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管华诗,1939年生,山东夏津人,海洋药物学家,中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1964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品加工专业,历任山东海洋学院水产系助教、讲师、副教授、系副主任,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相似文献   

2.
张训华,博士,研究员,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委员。兼任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地质与大陆架地质研究中心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职称评定委员会主任、《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主编、《海洋地质前沿》主编,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IODP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兼职教授,青岛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海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3.
田月娥主任,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眼科主任。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学科学术带头人。1976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1985年至1988年留学日本千叶大学,在国际著名眼科专家安达惠美子教授指导下专攻眼科临床。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在全国性杂志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0多篇,曾获省级优秀论文奖。译著《中老年白内障》、  相似文献   

4.
2007年末,由山东潍坊市农业局、市财政局联合组织的全市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首期培训班在潍坊职业学院开班,首批130位农民学员参加了启动仪式,标志着为期5年的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相似文献   

5.
2007年末,由山东潍坊市农业局、市财政局联合组织的全市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首期培训班在潍坊职业学院开班,首批130位农民学员参加了启动仪式,标志着为期5年的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相似文献   

6.
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定义与含义的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加速科研人才的培养 ,从科技界到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计划。但至今未见有科学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明确定义 ,本文对此作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7.
基于ESI和InCites数据库2010年-2020年的数据,从科研产出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发展力、科研创新力、发文的研究方向、发文期刊、基金资助机构、国际合作等角度,分析了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6所海洋类高校的学科竞争力,结果表明:各高校学科竞争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厦门大学综合表现最佳,其次为中国海洋大学,但与厦门大学存在差距,其他4所高校表现各有亮点;发文方向、期刊、基金资助机构各校都很类似,总体国际合作比例不高,最后提出了各高校应不断提高发文质量,优化学科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的建议,以期为海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予国,博士,中国海洋大学“筑峰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2004年在德国弗赖贝格矿业技术大学地球物理所和柏林自由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承担德国研究联合会(DFG)科研项目。2005—2010年在美国斯克列普斯海洋研究所从事海洋电磁法研究工作。2010年回国任职于中国海洋大学,主要从事电磁场正反演方法研究和海洋电磁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工作。李予国教授在电导率各向异性介质电磁场正反演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地球电磁学研究中应用数学和数值数学前沿的标志性成果”。在斯克列普斯工作期间,多次出海参加海洋电磁勘探项目,对海洋电磁技术仪器设备原理、主要指标参数、采集技术、数据处理解释方法有深入研究。回国工作以来,先后承担了863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及中国地质调查局专项等科研课题。  相似文献   

9.
牟海津中国海洋大学教授。1996年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学专业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9年起师从著名海洋药物学家管华诗院士攻读博士,并于2003年6月获得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博士学位;2004年3月获硕士生导师资格,2005年作为我国首批公派博士后人员赴英国Reading University进行学术访问。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美国ASLO会员、中国农学会理事会员。  相似文献   

10.
产业资讯     
中国海洋大学研制出新型海洋波浪能发电装置 由中国海洋大学主持研制的“10kW级组合型振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近日在青岛市黄岛区斋堂岛海域成功投放并进入试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波浪能阵列化开发与工程应用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中国海洋大学介绍,这套装置的研制得到了国家海洋局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资助,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唐山市科协以在全市广泛开展“四创一争”活动为载体,制定下发了活动《实施方案》及《创建标准》,将在年底对优秀科普惠农机心、优秀科普服务站、优秀科普示范村(社区)、优秀普示范基地(协会)和科普带头人进行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12.
河北医科大学凌亦凌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呼吸系统基础研究专家,她不仅是我国呼吸系统基础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也是河北省第一位女博士生导师,还是学生选出的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曾先后被评为省模范教师、省优秀教师,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及全国总工会先进女职工,获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林宗扬医学教育奖(卫生部颁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动物学会青年科技奖旨在推荐一批进入国内和国际动物科学前沿的青年学术带头人:表彰奖励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成就的动物学青年科技人才;为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和评选工作举荐人才。是中国动物学会设立并组织实施,面向中国动物学会14个分会(专业委员会)和全国各省级动物学会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奖项。  相似文献   

14.
柳叶 《今日科苑》2006,(12):54-55
陈俊愉:原籍安徽安庆。1917年9月21日出生于天津,194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现在的南京大学前身之一)。1946~1947年任复旦大学副教授。1950毕业于丹麦哥本哈根皇家农业大学园艺研究部,获荣誉级科学硕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起为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观赏园艺学的开创人和学科带头人。现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兼名花研究室主任,并兼国际园艺学会梅品种登录国际权威等职。  相似文献   

15.
陈琳  尹晖 《情报探索》2010,(9):78-80
以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高校海洋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6.
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阐述学科带头人的基本涵义,其次对浙江高校学科带头人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加强培养和造就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肖定全,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点学术带头人,四川省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带头人。1968年四川大学本科毕业,1968~1978年分别在国防科委1410研究所和电子工业部1426研究所从事材料与器件研究,1978~980年四川大学研究生,1980~1982年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进修,  相似文献   

18.
潘静  周丽 《科学中国人》2006,(11):60-61
刘正东,1948年元旦出生于南昌。高中毕业恰遇“文革”,下放兵团务农、做工、教书十年。1977年恢复高考取得两倍多本科录取线的好成绩,大学二年级即被校方要求提前毕业任教,1982年毕业于江西师院,留校后相继在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进修及访问。1988年破格副教授并被省教委批准为硕士生导师(理论物理),1992年归国晋升正教授并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兼任江西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负责人及物理系副主任,1994年组织申报光学硕士点获批准,成为当时江西仅有的两个物理硕士点的负责人。1994年底被浙江大学作为光学学科带头人引进,1995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理论物理),兼任浙江大学光学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组成员、浙江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工委会委员。九七年领衔并组织申报《光学博士点》获批准。四校合并后,兼任浙江大学学部学位委员会委员(理学学部)、学科学位委员会委员(物理学科、光学工程学科),浙江省重点学科《光学》学科带头人,两届浙江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常务)。2002年下半年获香港《包玉刚奖》赴美国做访问教授。2003年应邀回家乡在南昌大学效力,领衔并申报成功省重点学科《光学》、《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光学赣江教授》设岗,并参与申报成功《材料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学术兼职还有:中国物理学会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快报》(英)特约评审,《量子光学学报》编委。  相似文献   

19.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8):F0004-F0004
管华诗,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开拓者。长期从事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药物与食品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海洋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十一五”规划的施行,科技创新成为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高校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大力建设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实现大兵团作战。围绕如何建设高校优秀创新研究团队,从人事制度、学科建设、基金制度改革、学术带头人、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以期发挥高校人才、学科等优势建立起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提高科研原创能力,为我国的科技兴国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