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遥控式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有些班主任为了避重就轻,安于现状,搪塞工作,总爱把班级管理工作一味推给班干去做。班主任只在家里等候班干去汇报工作(其实多半是打小报告),而班主任只根据班干的小报告(往往是片面的),便传令喊来某违纪学生进行严肃处理。  相似文献   

2.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它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单位,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集体。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当班干部只是少数几个学生专利的现象。为改变这一状况,笔者尝试在班级管理中采用“甲乙双套班干动态管理机制”,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和教育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 ,在实现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要真正建设好一个班集体 ,必须发挥班集体自己的核心——班委会、团支部的作用。我担任“物业管理专业”班主任时 ,曾尝试了一种班级管理的新方式——“班干轮流制”。一、“班干轮流制”管理的具体做法1 .合理分组全班 55名同学 ,除团支部五名干部人选固定外(因按《团章》规定 ,团支部委员需经团员大会或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 ,将其余 50名同学合理地分成五个“班干组”,每个“班干组”每学期主持一个月的班级事物管理。每个“班干组”由班主…  相似文献   

4.
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行动中学习知识,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文章从丰富学生活动、培养班干队伍、提高合作意识三方面阐述了“行动导向”法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以期能打破原有班主任“一手遮天”的模式,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把竞争机制引进班级管理广西贵港市河面子弟学校甘军强为使学生在竞争中得到锻炼,增长才智,作为班主任,我把竞争机制引进学校班级管理之中。一、班干竞选学生都有要求上进的心理,都想通过某种方式来表现自己,而通过竞选班干则能满足他们这一心理要求。在竞选中要求参...  相似文献   

6.
在实践中探索实施了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轮流履行班干职责的"全员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实现教育过程公平、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以就业为导向高职办学方针、构建和谐班级及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实践中体会到只有正确定位班主任工作价值、研究班级学生管理规律、创新班主任工作理念、掌握班级学生管理技巧、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保证"全员式管理"模式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7.
马歆雅 《成才之路》2014,(23):34-35
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主要内容是班级管理制度化,发挥班干作用,掌握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班级管理对班主任的素质、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教书育人之道是:在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生能做的班干不做,班干能做的老师不做。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今天,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班级管理要不断推陈出新,班主任必须改变管理方式,充分扮演好一个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让班级管理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如何让班主任从繁琐的班级管理中解放出来呢?能否对班级管理做到时间“偷工”,而效果却不“减料”呢?在教育实践中,笔者尝试了“无为治班”的新办法。即班主任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当家作主,而班主任只是通过宏观调控来维持班级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无为治班”管理机制的关键是要培养一批本领过硬的学生干部。一支善管、肯抓、自律的班干部队伍对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班干…  相似文献   

10.
谈到班级,就有人想到班级管理,然后想到如何培养班干、如何制定班纪班规、如何教育批评学生等等.其实,用心想想,班主任若整天板着一张脸,充当一个“警察”的角色,使得学生经常和老师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多累多无聊呢?我想,教师要建设一个幸福班级,才能让学生学会自制、自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首先,班干的组建采取“AAA”制,即:学生推选制,主班干聘任副职制和班主任指派制相结合。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充分放权给主班干,再辅之较有管理能力的同学,这样初步完善了班干的组建;第二步,全班审查班委任职报告;第三步,班干履职;第四步,期末班干述职报告。  相似文献   

12.
高校班级管理不同于中小学班级管理,管理的主体、对象和内容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变。这就需要辅导员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需要多一点思考,尤其是在班情悉知、班干选任、特殊群体帮扶等方面下功夫,对班级进行动态管理和信息化管理,让班级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13.
班级工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凝聚力的强弱,班级凝聚力的强弱又依赖于班主任、班干、学生三者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增强班级凝聚力,需要在科学价值观的指引下加强班主任、班干、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实现班级人际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班级干部在班级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班干部的一言一行对班级其他同学起着示范作用,也是其他同学攀比的对象。班干部本身没有做好,就没有说服力去管理其他同学。一个班集体管理的好坏,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队伍。  相似文献   

15.
班干团队是高校班级管理的主体力量,其工作效能直接关系到班风和班级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传播学理论为指导下,从辅导员视角出发,以培养优秀班干团队为目的,依据团队角色理论和社会测量法设计"高校班干团队角色匹配和合作意向调查问卷".在宿州学院两个班干团队开展问卷调查,并通过Excel、Ucinet和NetDraw等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证实本问卷可考察出班干团体和个人的工作效能和人际传播效果,这些数据能够为辅导员把握班干团队现状、为之提出改进意见和改选学生干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53):189-190
为了解初中班干的群体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本调查采用问卷的方法对初中班干一群体的友谊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初中班干友谊质量六因子都处在均值以上水平。亲密袒露与交流、陪伴与娱乐、帮助与指导上有显著性别差异。冲突解决策略、帮助与指导上存在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小学时,当上班干部,我乐得屁颠屁颠的,刚上初中,老师任命我当班干部,我有点犹豫。不少班干不得人心,得罪同学,日子难过。唉,当也不是,不当也不是。”一位初一同学这样感叹。一个班级,总是由班干和群众同学组成,“干群”关系有问题,班集体也就处处藏着矛盾,处处都有“斗争”。  相似文献   

18.
班级管理的民主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班级里的管理制度可谓详尽,班级里的班干可谓健全,班主任工作可谓是尽心尽力了,可班级工作的某些方面总不能令人满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9.
新学期开始,一年一度的“班干改选”又开始了。徐英宏是班级里的“尖子生”,上一届班委会中的学习委员,老师都很器重他,他便顺理成章地被列入了候选人的名单。  相似文献   

20.
何谓“会课”?就是班主任在每天下午课结束后,利用十至二十分钟开班会,因为每天必开就自然成了一节课。“会课”的内容主要是总结当天班级内的事,可以由班主任总结,也可以由班干总结或者由同学自由发言、讨论式的总结。这样常变换形成,使“会课”的气氛活跃,学生很轻松地渡过了这一二十分钟。“会课”要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作用就得形成制度,贵在坚持。坚持“会课”对班级管理有哪些作用呢? 一、坚持“会课”,班主任能及时了解所带班级各科教学情况,了解学生每天在校的表现情况,日积月累,这些就成了班主任对学生了解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