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做功的判断做功指的是一个物理过程,这个过程必须跟力和物体运动的距离相联系.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那就表明这个力的作用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因此,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力学里所说的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也是判断物体是否做功的惟一依据.在判断物体是否做功时要注意下面三点:1.力作用在物体上,而没有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力对物体不做功(即“劳而无功”).原因是缺少了距离这个因素.2.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由于惯性而保持原…  相似文献   

2.
1、能量的初步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能是物体做功的本领,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也越多.但物体有能量,并不一定就做功.能的单位是焦耳。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恒力做功的计算 (1)恒力做功大小只与F、s、a这三个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还受其他力、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等其他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4.
误区1物体没有做功,一定没有能讲析判断一物体是否具有能,关键是要看它能否做功,而不是看它是否正在做功.比如,用线悬挂着物体虽没有做功,但若一旦剪断线,物体下落就可以做功.所以,用线悬挂着的物体虽然没有做功,但它具有能.  相似文献   

5.
1.判别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否做功? 做功的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常见力不做功有三种情况:①物体不受力的作用,由于惯性而移动了距离.这就是“不劳无功”.②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保持静止状态,即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③物体受到某力的作用,但运动方向始终与该力方向垂直,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②、③情况可谓“劳而无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机械能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的能,它是学习其它形式的能的起点,故有必要将本章中较难掌握的内容加以分析研究,供同学们在学习中参考。例1一个物体没有做功,它是否具有能量?解析本题中的物体是否具有能量是不能确定的.这是因为该物体虽然没有做功,但它是否能够做功题述不明确,所以不能确定该物体是否具有能量.例2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从图1所示的高度相厦门长度不同的光滑斜面AB、AC的顶端由静止开始同时下滑.当它们分别到达各自斜面的底端时,则它们的速度。?;_V乙.(选项“大于”、“小于”或“等于”)解…  相似文献   

7.
一、判断是否对物体做了功 力学里所说的做功包括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判断一个力是否做了功,必须同时满足功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8.
1.概念不同 机械的功率,是指机械在单位时问内做功的多少,它是描述机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反映机械做功的能力.机械的功率越大,表示机械做功越快,即机械做功的能力越强.要注意,做功的快慢和做功的多少是有区别的.一台机器,它的功率很大(如1000kW),  相似文献   

9.
有时物体受到几个外力作用,但这些力均不对物体做功,此时,物体是否能对外做功呢?现在我们分析一例:人上楼梯时,人受到重力、支持力的作用如果人的体重为G,登的高度为h,我们都知道人克服重力做的功为W=Gh.但此功是什么力做的呢?重力的方向向下,而物体向上运动,可见此功不是重力做的.支持力的方向向上,虽然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但两者不是同时发生的,所以支持力也没有做功.若从能量的角度来看火升高了,重力势能增加了.这个势能肯定是其它能转化来的.课本上说:“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从这个角度上看,肯定有力做功…  相似文献   

10.
唐挈 《中国考试》2006,(9):46-49
一个宏观物理变化过程,总会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或转化;而能量的转移或转化过程,都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做功的过程必然与物体的受力和运动过程联系在一起.物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典型的物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动量的传递,也一定有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相似文献   

11.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已知外力做功的情况就可计算能量的转化,同样根据能量的转化也可求出外力所做功的多少.因此,根据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可从能量改变的角度来求功.利用功能关系求变力做功的优点,是不用考虑变力做功过程中力的大小及方向的细节,只需考虑变力做功的效果与能量变化,而且解题过程简捷,是求变力做功的首选方法.力学中,利用能量转化法求变力做功,有以下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潘亚龙 《甘肃教育》2009,(18):58-58
功的求解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恒力做功可用公式W=Fscosct来求解.但如果是变力做功.即力的大小或方向在做功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就很难套用该公式了.现就中学阶段出现的变力做功问题进行归类例析.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13.
吴建永 《物理教师》2006,27(7):42-42
1细线拉力是否做功存在误区 例1.用一长为L的轻质线连接一个可以视为质点的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将小球拉到最高点。  相似文献   

14.
编者:从《机械能》这一章开始,我们将学习一系列有关能量的基础知识,能量是一个非常重要又应用广泛的概念,能量的来源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但能量的概念又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更应给予高度的重视。一、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由此可见,能量与功的概念有密切的联系.一个物体是否具有能,应紧紧抓住“能否做功”来判断.物体具有的能量的大小可用做功的多少来判断,即能够做功多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大.因此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二、动能的初步概念1.什么是动能?物…  相似文献   

15.
力学中,力对物体做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要素:一是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必须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在具体问题中,由于物体受力情况和移动的距离间关系较为复杂,致使力对物体做功的判断、计算易出错,因而在判断、计算力对物体做功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16.
在思考摩擦力做功问题时遇到这样的疑惑:作用点的移动是否等同于作用点的位移:人走路静摩擦力是不是做功;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做的总功是否一定为零,通过思考分析,举例探讨,就上面的问题做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1.重力做功 重力做功,是指重力和重力方向上发生位移的乘积.重力方向上的位移即为物体上升或下降的高度,无论路径怎样,只要始末位置的高度差相等,重力做功就相等.  相似文献   

18.
一、对功率的理解例1(2008年宜昌考题)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解析: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  相似文献   

19.
动能定理的应用对象一般是单个物体,外力对它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与外界进行能量转化、转移的过程.外界对物体做了多少总功.物体的动能就改变多少.若研究对象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还能应用动能定理吗?对于由几个存在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外力可以对系统做功.内力也可以对系统做功,内力做功表示系统的动能可以和系统内部某种形式的能量进行转化.即系统动能的变化是由系统的内力与外力做功之和来决定.可见.’对于系统也可以运用动能定理.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但对于安培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学生往往不是很清楚,尤其在不同的物理情境中,安培力做功的效果容易引起混淆.很多学生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安培力做功的效果是把其它能量转化为焦耳热”.本文通过几个常见的物理情境从宏观角度分析一下安培力做功与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