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公共图书馆电子书借阅试验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雪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4):67-72
[目的/意义] 介绍英国通过电子借阅试验探索建立公共图书馆最佳电子借阅模式的方法,为我国图书馆开展电子借阅服务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网站和文献调研,分析英国公共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面临的种种困境以及英国政府部门引领相关行业共同合作,开展不同借阅政策下的试验项目所采取的诸多措施。[结果/结论] 英国图书馆的实践经验对于我国开展电子借阅服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公共图书馆应积极与出版商沟通,灵活采用授权模式,拓展采购渠道,争取公平价格,为读者带来更多的免费数字访问内容,提升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考察国际图联图书馆电子借阅原则及相关文献,解析国际图联关于图书馆电子借阅和电子图书知识产权的新观点。[方法/过程]图书馆电子借阅面临着出版商知识产权保护的限制,国际图联以《图书馆员及其他信息工作者的伦理准则》等文件表达过其立场。现在国际图联通过"电子借阅"和"电子阅读权利"表达了新的立场,并发布了《国际图联图书馆电子借阅原则》。[结果/结论]分析该原则的具体内容,认为应该以公众权利作为图书馆电子借阅的思想基础;国际图联提出的以电子阅读权利为理念的电子借阅原则,很好地表达了图书馆界对电子借阅服务的诉求。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目前电子阅读器在国内外图书馆应用的基础上,探讨了电子阅读器在图书馆借阅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并对于电子阅读器在图书馆借阅服务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借阅积分制——高校图书馆借阅管理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资源日益增多,致使高校图书馆的纸质文献资源利用率偏低。本文在借鉴其它行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借阅积分制的设想,试图在努力培养用户借阅兴趣方面提出一个可行的、易操作的、可持续发展的借阅管理新模式,以积分奖惩代替惩罚,减少馆员与用户之间的矛盾,进而使图书馆借阅环境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了公共借阅权制度在数字环境中的法律适用性问题,分析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对公共借阅权制度发展的影响及其在数字环境下的应用现状,探讨公共借阅权制度解决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阅读方式的普及,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日益成为图书馆的主要业务工作。近年来,在读者电子借阅服务需求的刺激下,美国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广泛开展,更加重视电子书购置经费的投入,馆藏电子书数量和流通量双双增长,同时加大手持电子阅读设备的应用,电子书采集模式类型多样。但是,在服务开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障碍,如主要出版商的反对、法律障碍、技术障碍、商业模式不成熟、用户利用电子书的意识和能力不高等。面对障碍,美国图书馆、出版商、供应商、作者等不同利益群体从自身发展出发,采取不同的策略,共同推动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的发展,其中,图书馆是主导力量,作者是重要力量,用户是原动力。  相似文献   

7.
电子阅读器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图书馆作为传播信息资源的场所应利用这种能够完善图书馆借阅服务的工具。在介绍目前电子阅读器在国内外图书馆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电子阅读器应用于图书馆借阅服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使电子阅读器在提高文献利用率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开架借阅的"五勤"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图书馆界从80年代开始兴起的新的借阅方式———开架借阅已逐渐成为图书馆借阅管理的主导方向 ,且越来越显示出强劲的优势。其优点主要表现在 :简化了借阅手续 ,缩短了读者借书等候取书的时间 ;把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展现在读者面前 ,减少了拒借率 ,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 ,开拓了读者的视野 ,调动了读者借阅的积极性 ;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使工作人员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开展咨询服务 ,等等。但是 ,开架借阅的这种新的借阅服务方式也并非尽善完美 ,其图书丢失率、破损率和乱架率远远高于闭架借阅。这种开架借阅带来的新问题如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读者借阅倾向和借阅权限满意度等的调查与分析,了解读者利用图书馆情况、读者借阅倾向、借还习惯及对借阅制度的满意度等,提出调整图书馆读者借阅权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开架借阅是图书馆服务的主导方式之一。实行开架借阅不仅方便读者利用馆藏文献,而且提高了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利用率。对图书馆开架借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开架借阅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