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求异、奇特、想像丰富和不循常规。在物理复习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思路开阔、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2.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求异、奇特、想像丰富和不循常规。在物理复习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思路开阔、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如何在物理解题中训练思维的发散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习中仅靠有序的单一渠道不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能力,因为由有序形成的能力只能解决典型情境下的物理问题或只能进行情况比较类似的学习,若要能解决新问题、开拓新领域,就必须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和变通能力,它是思维变通性、流畅性的具体反映.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除了认知结构的因素,说到底,也是迁移和变通能力强弱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简雪丽 《考试周刊》2013,(31):127-127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本学科特点,通过不断改进实验教学,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与发散性,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丁兴华 《考试周刊》2011,(64):156-156
物理学科的思维逻辑性很强.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比较高。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感觉到物理学习越来越难.这里就是涉及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针对教学要求与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努力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提高物理教学效率.为促进学生的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启蒙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7.
李剑波 《物理教师》2001,22(5):12-13
解决物理问题,首先要理清有关的物理状态和过程.在理清状态和过程的同时要迅速抓住状态和过程的一些本质特征作为解决问题的思维起点.学会在各种具体的物理状态及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思维起点,是提高解题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解答物理问题时,选择思维起点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所谓开放性试题,是能为学生提供广阔思维空间,可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渠道展开思维的一类问题.这类问题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的比例有所增加.这类题往往是在题设条件的信息、物理现象的理解、物理过程的分析、物理模型的解剖、物理思维方法的选择、物理结论的深思等方面,留给考生展开积极的发散性思维的空间,目的是考查考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孙德国 《物理教师》2000,21(2):39-40
本文通过一些初中教学的实例,介绍一种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等效变通法”,这种方法的思想是:对物理公式中各个量进行交通替换、把新题型变通成基本题型等,从而使问题得到简捷解决.使用“等效变通法”能够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1公式变通法 物理公式反映了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而公式及其变形式告诉我们:在一定条件下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是可以相互替换的.这正是物理实际问题多样性的基础,也是我们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依据.以下通过两个例于来说明其变通的一般方法.1.1关于密度公式 由(1)式…  相似文献   

10.
发散性思维是根据所给问题的条件,从多个方面分析、探索,以求得大量新颖思维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以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沈祖荣 《物理教师》2004,25(11):23-25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核心,而发散性思维又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直接决定着个体创造能力的大小,所以训练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探索研究、逆向反复比较,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本文就变化性、解法性、阶梯性等三种典型的发散性思维发出,探析物理学科习题教学中如何渗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吴竹英 《物理教师》2001,22(6):27-28
解题教学与训练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讲究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训练的质量,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跳出茫茫题海,去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一、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障碍 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的困难,表现为思绪的混乱,缺乏思维的程序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思维程序的建立和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程序大体可分六步,即审题→文字信息(排除干扰因素)→抽象出物理对象和物理情景→寻找问题所满足的定量和定性的规律→建立模型→求解.  相似文献   

14.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是一种以不同角度、不同途径、不同方法思考现象,追求多样化解答和设想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它的显著特点是流畅性、变通性、灵活性.解化学题也是这样,贵在思维变通.对同一道习题,要寻求尽可能多的解答方法,促使思维发散.下面以元素推断题中最为常见的“三相邻”元素推断题为例,谈谈思维变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变通思维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技巧,它要求学生在解题时要有一定的思维灵活性和缜密性.下面列举某地一道化学竞赛题,它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变通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学教育的根本是对被教育者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就物理中“动”和“静”的问题,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变通性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物理复习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题教学及解题训练。通过教学和训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深化,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思维方式,富于灵活性、变通性、独创性.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时,通常取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类比等方法.  相似文献   

19.
“联想是打开沉睡在头脑深处记忆的最简便和最适宜的钥匙”.在物理解题中要积极的营造联想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赵恒孜 《物理教师》2000,21(9):8-10
思维定势是人们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应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地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努力克服其消极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1 思维定势在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1.1思维定势使学生深刻认识概念和规律 定势思维表现为思维的趋向性和专注性。在物理教学中,被师通过引导、观察、分析,让学生首先获得感性认识,使其思维活动向现象的本质定向,从而达到对概念和规律的深刻认识与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概念和规律为中心的物理知识,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定势.学生在掌握新概念、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