②“产生”的主语是什么?③“寄想”的定语是什么? 3、列宁同志和我们永别时嘱咐我们要保护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①“我们”是什么成分?②“嘱咐”的状语是什么?③这个状语是什么结构? 4、象鼻虫根据各个小眼睛看到同一物体的  相似文献   

20.
一、研究方法及背景材料1.实证分析法实证分析方法就是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和分析来建立和检验各种理论命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实证研究方法泛指所有经验型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法、实地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广义的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相对应,实证研究是研究“是什么?”或“怎么样?”的知识体系;而规范研究是研究“应该是什么?”或“应该怎么样?”的知识体系。广义的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是以实践为研究起点,认为经验是科学的基础,“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来源”,重视研究中的第一手资料。狭义的实证研究方法是指利用统计和计量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