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近年来,龙口市实验小学以新课改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构建了“师生学习共同体”。共同体的主题就是“三个发展”,即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为此,他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撰写教育随笔就是他们采取的措施之一。两年多来,龙口市实验小学的每位教师每周写1篇教育随笔,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使教育思想、观念得到提炼和升华。截至目前,老师们已写出教育随笔3500余篇,约计240万字。他们还利用每周例会的时间,选取本周优秀的随笔当众宣讲,促进了这项工作常抓常新。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学校、更多的老师加入到撰写教育随笔的行列里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龙口市实验小学以新课改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构建了“师生学习共同体”。共同体的主题就是“三个发展”,即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为此,他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撰写教育随笔就是他们采取的措施之一。两年多来,龙口市实验小学的每位教师每周写1篇教育随笔,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使教育思想、观念得到提炼和升华。截至目前,老师们已写出教育随笔3500余篇,约计240万字。他们还利用每周例会的时间,选取本周优秀的随笔当众宣讲,促进了这项工作常抓常新。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学校、更多的老师加入到撰写教育随笔的行列里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龙口市实验小学以新课改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构建了“师生学习共同体”。共同体的主题就是“三个发展”,即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为此,他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撰写教育随笔就是他们采取的措施之一。两年多来,龙口市实验小学的每位教师每周写1篇教育随笔,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使教育思想、观念得到提炼和升华。截至目前,老师们已写出教育随笔3500余篇,约计240万字。他们还利用每周例会的时间,选取本周优秀的随笔当众宣讲,促进了这项工作常抓常新。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学校、更多的老师加入到撰写教育随笔的行列里来。  相似文献   

4.
怎样写随笔?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写作部分专门安排了一个“随笔”单元。随笔以其“随意”性、趣味性、知识性,被人们广泛用于写作实践。不少老师都要求同学们人手一“随笔”,以记下平时的耳闻目睹,哲思遐想。但是很多同学总感觉“无米下锅”,没东西可写,时写时辍,收效甚微。那么究竟如何写随笔呢?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教育实话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我国著名教育理论家陈桂生先生的《教育实话》一书。该书不同于其他教育理论著作,它是陈先生在告别“象牙之塔”以后所写的一本“教育随笔小册子”。陈先生在序中写道:“首先声明的是,这本小册子算不上什么‘教育研究成果’,登不上大雅之堂。因为‘教育研究’自有不少讲究,有公认的研究规范和检验成果的学术标准……说它算不上‘教育研究成果’,它算是什么呢?可称其为‘教育随笔’,这是由于其中多数短作或有那么一点意思,也就是那么一点意思而已。”这本被陈先生自称为是仅有那么一点意思的小册子,共收集了陈先…  相似文献   

6.
写教育随笔实际上是个思考与积累的过程。由于我们身在教育的第一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常常教有所感,倘若能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育心路,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无疑是有帮助的。而且要想把章做大、做好,也离不开平时的点滴积累。教育随笔,因其篇幅的短小,也无需上升到多高的理论层面,因而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那么,教育随笔写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师经常撰写教育随笔,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它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科研能力和反思能力的提高.为了更好地撰写教育随笔,语文教师要真实地叙述事件,及时反思、整理随笔,要有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师与教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教育叙事研究成为教育科研的新取向。教师叙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是教育叙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促进了教师的学习和反思,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小学教师怎样进行叙事研究?他们善于倾听同行的教育故事意义何在?在撰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时要努力避免那些误区?弄清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教师正确有效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一、教育叙事叙何事教师叙写自己的教育故事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教育叙事研究。这种教育故事要成为研究性“文本”必须有特定的要求。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教育叙事叙何事?(一)所叙之事要具有“问题性”教…  相似文献   

9.
饶宇 《早期教育》2010,(10):19-19
近日来.在幼儿教育优秀教育随笔评选活动中,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有幸阅读了近百篇来自全市教学一线教师撰写的教育随笔,这些“随笔”的触角伸向了孩子们多姿多彩的世界,伸向了孩子们尝试探索的过程,也伸向了教师对孩子纯美心灵的触摸与呵护。  相似文献   

10.
自我培养,这是一句普通而又自信的语句,道出了名师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自然成长出来的事理。“打造”是别人的事,而“成长”是自己的事。〈br〉 那么,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如何“培养”自己呢?从我自身从教三十年的经历来看,从一个只有理想与热情,其他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成长为有一点成果的老教师,所坚持的就是阅读、反思与写作:阅读各种期刊,琢磨各个课例,撰写教学随笔与文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师范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师范院校的图书馆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职能,为四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呢?我认为主要是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来。这些特色应当是“师范性”、“教育性”和“地方性。” 一、师专图书馆必须突出师范性 由于师范院校主要是培养中学教师,这类学校的图书馆也就必须要紧紧围绕师范性这一特点来开展工作。评价一个师专图书馆办的好坏,并不是只看它的馆藏图书多少,主要应当看它的藏书和图书管理是否能真正满足教学上的需要。使教师备课和学生阅读都能获得必要的参考资料。怎样做才能体现师专图书馆的“师范性”的特点呢?  相似文献   

12.
2003年3月,《教育现代化》在卷首语的位置,刊发了江苏通州刘桥中学校长徐新民同志的随笔短论:《让教育充满绿色》。章中,徐校长提出了“绿色教育理念”。什么是绿色教育呢?走近徐校长,我们逐渐感悟到他绿色教育理念的真谛。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中考和高考,话题作文仍是作文命题的主流样式。如何改变我们大部分同学在作文时头痛心烦、搜肠刮肚、“挤牙膏”、“难产”这一现状呢?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时胸有成竹、潇洒自如呢?如何让我们的同学考场作文时不再棘手、得分攀升呢?这是广大中学生和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笔者谈谈自己在重点中学从教十余年的一点心得体会。人的大脑好比一个加工厂,文章就是它加工出来的一种产品。生产任何一种产品都必须具备这样两个条件:了解产品的规格要求、明确操作流程。话题作文的写作当然也不例外。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  相似文献   

14.
“金属为什么会导电呢?”“金属一般都是固体,而水银为什么不是呢?”“我还想知道金属都会生锈吗?”“有些食品里含铁,我们要不要吃铁呢?”探究活动始于问题,在科学教学中我们提倡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尤其鼓励学生提出好问题。而当孩子们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如果老师只是草率处理,很可能扼杀学生的好奇心,使得他们的思考到此为止。那么我们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呢?1承认自己的不足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会问到教师知识的盲点。这时我们可以很坦率地对学生说:对不起,这个问题老师也不清楚。你不必担心这样做会引起学生的嘲笑,相反它能让学…  相似文献   

15.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有人讲,随笔关键在于一个“随”字——随便、随时、随手、随心等。这话不无道理。冯骥才先生说:“散文源自心灵,随笔来自思考。”随笔形散神聚,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有更多思辨的成分。那么,如何写好教育教学随笔呢?  相似文献   

16.
“教学后记”的撰写,是教学的需要,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的自觉要求.通过备课、上课以及课后信息的反馈,老师对自己的每一个教案,每一堂课的得与失作一认真的回顾、分析和总结,无疑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俗话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想,只要我们坚持不懈,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课时“教学后记”的撰写,那么,对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有益的.“教学后记”的撰写,我以为应该贯彻“一课一得”的原则,不在于多,不必面面俱到,而在于“精”.以一课时写“一点”、“一滴”为宜.就我本人的教学实践体会,我想不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撰写:一、思想教育方面1、是否注意了“教书育人”.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就在于它是思想性较强的工具课.语文教学不能排除思想教育,语文教师必须既教书又育人.因此,在撰写“后记”时,就可考虑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新闻报道领域活跃着一批有思想、有限光、有见解的资深记者,他们眼中的教育是何种状况?广泛深入基层之后,他们会对教育作何思考?本期起首推由《文汇报》教育记者苏军撰写的教育随笔,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8.
教育随笔可以享受教育生活、纪录人生轨迹、体验人生意义、反思教学实践。当教师的时间一长,常常会觉得生活平淡无奇,枯燥乏味,激不起一点波澜,从而失去昔日刚走上讲台时的激情,似乎自己已一天天逐渐沦落为一个教书匠,因而感觉不到教育生活的美妙和意义。有位哲人曾说过:生活之美无处不在,只是你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留心,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可以捕捉到隐藏着的精彩。那么,揣着思想上路,撰写教育随笔能帮助你在平淡的教育生活中找到精彩。或叙或议、或诗或、喜笑怒骂,笔随心动,随感而发。读完一本书或一篇章后,写下你的读后感,书中的内容对你的人生启迪,或通过做阅读笔记的形式,和这些大师间接“对话”,往往得益匪浅;可以随时写下对教育教学中的“亮点”或“败笔”的反思或对教育现象的困惑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思考、对新课程中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学理上的研究和探讨;也可以抒发你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教育情怀。教育随笔的撰写内容广泛,但在随意的抒发中却包含着严肃的思考,睿智的思辩,达到明事达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有一首《爱》的儿歌,它是这样写的:“袋鼠爱它宝乖乖,怎么爱?胸前缝个大口袋,整天抱着不离怀。老虎爱它宝乖乖,怎么爱?用嘴叼着使劲摔,越摔它越长得快。青蛙爱它宝乖乖,怎么爱?生下扔掉不理睬,让它自己去成材。”读完儿歌你是不是觉得,我们人类教育孩子和动物的教育方法有相似之处呢?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独生子女与日俱增。这些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太阳”被全家人视为掌上明珠。要什么给买什么,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像袋鼠那样整天把孩  相似文献   

20.
有些学生说:自己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错,做题时也是根据自己“正确”的直觉来判断,但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我们学习物理课不是常常说要“跟着感觉走”吗?为什么自己一“感觉”就失灵呢?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感觉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错误的感觉即为错觉,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大脑产生的一种对于刺激的歪曲反映.应该说,它的产生既有客观上和直观上的原因,又有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